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吴三桂称帝 > 第213章 天津受阻,清军增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3章 天津受阻,清军增兵

济南城头的硝烟尚未散尽,北伐大军的旌旗已转向北方。马蹄踏碎清晨的薄雾,粮草车轱辘碾过齐鲁大地的官道,数万将士怀着“直捣燕京,恢复汉家”的壮志,向着北京门户——天津,疾驰而去。

中军帐内,沈落雁手持舆图,指尖划过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重镇,声音沉稳:“天津乃畿辅咽喉,东临渤海,北靠燕山,南接运河,是清军拱卫北京的最后一道坚固屏障。多尔衮绝不会坐视此地失守,必然已调重兵增援。”

吴三桂立于帐中,一身玄甲映着晨光,眸中战意凛然:“济南一破,华北震动,清军军心本就不稳。但天津不同,此处若失,北京便门户大开,多尔衮定会派出心腹猛将镇守。传令下去,大军加快行军速度,趁清军援军立足未稳,一举拿下天津!”

“将军三思。”沈落雁抬眸,语气带着几分审慎,“清军骑兵机动性强,多尔衮从北京调兵,不出三日便可抵达天津。我军长途奔袭,将士虽勇,却已历济南一战,需提防清军以逸待劳。不如让凌霜水师沿运河北上,先牵制天津外围据点,主力稳步推进,避免陷入孤军冒进之局。”

吴三桂颔首,认可了她的考量:“准奏。命凌霜率水师全速北上,控制运河航道,阻断清军水路增援,同时掩护陆路大军侧翼;穆青岚、慕容雪仍为先锋,率两万步骑先行,探明天津守军虚实,不可贸然攻城。”

军令传下,北伐大军兵分两路,陆路大军在平原上展开成绵延数十里的军阵,旗帜如林,甲胄鲜明;水路之上,凌霜率领的战船帆影连天,沿着运河逆流而上,炮火不时轰鸣,清剿沿河负隅顽抗的清军据点,为陆路大军扫清障碍。

三日后,先锋部队抵达天津城郊,远远便望见这座北方重镇的雄姿。天津城墙高逾三丈,青砖砌成的城墙上布满箭楼,城外则被鳌拜下令修筑了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宽达丈余的壕沟横亘在前,沟底布满尖刺,壕沟外侧插满削尖的鹿角,鹿角之后是连绵的土台,台上架设着红衣大炮,炮口直指远方,透着森然杀意。

穆青岚勒住战马,银枪直指城头,眉头紧锁:“好森严的防备!这鳌拜果然名不虚传。”

身旁的慕容雪眯起双眼,黑衣劲装在风中猎猎作响,她望着城头上飘扬的“鳌”字大旗,语气凝重:“此人乃多尔衮麾下第一猛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惯用一柄镔铁大刀,近战无敌,且极善防守。看来,这场硬仗在所难免。”

两人不敢耽搁,立刻派人将天津城防情况回报中军。当吴三桂率领主力抵达时,夕阳正将天津城墙染成一片血色,城头上,一名身披黑甲、身材魁梧的将领正凭城而立,双目如炬,死死盯着城外的北伐大军,正是奉命镇守天津的清军大将——鳌拜。

“逆贼吴三桂,胆敢犯我大清畿辅重地!”鳌拜的声音如同洪钟,借着风力传遍两军阵前,“天津城固若金汤,本将军在此,尔等休想前进一步!今日便让尔等知晓,我大清铁骑的厉害!”

吴三桂立马阵前,冷笑一声,扬声道:“鳌拜,你不过是多尔衮的走狗!清军入关,烧杀抢掠,残害百姓,早已天怒人怨!如今我北伐大军百万之众,旌旗所指,望风披靡,济南已破,天津岂能久守?若识时务,速速开城投降,本将军可饶你不死!”

“休得狂妄!”鳌拜怒喝一声,拔出腰间镔铁大刀,指向城外,“多说无益,有本事便来攻城!本将军定要将尔等逆贼斩尽杀绝,以报大清圣恩!”

话音未落,城头上炮火轰鸣,几枚红衣大炮的炮弹呼啸着砸向北伐大军阵前,激起漫天尘土。吴三桂急忙下令全军后撤,避开炮火覆盖区域。

回到中军帐,吴三桂脸色凝重。方才的炮击虽未造成重大伤亡,却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天津城防的坚固。

“将军,鳌拜不仅加固了城防,还从北京调来两万援军,如今天津清军总兵力已达五万,且多为精锐骑兵和火器营士兵。”苏凝香潜入天津侦查后,带回了关键情报,“城中粮草充足,火器精良,鳌拜又擅长防守,硬攻恐怕会付出巨大代价。”

沈落雁看着舆图,眉头微蹙:“鳌拜性格刚愎,却极善用兵。他挖掘壕沟,布置鹿角,又架设大炮,就是想凭借坚固防御,消耗我军实力。我军长途奔袭,粮草供应虽有叶轻眉姑娘保障,但拖延日久,恐生变故。”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天津挡在身前?”穆青岚按捺不住,上前一步道,“末将愿率本部人马,强行攻城,定要撕开一道缺口!”

“不可!”沈落雁连忙阻止,“城外壕沟鹿角密布,大炮林立,强行攻城,无异于以卵击石。我军士兵的性命不能白白牺牲。”

吴三桂沉默片刻,沉声道:“明日一早,先试探攻城。穆青岚,你率步兵主攻东门,架设云梯,吸引清军主力;慕容雪,你率骑兵迂回到北门,寻找防御薄弱点,伺机而动。我倒要看看,这鳌拜的防御,究竟有多坚固!”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北伐大军便发起了第一次攻城。

东门方向,穆青岚率领三万步兵,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向着城墙发起冲锋。“将士们,随我杀!”穆青岚手持银枪,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城头上,鳌拜亲自督战,见北伐大军主攻东门,当即下令:“所有火器营集中东门,弓箭手上前,给我狠狠射击!绝不能让逆贼靠近城墙!”

炮火再次轰鸣,炮弹在步兵阵中炸开,血肉横飞。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北伐大军士兵纷纷倒地,但后续将士毫无惧色,依旧奋勇向前。很快,攻城车便抵达壕沟前,士兵们冒着炮火,将木板铺在壕沟上,试图开辟通道。

“放滚石!倒油!”鳌拜一声令下,城头上的清军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滚石、擂木推下,同时将滚烫的热油泼向城下。惨叫声此起彼伏,攻城的士兵成片倒下,东门下很快便堆满了尸体,鲜血染红了壕沟里的积水。

穆青岚怒目圆睁,一枪挑飞一块迎面而来的滚石,大声喝道:“继续冲锋!不要停!”他率领精锐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终于越过壕沟,逼近城墙,将云梯架了上去。

“杀上城去!”士兵们嘶吼着,沿着云梯向上攀爬。然而,城头上的清军早已做好准备,长矛不断刺下,大刀挥舞,将攀爬的士兵纷纷砍落。穆青岚亲自攀爬云梯,刚爬到一半,便被鳌拜盯上。

鳌拜手持镔铁大刀,纵身一跃,朝着穆青岚砍去,刀风凌厉,带着呼啸之声。穆青岚心中一惊,急忙弃了云梯,翻身落下,堪堪避开这致命一击。

“逆贼将领,也不过如此!”鳌拜站在城头,冷笑一声,再次下令加强防守。

东门的进攻陷入僵局,北门方向的慕容雪也遭遇了顽强抵抗。她率领骑兵试图寻找防御薄弱点,却被清军的鹿角和壕沟阻挡,根本无法靠近城墙。清军的火炮不时转向北门,炮火覆盖之下,骑兵难以展开冲锋,只能暂时后撤。

一日激战下来,北伐大军伤亡惨重,光是东门方向便损失了三千多将士,却连城墙都未能真正靠近。夕阳西下,吴三桂无奈下令鸣金收兵,大军撤回营地。

中军帐内,气氛压抑。将领们个个面带疲惫,脸上满是不甘和沮丧。

“鳌拜这狗贼,防御太过严密!”穆青岚一拳砸在案几上,愤愤道,“末将今日险些命丧他刀下,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慕容雪也沉声道:“城外的壕沟和鹿角太难突破,清军炮火又猛,硬攻根本行不通。”

吴三桂看着帐内沉默的将领们,心中也是焦躁不已。他知道,这样的伤亡持续下去,不仅会削弱大军实力,还会影响士气。济南一战的锐气,不能就这样被天津耗尽。

“将军,”苏凝香轻声开口,“今日侦查时,我发现天津城北有一处粮仓,是清军囤积粮草的重地。那里远离主城,防御相对薄弱,守军大多是后勤士兵,战斗力不强。”

“粮仓?”吴三桂眼中一亮,连忙问道,“位置具体在哪里?守军有多少?”

苏凝香走到舆图前,精准地指出粮仓的位置:“就在城北十里处的官道旁,有一座大型粮仓,守军约有五千人,且多为步兵,缺乏重型火器。鳌拜将主力都集中在主城防御,显然是认为我军短期内无法突破主城,故而放松了对粮仓的防备。”

沈落雁闻言,眸中闪过一丝精光:“粮草乃军队命脉。若能奇袭粮仓,烧毁清军粮草,天津城内清军必然军心大乱,到那时,我军再趁机攻城,胜算便大大增加!”

吴三桂点头,心中已有了计策,但脸上仍有几分犹豫:“鳌拜勇猛多疑,若我军分兵奇袭,会不会被他察觉?一旦中了他的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将军放心,”苏凝香道,“我已探明,粮仓与主城之间有一片密林,可隐蔽行军。且清军每日只会派少量士兵巡逻,只要行动迅速,隐蔽得当,定能出其不意。”

沈落雁补充道:“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正面继续佯攻主城,吸引鳌拜注意力,同时派一支精锐骑兵,借夜色掩护,绕道城北奇袭粮仓。只要粮仓被烧,天津之围不攻自破。”

吴三桂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好!就这么办!苏凝香,你再辛苦一趟,连夜潜入城北,进一步摸清粮仓守军的换班时间和巡逻路线,务必确保奇袭万无一失。”

“是,将军。”苏凝香躬身领命,转身再次融入夜色之中。

吴三桂看向慕容雪,沉声道:“慕容雪,此事关乎全局,只能交给你。你率五千轻骑兵,做好准备,待苏凝香传回确切情报,便连夜出发,奇袭粮仓!记住,速战速决,烧毁粮仓后立刻撤离,不可恋战!”

慕容雪眼中闪过一抹决然,抱拳领命:“末将领命!定不辱使命!”

帐外,夜色渐浓,寒星点点。天津主城的城头依旧火把通明,鳌拜正站在城头,望着北伐大军的营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自以为凭借坚固的防御,便能将北伐大军死死挡在城外,却不知,一场针对他命脉的奇袭,已在悄然酝酿。

北伐大军的营地内,伤员的呻吟声与医护人员的忙碌身影交织在一起。白芷薇带着移动医疗营的女兵们,正连夜救治伤员,灯火下,她们的脸上满是疲惫,却依旧眼神坚定。叶轻眉则在清点粮草军械,为下一步的行动做着准备。

吴三桂独自走出中军帐,望着天津城头的灯火,心中感慨万千。从山海关起兵至今,他经历过无数次硬仗,却从未像今日这般受阻如此之深。但他知道,越是艰难,越不能退缩。恢复汉家江山的道路,本就注定充满荆棘与鲜血。

“将军,夜深了,露水重。”沈落雁走到他身边,递过一件披风。

吴三桂接过披风披上,轻声道:“落雁,你说,奇袭粮仓的计划,能成功吗?”

沈落雁望着他坚毅的侧脸,轻声道:“苏凝香侦查细致,慕容雪勇猛善战,此计定能成功。将军不必太过忧虑,明日过后,天津的局势,必将逆转。”

吴三桂点头,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他知道,今夜的沉寂,是为了明日更猛烈的爆发。天津城的坚固防御,终将被打破。通往北京的道路,绝不能被阻挡在这里。

而此刻的天津主城内,鳌拜正在府衙内宴请将领,庆祝今日击退北伐大军。酒过三巡,一名副将举杯道:“将军神勇,逆贼不堪一击!再过几日,待他们粮草耗尽,士气低落,将军再率军出城,定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鳌拜哈哈大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得好!本将军要让吴三桂知道,我大清的江山,不是他想夺就能夺的!明日,继续加强防御,让逆贼再尝尝我军的厉害!”

他丝毫没有察觉,城北的夜色中,一双双锐利的眼睛,已经盯上了那座关乎天津守军生死的粮仓。一场决定天津命运的奇袭,即将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展开。北伐大军的将士们,正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等待着打破僵局,继续向着一统天下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