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吴三桂称帝 > 第184章 江南暗流,留守破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4章 江南暗流,留守破局

南京城的暮色带着几分萧瑟,夕阳余晖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却驱不散空气中悄然弥漫的紧张气息。吴三桂率主力北上已逾五日,沈落雁坐镇中枢,每日处理江南政务至深夜,眼底虽有倦色,却始终保持着清醒与沉稳。楚嫣然刚从城外巡查归来,一身官袍沾着尘土,快步走进议事堂:“沈大人,城外百姓情绪有些不稳,近日总有流言说陛下北上失利,山海关已破,清军即将南下江南。”

沈落雁手中的朱笔一顿,墨汁在纸上晕开一小团黑点。她放下笔,抬头看向楚嫣然,眼神锐利如锋:“流言从何而来?可有具体散播之人?”

“尚未查到源头,但传播极快,市井间已有人私下囤积粮食,甚至有商户关门歇业。”楚嫣然神色凝重,“更让人忧心的是,南京城外三十里的栖霞山,已出现小规模叛军集结,看旗号,像是南明残余势力联合了部分不满士族的私兵。”

“果然来了。”沈落雁低声自语,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吴三桂北上之前,她便料到江南刚定,人心未稳,必然会有势力趁机作乱,只是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嫣然,你即刻带人张贴告示,澄清谣言,就说陛下大军进展顺利,已击溃途中伏击的清军,不日便可抵达山海关,同时严令商户正常营业,囤积居奇者,以军法处置。”

“是!”楚嫣然躬身领命,转身正要离去,又被沈落雁叫住。

“等等。”沈落雁补充道,“告示措辞要沉稳,不可过于强硬,以免激化矛盾。另外,命守城将士加强戒备,密切关注栖霞山叛军动向,切勿贸然出击。”

楚嫣然点头应下,快步离去。沈落雁走到舆图前,手指落在栖霞山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栖霞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叛军选择在此集结,显然是想拖延时间,等待清军南下的消息,若不能尽快平定,一旦谣言坐实,江南局势将彻底失控。

“大人,苏婉清大人求见。”门外传来亲兵的禀报。

“让她进来。”

苏婉清一袭素雅长裙,步态从容地走进议事堂,手中捧着一份名单:“沈大人,这是近期与南明残余势力有过接触的江南士族名单,其中以无锡秦家、苏州沈家最为活跃,此次栖霞山叛军的粮草,多半是他们暗中提供的。”

沈落雁接过名单,快速扫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些士族,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陛下待他们不薄,许以‘既往不咎、共保江南’的承诺,他们却依旧心怀异心,妄图勾结叛军,颠覆大局。”

“大人,是否要即刻下令抓捕这些士族首领?”苏婉清问道。

“不可。”沈落雁摇头,“此时抓捕,只会让其他士族人人自危,反而会把他们推向叛军那边。如今之计,是瓦解他们的同盟,切断叛军的后援。”她看向苏婉清,“婉清,你人脉广布江南士族,烦你亲自登门拜访无锡秦家、苏州沈家,就说我军已掌握他们勾结叛军的证据,若能悬崖勒马,断绝与叛军的联系,过往之事,既往不咎;若执迷不悟,待陛下回师,定当严惩不贷。”

“大人放心,婉清明白。”苏婉清躬身领命,“只是这些士族向来高傲,恐怕不会轻易屈服。”

“无妨,你只需把话带到,再告诉他们,叛军不过是苟延残喘,清军南下更是谣言,江南的安稳,才是他们家族存续的根本。”沈落雁语气坚定,“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该如何选择。”

苏婉清离去后,沈落雁又召见了叶轻眉。叶轻眉刚盘点完粮仓,神色略显疲惫:“沈大人,城外粮仓已加强守卫,粮草储备充足,足以支撑留守部队三个月之用。只是叛军集结栖霞山,若他们偷袭粮仓,恐怕会有风险。”

“这正是我担心的。”沈落雁点头,“叛军粮草匮乏,必然会把目标对准城外粮仓。轻眉,你即刻下令,将粮仓的粮草分一部分转移至城内,同时故意放出消息,说粮仓守卫空虚,引诱叛军前来偷袭。”

叶轻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大人是想设伏?”

“正是。”沈落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叛军自以为得计,必然会趁夜偷袭,我们正好将计就计,一举歼灭叛军主力,生擒头目,彻底平定江南内乱。”她顿了顿,补充道,“你调动部分留守兵力,隐蔽在粮仓周围,待叛军进入埋伏圈,便全力出击,务必一网打尽。”

“臣明白!”叶轻眉躬身领命,转身去安排部署。

夜色渐深,南京城外一片寂静,只有粮仓周围的篝火在风中摇曳,映照着稀疏的守卫身影,看似防备松懈,实则暗藏杀机。沈落雁坐镇中军帐,手持兵符,目光紧盯着帐外的动静,心中平静无波。她知道,这一战,不仅是平定叛军的关键,更是震慑江南士族的重要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三更时分,栖霞山方向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数百名叛军穿着黑衣,手持兵刃,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逼近粮仓。为首的叛军头目正是南明残余将领李明轩,他眼神阴鸷,挥手示意手下放慢速度,心中暗喜:“果然守卫空虚,拿下粮仓,看沈落雁还能支撑多久!”

叛军小心翼翼地靠近粮仓,见守卫果然寥寥无几,便大胆地冲了进去。就在他们准备搬运粮草时,突然一声炮响,粮仓周围瞬间亮起无数火把,伏兵四起,箭矢如暴雨般射向叛军,喊杀声震天。

“不好!中埋伏了!”李明轩脸色大变,高声喊道,“快撤!”

然而,此时退路已被切断,吴军将士奋勇杀敌,叛军陷入重围,死伤惨重。李明轩挥舞着大刀,试图突围,却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守军将领拦住,两人激战数回合,李明轩被一刀砍倒在地,生擒活捉。

激战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叛军主力被彻底歼灭,仅有少数残兵侥幸逃脱。沈落雁接到捷报时,天已蒙蒙亮,她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传令下去,将生擒的叛军头目李明轩押至南京城头斩首示众,震慑宵小;同时张贴告示,宣告叛军被平定的消息,安抚民心。”

“是!”亲兵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苏婉清也传来了好消息。无锡秦家、苏州沈家在得知叛军被歼灭,且吴军已掌握他们勾结叛军的证据后,彻底慌了神,纷纷派人送来书信,表示愿意断绝与叛军的联系,全力支持吴军,甚至主动捐献粮草,以表诚意。其他与叛军有过接触的士族,也纷纷表态拥护吴军,江南士族的同盟彻底瓦解。

楚嫣然则带着守军,趁机清剿了栖霞山的叛军残余势力,收复了失地。南京城内,商户重新开门营业,百姓恢复了正常生计,流言蜚语不攻自破,江南局势彻底稳定下来。

清晨的阳光洒在南京城上,驱散了夜色的阴霾。沈落雁站在皇宫的城楼上,望着恢复生机的南京城,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比战场上的厮杀更加凶险,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但她终究没有辜负吴三桂的托付,守住了江南这片根基。

“大人,北方传来消息,陛下大军已突破徐州防线,正向山海关疾驰而去,凌霜将军的水师也已抵达天津,炮击清军后方营地,山海关的压力得到缓解。”亲兵前来禀报。

沈落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传朕(代)令,江南各地加紧筹备粮草军需,随时支援北上大军。告诉陛下,江南安稳,望陛下安心作战,早日击退清军,凯旋归来!”

阳光之下,南京城巍峨耸立,江南的土地再次恢复了平静。沈落雁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宁,北方的战事仍在继续,复汉大业的道路依旧漫长。但她坚信,只要南北同心,双线御敌,终将克服重重困难,迎来最终的胜利。而她能做的,便是守住这片江南沃土,为北上的将士们,守住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