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蔚蓝海岸之恋 > 第172章 月满人团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光悄然流转,盛夏的余热被初秋的凉风渐渐吹散,空气中开始弥漫起桂子的甜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伴随着天边那轮愈发圆满的银盘,如期而至。

皮家小院和宁家小院早已张灯结彩,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秦雪琪饭店的生意虽然忙碌,但早早便为家里备好了各式精美的传统月饼和应季水果。宁剑陆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在自家的厨房里大展身手,为这重要的团圆宴献上他的厨神级技艺。

小院的忙碌与温馨

中秋这天一大早,两个小院就热闹起来。

皮家这边,秦雪琪和宁悠悠婆媳俩在厨房里忙着清洗食材、准备凉菜。皮康诚和皮一夏父子则负责打扫庭院、悬挂灯笼。海宝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皮一夏身后,帮忙递个工具,声音洪亮地指挥着“爸爸,那个灯笼歪了!”,充分继承了父亲直率的特点。

宁家那边,宁以卿和李盛迹也在为晚餐做准备。令人稍感意外的是,李盛迹并非如常人想象那般不谙厨艺。相反,凭借其对“物质本质”的精准感知和操控力,他在处理食材时展现出惊人的效率与精准度——他能瞬间判断出蔬菜的最佳清洗力度,剥离虾壳蟹壳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甚至能通过微调水温,让需要泡发的干货达到最完美的状态。他只是不擅长复杂的调味和传统的烹饪理念,但在宁以卿的指导下,担任着最得力的“预处理”助手。宁剑陆看着女婿那堪比精密仪器的操作,虽然嘴上不说,眼中却偶尔会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叹。

孩子们的月饼

下午,秦雪琪拿出了准备好的冰皮月饼原料和模具,招呼孩子们一起来做月饼。这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海宝兴致最高,抢着要揉面,结果弄得满手满脸都是粉。汐瑶小心翼翼地挑选着不同颜色的馅料,试图做出最漂亮的渐变效果。袁玥和袁晨互相合作,一个压皮,一个放馅,做得有模有样。

星澜没有参与热闹的集体制作,他拿了一小团面皮和豆沙馅,安静地坐在了袁聆身边。袁聆面前也放着一份材料,但她只是静静地看着,没有动手。

星澜也没有催促,他自己动手,将面皮揉捏成规整的圆形,放入馅料,然后用模具轻轻压出花纹。他做的月饼,每一个都大小一致,花纹清晰得如同复制,带着一种机械般的美感。

做完自己的,他看向袁聆。袁聆的目光落在那些模具上,似乎在“聆听”着它们不同的形状和纹路。星澜将其中一个印有莲花图案的模具推到她面前,然后拿起一小团面皮,放在她手边。

袁聆沉默了一会儿,终于伸出手,学着星澜的样子,慢慢地将面皮揉开,放入馅料。她的动作很慢,却很稳,带着一种独特的专注。当她拿起那个莲花模具,小心地按压下去,再轻轻提起时,一个边缘清晰、花纹完整的莲花月饼赫然出现在眼前。虽然不如星澜做的那么标准,却透着一股沉静的灵气。

星澜看着她完成的月饼,又看了看自己做的,然后将自己做的一个月饼和袁聆做的那个莲花月饼放在了一起,并排摆好。他没有说话,但眼神柔和。袁聆的视线在那两个并排的月饼上停留片刻,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乎看不见的、满足的弧度。

团圆宴与月光

傍晚,丰盛的团圆宴在两家人拼起来的大桌子上正式开始。宁剑陆拿出了看家本领,松鼠鳜鱼色泽红亮,蟹粉狮子头鲜香软糯,一道道佳肴令人食指大动。李盛迹预处理的那些食材,在宁剑陆的妙手下,更是被激发出了极致的鲜美。

席间,欢声笑语不断。皮一夏大声赞扬着岳父的手艺,不时给宁悠悠和海宝夹菜。皮康诚和秦雪琪看着儿孙满堂,脸上尽是满足。宁以卿细心地照顾着星澜和汐瑶,李盛迹则安静地用餐,偶尔回应着家人的问话。

最安静的一角依旧是星澜和袁聆。他们并排坐着,安静地吃着碗里的饭菜。星澜会注意到袁聆多看了一眼哪道菜,便会用公筷为她夹一些。袁聆则会在他递过来时,微微点头示意。他们之间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仿佛自成一个静谧的小世界,却又和谐地融入了整体的热闹之中。

月下的秘密

宴席过后,大人们在院子里品茶、吃月饼、赏月聊天。孩子们则提着各自的小灯笼,在院子里追逐嬉戏。

海宝和几个男孩玩起了“影子大战”,汐瑶则和苏小满凑在一起,比较着谁做的月饼更漂亮。袁玥和袁晨陪着袁聆,坐在离大人不远处的石凳上,安静地看着天上的月亮。

星澜没有参与任何游戏,他提着一盏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小灯笼,走到了袁聆身边。他没有说话,只是将灯笼轻轻放在她旁边的石桌上。

袁聆的目光从月亮上收回,落在了那盏灯笼上。灯笼的光不刺眼,温润如玉,仿佛将一小片月光收纳其中。

星澜抬头看了看那轮圆满的明月,又低头看向袁聆,轻声说了一句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的话:“比‘星沙’看到的,更亮一些。”

他指的是他们在秘密基地看到的月亮。

袁聆闻言,长长的睫毛颤动了一下。她缓缓抬起手,指向了院子角落里那棵最大的桂花树。树影婆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

星澜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他拿起灯笼,率先向桂花树下走去。袁聆站起身,安静地跟在他身后。

两人避开热闹的中心,来到桂花树的阴影下。这里光线昏暗,只有星澜手中的灯笼和透过枝叶缝隙洒下的点点月辉。浓郁的桂花香将他们包裹。

星澜将灯笼挂在一根低矮的树枝上,然后和袁聆并肩坐在树下的石头上。他们没有说话,只是仰头望着从枝叶缝隙中露出的那轮明月。

在这里,远离了人群的喧嚣,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只属于他们的“星沙与聆海”。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他们身上。星澜能感受到袁聆周身那放松而宁静的频率,与这静谧的月夜完美融合。袁聆则“听”到了星澜心中那片如同月光般澄澈明亮的思绪。

过了许久,直到大人们开始呼唤孩子们回家,星澜才取下灯笼,和袁聆一前一后,悄然从树影下走出,重新融入那片温暖的灯火与人声之中。

中秋的月亮,圆满,明亮,见证着人间的团圆,也守护着两个小小身影之间,那无需言说、日益深厚的静谧联结。佳节终将过去,但那份如同月光般温柔照耀在彼此心间的感情,却会随着时间,沉淀得愈发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