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深渊巡游者 > 第19章 回声低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芽镇外围的生态示范区在晨光中舒展着嫩绿的叶片,晨露如同碎钻般点缀在叶缘。

然而,这片宁静之下,一股紧绷的气氛如同即将拉满的弓弦。

根据莱恩提供的情报和低语之树的预警,那个代号“回声”的废弃数据中转站,像一颗埋在暗处的毒牙,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林风站在指挥台前,全息沙盘上清晰地标注出“回声”站的位置——位于锈蚀峡谷深处一片辐射超标区边缘,地形复杂,信号干扰严重。

“侦察小队已准备就绪。”夜枭的声音低沉而稳定,“由‘山鼠’带队,成员包括两名最擅长潜行和电子对抗的‘影子’,以及一名周教授派出的技术顾问,负责现场分析能量签名。”

周维清补充道:“我们改进了谐振探针的便携版本,虽然功率有限,但如果能接近‘回声’站的外部接口,或许能探测到其内部能量网络的运行模式,甚至找到非破坏性侵入的方法。”

林风的目光扫过小队成员:“任务目标:隐蔽侦察,摸清‘回声’站的外部防御、巡逻规律和能量屏障特性。如无绝对把握,禁止进入站内。你们的眼睛和耳朵,比任何缴获的设备都重要。”

“明白!”‘山鼠’利落地行礼,眼神锐利。

小队成员迅速检查装备,融入黎明前的昏暗,向着锈蚀峡谷方向悄无声息地进发。

与此同时,低语森林边缘。

林风独自来到那棵最大的古树下。

引导器感应到他的接近,散发出温润的光晕。

他将手掌贴上粗糙的树皮,闭上眼睛,尝试主动与低语之树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这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而是一种意识层面的探寻,关于“回声”,关于那片沉默之地,关于森林深处沉睡的威胁。

意识的洪流缓缓涌入,不再是清晰的图像或语言,而是一种更加原始、更加宏大的感知。

他仿佛“看”到地底深处盘根错节的能量网络,一些节点明亮活跃,如同新芽镇的生机;一些节点黯淡沉寂,如同被遗忘的废墟;而在森林最核心的区域,一片巨大的、冰冷的“虚无”静静蛰伏,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压迫感——那应该就是被腐蚀的守护者首领所在的沉默之地。

关于“回声”站,低语之树传递来的是一种“异物感”和微弱的“共鸣”。

那个站点的能量签名,与森林本身的脉动格格不入,但其内部某种低频的、稳定的波动,却隐隐与沉默之地的某种频率产生着极其微弱的呼应。

这印证了周维清的猜测:“同盟”可能确实在利用这些老旧节点做文章,甚至可能与更深层的威胁有关。

引导器微微发烫,这种深层次连接对林风的精神负荷极大。

他缓缓收回意识,额角已渗出细汗。

低语之树传递的最后一个意念,带着警示:“小心……回声……并非空寂……”

锈蚀峡谷,“回声”站外围。

‘山鼠’小队借助嶙峋怪石和废弃管道的掩护,如同幽灵般靠近目标。

‘回声’站的外观比想象中更破败,半埋式的金属穹顶上覆盖着厚厚的锈蚀和变异苔藓,入口处的气密门严重变形,似乎早已废弃。

然而,技术顾问手中的能量探测器却发出了轻微的嗡鸣。“有情况!”他压低声音,“站点外围有极其微弱的、但非常稳定的能量场!不是常规的防御屏障,更像是……某种持续运行的监测网,频率非常低,几乎与环境背景辐射融为一体。”

小队立刻停止前进。

‘山鼠’打了个手势,一名“影子”队员小心翼翼地放出微型无人机,试图从高处观察。

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显示,站点周围的地面有极其细微的、规律性的能量涟漪,如同无形的蛛网。

“是震动感应和能量残留监测的组合阵列,”技术顾问分析道,“非常古老的技术,但很有效。任何超过一定质量的物体经过,或者使用能量武器,都会触发警报。莱恩的情报里没提这个,要么是他不知道,要么……”

要么就是他故意隐瞒。后半句话他没说,但大家都明白。

“有办法绕过去吗?”‘山鼠’问。

技术顾问摇摇头:“网很密,几乎没有死角。除非能找到其发射源节点进行物理破坏,但节点肯定在站内或者严密防护处。”

就在这时,另一名负责监听电磁信号的“影子”突然举手示意:“检测到站内传来规律的、低频的脉冲信号!间隔大约三十秒一次……像是在发送某种……心跳信号?或者……同步信号?”

同步信号?这个词让所有人心中一凛。

难道“回声”站并非完全废弃,而是在暗中与某个远方节点保持联系?

‘山鼠’果断下令:“记录所有信号特征,绘制能量场分布图。任务变更,优先确认信号接收方的可能方向,然后撤退。”强行突破风险太大,获取这些异常信号的情报,已是重大收获。

小队成员高效运作起来,记录数据,采样能量签名。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如同掠过沙地的风。

新芽镇,隔离医疗室。

莱恩坐在床边,望着窗外逐渐明亮的天空。

苏愈刚刚为他进行了新一轮的神经镇痛治疗,手臂的抽搐缓解了不少,但心中的焦虑却与日俱增。

他知道“回声”站的侦察行动今天开始,也清楚自己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那个外围监测网,是他离开后“同盟”可能升级的防御,他确实不知情;但那种低频同步信号,他隐约有些印象,似乎与“同盟”内部某个高度保密的长程通讯项目有关,具体细节却想不起来了。

这种记忆的模糊和不确定,让他备受煎熬。

他既希望新芽镇能有所发现,证明自己的价值,又害怕行动失败,自己失去最后的容身之所,更怕那同步信号背后,连接着他最不愿面对的“暗影”核心力量。

林风在侦察小队出发后,来看过他一次,没有追问细节,只是告知他行动开始,并再次强调会保障他的安全。

这种平静的信任,反而让莱恩更加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

他第一次开始真正思考,如果“火种议会”这条路真的能走通,他是否愿意,以及是否能够,真正成为他们的一员。

傍晚,侦察小队安全返回。

带回的情报立刻被送入分析室。

伊芙琳和周维清对着数据忙碌不停。

“确认了,”伊芙琳指着信号溯源分析图,“那种低频同步信号,指向东南方向,与之前‘阿土’通讯和气象站异常信号的大致方向吻合,但精度更高!可以确定,有一个隐藏的指挥节点在持续接收‘回声’站的‘心跳’。”

周维清则对能量场数据更感兴趣:“这个监测网的能量签名很奇特,带有一种……非破坏性的吸附特性。它不阻止你靠近,但会像蜘蛛网一样粘住你,记录你的能量特征和行为模式。这更像是某种高级的‘侦察陷阱’,而非单纯的防御设施。”

“也就是说,‘回声’站可能是个诱饵?”罗根皱眉。

“更像是一个‘听诊器’,”林风沉吟道,“‘同盟’用它来监听这片区域的‘心跳’,任何试图接触它的行为,都可能暴露我们的存在和手段。莱恩提到过的,‘暗影’擅长渗透和情报收集。”

幸运的是,侦察小队行动极其谨慎,没有触发警报,反而带回了关键信息。

“我们需要利用这个‘听诊器’,”林风做出了决定,“既然它在发送信号,我们能否模拟它的‘心跳’,反向传递假信息?或者,利用谐振探针的原理,在不触发警报的前提下,轻微干扰其同步信号,测试对方的反应?”

这是一个更大胆的计划,从被动侦察转向主动的信息博弈。

周维清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理论上可行!但需要极其精确的频率控制和时机把握,风险很高。”

“那就制定最详细的方案,进行最充分的模拟演练。”林风斩钉截铁,“我们要让‘暗影’听到我们想让他听到的‘回声’。”

会议结束后,林风再次感受到引导器传来低语之树的微弱波动,这次带着一丝肯定的意味。

冒险是必要的,但必须步步为营。

秋色渐深,峡谷中的“回声”如同低语,预示着更复杂的较量即将展开。

新芽镇不仅要学会倾听森林的低语,更要学会如何在这片充满未知的土地上,发出属于自己的、清晰而坚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