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指挥车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陈启关于“陶瓷轴承调音器”的推测,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之前笼罩在案件上的重重迷雾。这个想法太过匪夷所思,却又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现场找不到任何能量残留,为什么死亡看起来如此“自然”。

王刚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对着通讯器低吼,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立刻控制医院所有近期更换过门窗锁具的区域!特别是慢性病管理科相关的诊室、候诊区、卫生间!封锁现场,不许任何人触碰!技术队带上最精细的拆卸工具和证据袋,马上到位!”

命令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警方内部激起层层涟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常秩序被悄然打破,一些区域被拉起了不起眼的警戒线,工作人员被礼貌地请离,引来些许疑惑的议论,但都被以“管道检修”之类的理由安抚下去。

李静则在指挥车上火力全开。她调取了医院详细的建筑结构图,锁定了所有更换过锁具的门窗位置,并与两名死者赵卫国和煤气中毒案死者孙福生的就诊记录进行时空交叉比对。屏幕上的光线在她专注的脸上明灭不定。

“找到了!”几分钟后,李静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兴奋,“赵卫国死亡前一周,曾因血压问题在慢性病管理科三号诊室就诊。而三号诊室窗户的内侧插销,正在那批更换名单中!孙福生虽然是在家中死亡,但他死亡前三天,曾来中心拿药,在取药窗口旁边的候诊区长椅上坐了超过二十分钟,而他身旁的那扇走廊窗户的合页,也同样被更换过!”

时空交集点被精准定位!

王刚亲自带着技术队进入了三号诊室。这是一间采光很好的房间,此刻阳光明媚,却透着一种诡异的安静。技术队员穿着防护服,用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拆卸着那扇窗户内侧看似普通的金属插销。

陈启和林瑶站在门口。陈启闭上右眼,左眼的感知牢牢锁定着那正在被拆卸的插销。随着插销被完整取下,放入透明的证据袋,他清晰地“看”到,在插销内部一个极其隐蔽的轴承位置,一缕极其微弱的、属于吴镜玄力量的冰冷“余烬”正在缓慢消散!那正是陶瓷轴承被移除后,残留的最后一丝痕迹!

“就是它……”陈启喃喃道,一种混合着证实与无力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他证明了自已的感知没错,但也亲眼见证了对手手段的可怕。

证据被迅速送回市局技术鉴定中心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毫无悬念——插销内部那个微小的轴承,其材质与刘明个人购买的“高硬度陶瓷轴承”完全一致,并且其内部晶体结构呈现出一种非自然形成的、极其规则的几何排列,与之前在吴镜玄相关案件中发现的陶瓷碎片特征高度吻合!

审讯室里,维修工刘明面对铁证,脸色惨白,浑身抖得像筛糠。他只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对此一无所知。据他回忆,大约一个月前,他在进行更换作业时,确实发现供应商送来的配件里混入了一些“质量更好”的陶瓷轴承,他还以为是供应商升级了产品,出于“好心”和一点点偷懒,就直接用上了,根本没有多想。

线索到这里似乎又断了。“清道夫”利用了一条完美的、毫无知觉的传递链。

然而,对于特侦组而言,这次突破的意义是巨大的。

办公室里,王刚看着那份新鲜出炉的鉴定报告,沉默了许久。然后,他走到陈启面前,那个总是挺得笔直的硬汉,此刻肩膀似乎微微松垮了一些。他没有看陈启的眼睛,目光落在陈启还戴着监测手环的手腕上,声音低沉却清晰:

“之前……我的话,说重了。”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我这条命,是你从h-7节点捡回来的。我不该怀疑你拿兄弟们的命开玩笑。”他抬起头,目光里没有了之前的怀疑和迁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战士之间才懂的、经过血与火考验后的认可,“你这双眼睛……确实有用。以后现场,你看哪里,我的子弹就打向哪里。”

这番话从一个像王刚这样骄傲的硬汉嘴里说出来,分量极重。陈启看着他,心中五味杂陈,最终只是点了点头:“都是为了抓住他。”

站在一旁的林瑶,看着这一幕,冰冷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牵动了一下。团队的裂痕,正在以这种方式被艰难地弥合。

李静则显得异常兴奋,她拿着记录本走到陈启身边:“陈顾问,你的感知与物理证据第一次形成了完美闭环!这太关键了!这证明你的‘死线感知’并非虚无缥缈,它确实对应着现实世界中某种可以被检测到的物质改变!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更精确的关联模型!比如,那种‘冰冷余味’的强度,是否与陶瓷残留物的活性有关?‘纹理改变’的明显程度,是否与‘初始条件微调’的幅度成正比……”

她滔滔不绝地说着,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陈启的“感觉”,在她这里,终于开始从玄学走向了“准科学”。

陈启看着眼前态度转变的王刚,兴奋的李静,还有虽然没说话但眼神中透露出肯定的林瑶,心中那块一直压着的巨石,似乎松动了一丝。他不再是那个孤身站在岛上的异类,至少,有同伴开始尝试理解他的“语言”。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上面画下了两个案件的简单示意图,标注出被修改的“节点”——窗户插销、门轴合页。

“他的手法在进化。”陈启看着图示,声音沉稳了许多,“从最初可能需要更直接的能量介入,到现在,利用环境、声波、甚至是最普通的维修工作作为掩护,进行几乎无法追踪的‘死亡设计’。他像是在……优化他的杀人效率,同时最大限度地隐藏自己。”

林瑶抱着手臂,目光锐利:“这意味着他可能在进行某种‘测试’或者‘练习’。这些看似随机选择的‘脆弱’目标,或许只是他验证新手法成功率的实验品。”

这个结论让刚刚缓和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化,并且视人命为草芥的对手,其威胁程度在以指数级上升。

“我们必须在他完成‘测试’,将目标转向更重要的‘猎物’之前,阻止他。”林瑶的声音斩钉截铁。

陈启的目光落在白板上那两个被圈出的死亡节点上,左眼深处的“坐标感”隐隐波动。

他证明了自已的价值,融入了团队,但也更清晰地看到了前方道路的黑暗与险峻。

“清道夫”无声地证明了其恐怖。

而他们,也必须用行动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