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深渊巡游者 > 第4章 安全屋与沉睡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空轨道的未知扫描如同无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林风没有丝毫犹豫,拉起尚未完全从知识灌输的冲击中恢复的周维清教授,钻入了通风管道更深的黑暗之中。

“跟我来!必须尽快离开研究所范围!”林风的声音急促,导航界面在他眼前闪烁,标出一条尽可能避开所有已知监控点的撤离路线。

周维清踉跄着跟上,他的眼神还有些许涣散,大量新知识的涌入让他的大脑如同过载的处理器,嗡嗡作响。但底层协议所赋予的“文明存续”最高准则,以及刚刚经历的生死追杀,像锚一样稳定着他的核心意识。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适应着这种奇特的、仿佛与生俱来便掌握了许多深奥知识的状态。

两人在迷宫般的管道和废弃通道中快速穿行,比来时更加小心翼翼。林风不断接收着协议的警示:【扫描脉冲间隔缩短,覆盖范围正在扩大】、【检测到地面巡逻队活动频率增加】。敌人正在收紧搜索网。

“不能走常规出口。”周维清喘着气,声音沙哑但思路已然清晰,新获得的知识让他对环境的判断更加敏锐,“主出口和备用出口肯定都被盯死了。”

“有一个旧物流通道,通往三公里外的地下城遗址,那里监控稀疏,应该能避开扫描和追踪。”林风根据导航信息做出判断。这是他过去作为底层研究员时,无意中从老档案里发现的冷知识,没想到此刻成了救命稻草。

他们从一个废弃的通风井艰难爬下,推开底部锈蚀严重的栅栏,落入一条更加古老、弥漫着湿气的地下通道。这里显然是上个世纪甚至更早时期的城市基建遗迹,早已被现代都市遗忘。

冰冷的空气裹挟着陈腐的味道,脚下是湿滑的苔藓和碎石。两人不敢停留,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奔跑,唯一的光源是林风量子平板电脑上微弱的照明光。

不知走了多久,直到身后研究所的喧嚣彻底被寂静取代,直到那令人心悸的高空扫描警告也从协议界面消失,两人才在一个相对干燥的岔路口停下,扶着冰冷的砖墙大口喘息。

“暂时…安全了。”林风抹去额头的汗水,警惕地倾听着周围的动静,只有滴水声和他们的呼吸声回荡。

周维清靠着墙壁,脸色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苍白,但眼神已完全恢复了锐利,甚至比之前更加深邃。他消化了部分知识,更能理解林风所掌握的技术是何等惊人,也更能体会到那“文明存续”协议所承载的重量。

“我们现在去哪?”他问道,声音平静了许多。

“我的公寓。在东南区的旧街,那里人口混杂,监控系统老旧,有很多空白区,适合隐藏。”林风回答,“但步行太远,我们需要交通工具,还不能被识别。”他思索片刻,看向纳米枪和仅剩的胶囊。“我们需要一点…额外的帮助。”

十五分钟后,在靠近旧城遗址边缘的一个废弃地铁站出口附近,他们找到了目标——一辆停靠在阴影里、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无人配送电动三轮车。这种车辆管理相对松散,是底层杂工常用的工具。车主是一个穿着脏污工装、正靠着墙壁打盹的壮实男人,旁边放着空了的能量饮料罐。

林风对周维清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地留在远处阴影中警戒。

“协议,低剂量镇静,确保沉睡四小时以上。”林风意念指令,举起了纳米枪。

微光一闪,那工人脑袋一歪,鼾声立刻响起,陷入了深度的、无梦的睡眠。

林风迅速上前,用工人在旁边杂物堆里找到的简易工具,熟练地撬开了三轮车简陋的控制面板,接驳上自己的量子平板。

“协议,破解驱动锁,模拟旧版配送任务指令。”

【指令已接收…破解中…模拟成功。车辆可临时驱动,续航里程四十二公里。】

低沉的电机的嗡鸣声响起,在这寂静的地下格外清晰。

“教授,上车!”林风低声道。

周维清快步过来,两人挤在并不宽敞的车斗里,用旁边找到的一块破旧防雨布盖住身体。三轮车缓缓启动,沿着废弃道路,驶向都市霓虹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

一路有惊无险。他们避开了主干道,穿梭在如同城市血管般错综复杂的后巷和旧街区间。高空扫描没有再出现,地面的巡逻队也主要集中在研究所周边区域。

一小时后,三轮车在一个散发着垃圾酸腐气味的后巷深处停下。旁边就是一栋墙皮剥落、窗户大多昏暗的旧公寓楼。

林风确认四周安全后,带着周维清迅速钻出车斗,闪身进入公寓楼狭窄的门口,沿着吱呀作响的楼梯快步上行,直到顶层一间没有任何标识的房门前。

林风用指纹和一道物理密钥打开了门。

一股混合着旧书籍、速食食品和一丝尘埃的味道扑面而来。房间极其狭小,陈设简陋,但出乎意料地整洁。墙上贴满了各种复杂的图表和笔记,桌上堆放着更多的书和拆解到一半的电子设备,唯一显得高科技的是一台不断闪烁着数据流的二手服务器机箱,正在角落里低声轰鸣。

这就是林风的“安全屋”,一个与他研究所职员身份不符、充满了私人研究痕迹的隐秘空间。

“条件简陋,但暂时安全。”林风反锁好门,拉上所有的窗帘,打开了空气净化器,“这里的水电和网络都是我私下接的独立线路,理论上很难被追踪到。”

周维清打量着这个小小的空间,目光扫过墙上那些明显涉及前沿理论、甚至有些疯狂的演算公式和设计草图,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他原本以为林风只是个偶然获得奇遇的普通研究员,但现在看来,这个年轻人本身就不简单。

“这里…才是你真正的研究场所?”周维清问道。

“算是吧。”林风没有过多解释,他递给周维清一瓶纯净水和一支营养膏,“先补充点体力。我们需要尽快理清思路。”

两人简单吃了点东西,坐在简陋的折叠椅上,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高空轨道扫描…”周维清率先开口,眉头紧锁,“能动用这种资源的,绝不是普通的企业或学术对手。这背后…恐怕有国家级别的力量,或者至少是能影响国家力量的庞大实体。”新获得的知识让他对技术层面的判断更加精准,也因此感到了更深的寒意。

林风沉重地点点头:“而且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彻底抹杀你的研究和所有知情者。那种催化酶…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他想到了那两名被纳米枪镇静的袭击者,“协议,之前那两名袭击者情况如何?”

全息界面弹出:【目标仍处于深度镇静状态。生命体征平稳。‘文明存续’基础协议集成度百分之七十八,预计完全集成还需五小时三十七分。完全集成后,可尝试进行初步接触与引导。】

“你控制了那两个人?”周维清一惊。

“暂时让他们睡着了。并且…纳米单元正在给他们植入一些‘基础认知’。”林风没有隐瞒,“他们是职业人员,知道的内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或许能成为我们了解敌人的窗口,甚至…转化为初步的力量。”

周维清深吸一口气,理解了林风的意图。这手段游走于伦理边缘,但想到对方毫不留情的灭口行动,以及那可能危及整个文明的阴谋,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反对理由。

“我们必须反击,但不能盲目。”周维清眼神变得锐利,他快速梳理着新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我们需要证据,需要资源,需要可靠的人手。首先,我备份发出的那些数据,虽然加密,但未必安全。我们需要多手准备,将证据分散保存,并设法传递给真正值得信任的人。”

“研究所回不去了,你的个人账户和所有社会关系肯定都被严密监控。”林风指出残酷的现实。

“我知道。”周维清沉吟片刻,“但我还有几个绝对可信的学生和老朋友,不在本城,或许可以通过某些…非常规的、他们无法追踪的方式取得联系。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秘密通讯网络。”他看向林风那台轰鸣的服务器:“你这台设备,算力如何?”

“二手淘换的,但被我改装过,加上一些…协议提供的优化算法,勉强够用。”林风回答。

“好。第一步,我会尝试联系可信之人,建立几个备用通讯节点。第二步,我们需要分析那些催化酶变种的完整数据,找出其作用机理和最关键的反制手段!这需要大量的计算模拟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周维清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科学家的本能被彻底激发。

“计算资源我可以想办法,但生物实验…”

“不需要真实实验。”周维清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新获得的知识里,有极其先进的分子模拟和虚拟筛选技术。只要有足够算力,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大部分推演和设计!至少可以找到理论上的抑制方案!”

林风精神一振。这就是知识传输带来的巨大优势!

“同时,”周维清继续道,语气更加沉重,“我们必须假设最坏情况。如果那种催化酶的影响已经扩散,甚至…已经作用于部分决策层,那么常规的揭露和申诉渠道可能完全失效。我们还需要准备…最终手段。”

“你是指?”

“如果无法阻止,至少要在灾难发生时,保留文明重建的火种。”周维清的目光扫过这个简陋的公寓,“我们需要筛选和储备关键知识,寻找和建立远离冲突的庇护所,甚至…考虑星际逃亡的极端技术可能性。你获得的‘遗产’,或许包含了相关方向。”

林风重重地点了点头。周维清的想法与他的使命不谋而合。

“我会梳理知识库,寻找所有可能的方向。但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应对眼前的危机,找到敌人的破绽。”林风握紧了拳头,“那两名‘沉睡者’,或许是我们的第一个突破口。”

他看向窗外,都市的霓虹依旧璀璨,但在这光芒之下,巨大的阴影正在蠕动。

两个刚刚脱离死亡威胁的人,在这个狭窄的安全屋里,开始策划一场对抗无形巨兽的战争。 而在他们下方城市的某个阴暗角落,两名前袭击者依旧沉浸在纳米单元构筑的深度睡眠中,而保障人类文明存续的底层协议也在两人大脑深处被纳米集群缓慢构筑中,待苏醒后,将会面对一个截然不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