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连经历了污蔑风波与爷爷那场令人屏息的审视,张丽涵感觉自己像是被无形绳索紧紧束缚的困兽,傅家大宅那高耸的围墙与华丽装饰,在她眼中愈发像一座精致的牢笼。空气里弥漫的沉滞与算计,几乎让她喘不过气。她需要一点外界的空气,需要一点属于“张丽涵”自己、而非“傅家少奶奶”或“护理者”的片刻。

机会来得意外而及时。傅天融日常使用的某种专用消毒湿巾库存告急,而管家告知,这款产品需从城内一家特定的医疗器械公司直接采购,线上渠道暂时缺货。在请示过李妍惠,并得到傅佳龙默许后,张丽涵获得了一次外出的机会——当然,并非独自一人。一位名叫阿忠、身材精干、表情肃穆的保镖被指派随行,既是保护,也是监视。

当那扇沉重的、隔绝内外的大铁门在她身后缓缓开启时,尽管身后跟着沉默的阿忠,张丽涵仍感觉胸腔里那颗沉寂已久的心,猛地、有力地跳动了一下。

初夏的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带着微微的热度,与傅宅内常年恒温的空调冷气截然不同。微风拂过面颊,带来街道上车辆行驶的喧嚣、行人隐约的交谈、以及路边小吃摊飘来的、混合着油脂与香料的气息。这些声音,这些气味,如此平凡,甚至有些嘈杂,却充满了鲜活滚烫的、属于市井的生命力。

她坐进傅家安排的黑色轿车后座,阿忠坐在副驾驶。车子平稳地驶出傅家庄园所在的幽静区域,汇入城市主干道的车流。张丽涵近乎贪婪地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大厦,熙熙攘攘的人行天桥,色彩斑斓的广告牌,牵着孩子手的母亲,并肩说笑的情侣……这一切,对她而言,熟悉又陌生。不过短短数月,却恍如隔世。

她摇下车窗,任由温热的风涌入,吹乱了她额前的碎发。那风里带着城市特有的味道,尾气、尘埃、阳光曝晒后的柏油路面气息……这一切混合在一起,构成了她久违的“自由”的味道。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那积郁在肺腑深处的沉闷,似乎都被这外界的气息冲淡了些许。

第一站是位于城东的医疗器械公司。采购过程很顺利,阿忠全程沉默地跟在一步之外,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张丽涵公事公办地核对产品批号,清点数量,签字付款。完成这项主要任务后,她看了一眼时间,距离约定返回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

她鼓起勇气,对阿忠说:“忠叔,我想去附近的书店看看,买几本护理方面的参考书。”这个理由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阿忠看了她一眼,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

车子在市中心一家大型连锁书店附近停下。踏入书店的那一刻,一种奇异的安宁感包裹了她。空气中飘浮着纸质书特有的油墨清香,轻柔的背景音乐在偌大的空间里流淌,书架如同沉默的森林,人们穿梭其间,或驻足翻阅,或低声交谈,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这里没有傅家的窥探与算计,只有知识与思想的无声交汇。

她先在医学区域停留,仔细挑选了两本最新的关于长期昏迷病人神经康复和营养支持的专着。完成“任务”后,她的脚步不由自主地移向了心理学区域。

在张家的冷遇,替嫁后的如履薄冰,面对昏迷丈夫的复杂心境,应对污蔑时的紧张……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宣泄和理解的出口。她想知道,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那些时而涌上的孤独、恐惧和压力,是否正常。她更想学习,如何在这种高压环境下,保持内心的稳定与强大。

书架上的书籍琳琅满目。她的目光掠过那些晦涩的理论着作,最终停留在一本封面素雅、书名为《逆境中的心理韧性:如何于压力下茁壮成长》的书上。她抽出这本书,随手翻开一页,里面讲到“认知重构”、“情绪接纳”、“寻找意义感”……这些词语仿佛瞬间击中了她内心的某个角落。

就是它了。

她拿着选好的三本书,走向收银台。付款时,她从自己那个并不鼓胀、属于她个人微薄积蓄的钱包里拿出钞票,这种感觉让她找回了一丝对生活的掌控感。这是为她自己买的书,用她自己的钱。

阿忠依旧沉默地跟在身后,帮她提着装有医疗器械的袋子,而那个装着书的、印有书店logo的纸袋,张丽涵则紧紧抱在自己怀里。

重新坐回车上,驶向那座越来越近的、如同蛰伏巨兽般的傅家庄园时,张丽涵的心情与来时已截然不同。窗外的喧嚣渐渐远去,但她怀中纸袋的触感,以及里面那本心理学书籍的重量,却真实而温暖。

这次短暂的出行,像一次珍贵的精神补给。她呼吸到了久违的自由空气,目睹了外面世界依旧鲜活地运转,更重要的是,她为自己找到了一件武器——知识。她不再仅仅被动地承受和反应,她开始主动地学习、武装自己,无论是护理的专业技能,还是守护内心的心理学知识。

车子缓缓驶入傅家大门,那高墙之内的压抑感再次笼罩下来。但这一次,张丽涵的脊背挺得更直了。她抱着怀里的书,如同怀抱着一小块从外面世界窃取来的火种,这火种虽微弱,却足以在她感到寒冷和黑暗时,给予她一丝温暖和光亮。

短暂的自由已然结束,但这次外出在她心中点燃的东西,却刚刚开始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