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 第564章 知否.皇帝影卫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的一天,镇国公府的门槛几乎要被踏平——满朝文臣武将、勋贵世家的人络绎不绝地赶来,身后大多跟着自家儿郎,有嫡子、次子,也有精心教养的庶子。

其中既有英国公府的公子,也有顾廷烨这般在军中已小有名气的后辈,连齐国公府那位素来受宠的小儿子,也被家长领着来了。

这些年轻人站在陈阳面前,一个个规规矩矩行礼,眼神里满是敬重与期待,纷纷恳请陈阳日后多加关照。陈阳笑着点头,对众人道:“想随军历练、在战场上立功的,我都收。但接下来两个月,你们得回家好好准备——武艺要练扎实,兵法、排兵布阵的学问也得吃透,别到了战场上手忙脚乱。”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务必保护好自己。人没了,再多功劳也没用。记住,活着才能为大宋效力,才能对得起家里的期待。”

这些年轻人大多只比陈阳小几岁,却得恭恭敬敬喊一声“陈叔叔”,虽有些别扭,但想到陈阳的功绩与地位,又都心悦诚服,齐声应下会好好准备。

因来访的人实在太多,陈阳没留众人赴宴,只一一送别,叮嘱他们两个月后听候调令。待送走最后一波人,陈阳才松了口气——征讨倭国的兵源底子,总算是初步有了着落。

陈阳难得有空闲在家,每日陪着妻子张桂芬、小妾小蝶,还有三个孩子——3岁的长子陈景行,几个月大、过继给英国公府的次子张成慈,以及1岁多的女儿陈佳欣。

小蝶的肚子已经显怀,陈阳虽担心她劳累,却也拗不过古代女子多子多福的观念,只能多加照拂。

这段日子,英国公夫妇几乎天天往镇国公府跑,一来就抱着张成慈不肯撒手,逗弄着喊“乖孙”。按规矩,陈景行得喊他们“外公外婆”,而过继后的张承嗣,往后要改称他们“爷爷奶奶”。

看着英国公夫妇满脸疼爱的模样,陈阳也替孩子高兴,每次都笑着留他们用饭,府中一派天伦之乐。

陈阳在客厅里陪着英国公夫妇,三人围着襁褓中的张承嗣,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家常。英国公夫人轻轻晃着孩子,念叨着“承嗣今日乖不乖”,英国公则跟陈阳说着北地新送来的物资调度,偶尔逗弄一下孩子,客厅里满是温馨的笑语。

另一边的花园里,气氛同样热闹。张桂芬、小蝶正和盛淑兰、盛明兰、小桃围坐在石桌边,几个孩子在一旁的草地上玩耍——3岁的陈景行牵着1岁多的陈佳欣,还有盛淑兰与玄二的儿子陈景安,三个小家伙追着蝴蝶跑,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

盛明兰拉着小桃,在花园空地上打起了羽毛球,球拍挥动间,羽球在空中划出弧线,两人不时笑着喊“小桃,接稳了”“明兰,你这球打得真高”。

张桂芬看着孩子们的身影,对盛淑兰笑道:“淑兰,你也别总惦记玄二了,他在倭国办差也是为了大宋,过些日子说不定就回来了。”盛淑兰轻轻点头,小蝶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有公爷照看着,玄二肯定平安。”三人边说家常,边留意着孩子们的动静,阳光洒在花园里,满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午时开宴,客厅里摆了两桌相邻的席面,男宾一桌、女眷一桌。席间,陈阳见盛淑兰总是欲言又止,筷子在碗里拨弄着却没吃几口,便主动开口:“淑兰,我知道你惦记玄二。放心,等我这边出征倭国的事宜安排妥当,就调他回来,不让你们夫妻俩再异地分居。”

盛淑兰闻言又惊又喜,连忙起身道谢:“谢……谢国公爷!”

“在家里别叫国公爷,”陈阳摆了摆手,笑着说,“我和玄二从小一起长大,跟兄弟似的,你喊我陈大哥就好。”盛淑兰脸颊微红,轻声喊了句“陈大哥”,陈阳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陈阳的目光转向盛明兰,打趣道:“明兰丫头,你至今没选人家,不会还在等顾廷烨和齐衡吧?”

盛明兰瞬间大惊失色,下意识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

“这有什么难猜的,”陈阳笑道,“你跟他们跟着庄先生一起读书,从小一块儿长大,生出些男女之情再正常不过。何况你接触的适龄男子本就少,心思落在他们俩身上也不奇怪。”

他话锋一转,语气认真了些:“但我得提醒你,若选的是齐衡,你可要有心理准备——他母亲平宁郡主眼光高,你家的门第未必入得了她的眼,这婚事十有八九成不了。若是顾廷烨,即便解决了朱曼娘的事,他家里的情况、还有他和朱曼娘的孩子,都是日后的隐患,幸福几率也不大。”

见盛明兰低下头,耳根都红透了,陈阳又放缓了语气:“这话我说着像多管闲事,但我真心为你好。我手下有不少年轻副将,人品、能力都不错,你若愿意,随便挑一个。往后谁要是敢对你不好,我直接大嘴巴抽他、踹他屁股,保证他一辈子宠着你。”

盛明兰被说得越发不好意思,头埋得更低,手里的帕子都快绞皱了,女眷桌上的张桂芬、小蝶等人见状,都忍不住低低地笑了起来。

陈阳瞥见小桃憋得满脸通红,嘴角还不住往上扬,显然是想笑又不敢笑,便故意逗她:“小桃,你自己的婚事,你家姑娘还没帮你定下来吗?”

小桃猛地抬头,眼神里满是意外,下意识愣了愣,才结结巴巴地回道:“我……我还没想着这事呢。”

“这可不行,”陈阳笑着摆手,“要是没定,改天你跟着我夫人去军中,我那些手下将领里,有不少踏实可靠的小伙子,你随便挑、任你选。看中哪个跟我夫人说,让她帮你做主,保准不让你受委屈。”

小桃被这话说得瞬间红了脸,手忙脚乱地低下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问:“真……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张桂芬在一旁接话,笑着拍了拍小桃的手,“往后我就带你去,咱们慢慢挑。”小桃这才松了口气,连忙起身道谢,脸上满是藏不住的欢喜。

盛明兰看着小桃这般雀跃的模样,心里不由得一阵羡慕——小桃不用像她这般顾虑重重,婚事能有人这般操心,简单又直白,倒也是件幸事。

陈阳看着盛明兰,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直白:“明兰你这丫头,就是心思太重,总琢磨些有的没的,活得不痛快。我是行伍出身,没那么多弯弯绕,有话就直说了——咱们也没外人,我和你母亲、你弟弟的缘分你也清楚。往后你要是觉得自家身份限制了婚配,我就认你做义妹。有我镇国公义妹这个身份在,京城里哪家公子哥,你都能放心选。”

盛明兰听完,眼眶瞬间红了,抬头看着陈阳,满是感动。一旁的张桂芬立刻接话:“这事好!改天我就通知京中各家夫人来做个见证,摆上几桌酒,把认义妹的事定下来,让所有人都知道明兰是咱们家的人。”

盛明兰再也忍不住,起身对着陈阳和张桂芬深深一拜,声音带着哽咽:“谢……谢谢陈大哥,谢谢大嫂!”

陈阳连忙抬手扶住她,笑着摆手:“行了行了,都不是外人,别这么客气。往后在我这儿,不用藏着掖着,跟在自己家一样就好。”

三日后,镇国公府里张灯结彩,张桂芬按先前说的,邀请了京中各家勋贵、官员的夫人前来赴宴,专门为陈阳认盛明兰做义妹作见证。

宴席上,陈阳当着众人的面,正式认下盛明兰为义妹,还特意给她备了份厚重的礼,叮嘱她往后在京中若受了委屈,尽管来镇国公府找他。各家夫人们看着这一幕,眼里满是羡慕——谁不希望自家女儿能攀上镇国公这层关系?陈阳可是官家面前的红人,手握兵权又威望极高,认了他做义兄,往后盛明兰在京中不仅没人敢轻视,连盛家的地位都能跟着水涨船高。

自那以后,盛明兰的名声彻底传开,京中前来盛府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几乎要踏破盛家的门槛,连以往对盛家不甚热络的勋贵世家,也主动派人来打探消息,盛明兰在京城的地位,可谓是一日千里。

盛明兰的母亲卫小娘,也跟着在盛家抬了头,以往总针对她的林噙霜,见盛明兰攀上镇国公这层关系,再也不敢轻易招惹。

至于盛明兰的弟弟盛长栩——当初还是陈阳亲手接生,两人本就有份特殊缘分。他虽是个书生,却因常年死读书,身体底子弱。盛明兰便找陈阳提议,想让弟弟跟着他出征倭国历练,陈阳一口应下。

没过几日,陈阳就把盛长栩叫到军中,交给麾下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特意叮嘱:“还有一个月就要出发,你多费心,好好训训他——先把身子练结实,再教些基础的行军常识,别到了战场上掉链子。”那将领领了命,每日带着盛长栩跑步、练体能,还给他讲军营规矩,盛长栩虽累得满身汗,却没半句怨言,反倒越发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