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深得像一块吸饱了墨汁的巨大绒布,沉沉地压下来,连星光都难以透入。傅家大宅陷入了沉睡般的死寂,只有偶尔不知从哪个角落传来的、老旧木质结构因温度变化而发出的细微“咔哒”声,更添几分幽深。傅天融的卧室里,壁灯散发着昏黄朦胧的光晕,勾勒出床上人安静沉睡的轮廓,以及床边守夜者孤寂的身影。

张丽涵没有睡意。

白日的喧嚣与暗涌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空旷沙滩般寂静的心房,以及被反复冲刷后,裸露出来的、关于自身的尖锐问题。

父母那通充满算计的电话,妹妹那番物质至上的“劝导”,像两根冰冷的探针,猝不及防地刺入了她一直刻意回避、或未曾深思的情感领域。他们将她对傅天融的付出,明码标价般地与“利益”、“后路”捆绑在一起,这种赤裸的物化,让她在愤怒与悲哀之余,也不得不开始直面自己的内心。

她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最初,这无疑是一场被强加的命运,一个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背负的沉重责任。嫁入傅家,照顾一个素未谋面、昏迷不醒的“丈夫”,这本身就是一场荒诞的悲剧。那时,她的心境是麻木的,带着认命般的隐忍,只求能在这龙潭虎穴中求得一隅安身之所。

可后来,事情渐渐变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当她发现那支颜色异常的安瓿瓶,第一次主动藏起证据,心中萌生警惕之时?是当她听到老园丁无意间提及“大少爷也爱在这个角落晒太阳”,心中勾勒出一个鲜活少年形象之时?是当她看到那张破碎相框里,阳光灿烂、与如今判若两人的全家福之时?是当她深夜倾诉,感受到他指尖那微不可察的抽动(无论是否是幻觉)之时?还是当她风雨中拼死守护,不让他淋到一滴雨,感受到内心那份超越责任的执念之时?

这些片段,如同散落的珍珠,此刻在寂静的深夜被她一一拾起,串联。

责任,当然是有的,而且始终是她行动的基石。她承诺过要照顾他,这是她对傅家、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己良心的承诺。她严谨地执行护理,学习医学知识,对抗外界的刁难,首先是因为这是她必须履行的职责。

同情,也毋庸置疑。了解了他辉煌背后的压力,年少时的梦想与放弃,以及那场不明不白的车祸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后,她无法不对这个被命运无情击倒的生命产生深深的怜悯。这种同情,让她在护理时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温柔,让她在面对他沉睡的面容时,心中会泛起酸楚。

但是,仅仅只是责任和同情吗?

张丽涵扪心自问。

如果仅仅是责任,她或许会尽职尽责,但未必会如此拼命,如此投入,如此……牵肠挂肚。她不会在发现疑点时,冒着风险去探查;不会在风雨中,用自己的身体去为他构筑防线;不会因为他手指一次微小的跃动,而激动得浑身颤抖,泪流满面。

如果仅仅是同情,她或许会细心照料,但未必会因他过往的鲜活而心痛,未必会因他可能遭受的阴谋而愤怒,更未必会……在父母妹妹提出“现实”选择时,感到如此强烈的反感和抵触,仿佛那亵渎了什么极其珍贵的东西。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床上沉睡的傅天融。在昏黄的灯光下,他长长的睫毛在苍白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鼻梁挺拔,嘴唇因长期缺乏血色而显得有些薄。这是一张英俊却毫无生气的脸。可就是这样一张脸,却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她在傅家这个冰冷世界里,几乎全部的精神寄托和情感重心。

她开始回忆与他“相处”的每一个细节。为他擦拭身体时,指尖传来的温度;为他朗读时,他平稳的呼吸声;播放音乐时,她内心隐秘的期盼;甚至只是这样静静地坐在他身边,感受着这方寸之间的宁静……这些时刻,竟然让她在这座巨大的、充满敌意的牢笼里,找到了一种奇异的、难以言喻的安定感。

她守护的,似乎不仅仅是傅天融这个“人”,更是守护着自己在绝境中生长出来的那份坚韧、那份不肯向命运和恶意低头的尊严,以及……那份在黑暗中,因他而悄然萌发的、微弱却真实的……希望。

这份希望,不仅仅是对他苏醒的期盼,似乎也包含了对自身未来某种模糊的、连她自己都不敢深想的可能性。

这……难道就是……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破土而出的幼芽,带着怯生生的、却又无比执拗的力量,试图顶开她心防的硬壳。

是……喜欢吗?

还是……更深沉的,在日夜相伴、生死相依中悄然滋生的……爱意?

这个想法让她感到一阵心惊肉跳,脸颊也莫名有些发烫。她立刻下意识地想要否定。怎么可能?他们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他只是一个沉睡的人,她对他的了解,大多来自旁人的讲述和零碎的旧物。这更像是一种情感的投射,一种在极端环境下的依赖和移情。

可是,心底又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反驳:如果不是因为这份悄然变化的情感,为何傅天豪的刁难会让她如此愤怒?为何父母的算计会让她感到被侮辱?为何妹妹的“劝导”会让她觉得玷污了什么?为何他指尖那一下跃动,能让她体验到近乎狂喜的震撼?

她对傅天融的付出,早已超越了责任与同情的范畴,融入了一种更为复杂、更为个人化的情感。这种情感,或许始于责任,加深于了解与同情,最终在共同面对风雨、守护希望的过程中,悄然变质,染上了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属于男女之情的悸动与牵挂。

她说不清这到底是什么,也无法给这份模糊的情感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它太复杂,夹杂着太多其他的因素——处境、压力、共同面对的敌人、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执着。

但有一点,她此刻无比清晰和确定。

无论这份情感究竟是什么,无论它源于何处,都绝不会是父母妹妹所理解的那种可以拿来交换利益的筹码,也绝不会因为前途未卜而轻易动摇或放弃。

她的坚守,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心安”,是为了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为了……守护这份在她荒芜心田中,悄然生长出来的、珍贵而复杂的联结。

想通了这一点,张丽涵感觉心中那团乱麻似乎被理清了些许。她不再急于去定义自己的情感,也不再为此感到惶恐或羞赧。

她轻轻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如同触碰易碎的梦境般,拂开了傅天融额前一缕微乱的发丝。动作轻柔,带着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意识到的、近乎虔诚的温柔。

“不管怎么样,”她在心里默默地对他说,也对自己说,“我会陪着你,走下去。”

窗外的夜色依旧浓重,但她的内心,在经过这番深刻的审视后,却仿佛被月光洗涤过一般,变得前所未有地清澈和坚定。情感的迷雾或许仍未完全散尽,但前行的方向,已然在她心中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