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 第295章 君臣同心 调兵遣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着,戏志才俯身深深一拜,额头触地,久久未起。

“昔年管仲遇桓公,成就春秋霸业。

张良逢高祖,终得天下太平。

今戏志才幸遇主公,愿以管仲、张良为楷模,倾尽全力,辅佐主公成就这千秋伟业。

主公欲破旧立新,哪怕前路荆棘密布,血流成河,志才也愿为主公披荆斩棘,万死不辞!”

言罢,戏志才缓缓起身,目光坚定如铁,仿佛已经做好了随时为主公的理想冲锋陷阵的准备。

“主公既有如此宏图伟略,志才自当殚精竭虑,为您谋划布局。

从今日起,咱们便以此为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让这乱世在主公的引领下,重归太平,走向那天下大同之盛景!”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那是对张子羽的绝对信任,以及对共同理想的执着追求。

张子羽很欣慰,看着戏志才坚定的眼神,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志才,得你相助,实乃子羽之幸事。

如今这天下局势,看似错综复杂,但实则也给了我们机会。

当下不宜大力扩张,必须徐徐而图之。

你想啊,天下越乱越好,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地盘,相互攻伐,消耗彼此的力量。

而我们则可以趁这个时候,低调行事,慢慢蚕食那些势力薄弱的地区,稳扎稳打地巩固地方。”

张子羽坐回椅子上,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晃了晃,继续说道。

“就好比下棋,不能急于求成,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

咱们先把根基打牢,在吞并的过程中,按照心中的方向进行改革发展。

让百姓感受到咱们治理下的好处,这样他们才会真心拥护我们。

等我们的势力足够强大,将整个天下吞并,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我们制定下的改革策略。”

戏志才点头称是,说道。

“主公所言极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静观各方势力混战,正好韬光养晦。

在巩固地方之时,咱们可以推行一些利民政策,比如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兴办教育。

如此一来,既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增强地方实力,又能吸引人才前来归附。

等我们兵强马壮、民心所向之日,便是席卷天下之时。”

张子羽笑着说道。

“志才与我想法不谋而合啊,轻徭薄赋能让百姓休养生息,百姓富足了,咱们的根基也就稳固了。

兴办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培养出有识之士,才能为我们所用,更好地推行改革。

而且,在这乱世之中,咱们还要注重军事力量的发展。

不仅要训练出精锐之师,还要研发一些独特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占据优势。”

戏志才眼睛一亮,说道。

“主公,说到武器装备,我倒是听闻有些能工巧匠,善于制造一些威力巨大的器械。

咱们不妨派人去寻访这些人才帮助马钧,为我们打造先进的兵器。

还有,草原现为主公所有,多产良马,而骑兵本就是我们的优势。

若能进一步改良骑兵的战术,必定能让我们的军事力量更上一层楼。”

张子羽兴奋地说道。

“好主意!就按你说的办,你去安排人手,尽快寻访那些能工巧匠。

同时让张辽、高顺他们研究骑兵战术的改良。

另外,咱们还要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密切关注天下各方势力的动向,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戏志才拱手领命。

“主公放心,志才这就去办,相信在主公的英明领导下,咱们定能一步步实现心中的宏伟蓝图。”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在他们改革下繁荣昌盛的新王朝。

而此刻,他们正为了这个目标,有条不紊地迈出坚实的步伐。

在临近189年9月的时候,张子羽开始秘密调兵遣将向着河内郡逼近。

他亲率麾下一万狼骑兵并让张辽领一万轻骑兵,高顺领一万陷阵营分批进入天井关驻扎。

这一万狼骑兵,皆是张子羽精心挑选并训练出来的精锐。

他们与战马配合默契,在草原上冲锋陷阵时,犹如饿狼般凶狠迅猛,令敌人闻风丧胆。

张子羽骑着他那匹浑身漆黑的草原宝马,威风凛凛地行进在队伍前方。

他身着金色战甲,外披猩红色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宛如战神下凡。

一路上,狼骑兵们纪律严明,马蹄声整齐划一,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形成一条长长的黄龙。

张辽所率的一万轻骑兵,同样精神抖擞。

张辽骑在一匹枣红色战马上,手持长枪,眼神坚定而锐利。

他治军有方,这一万轻骑兵行动迅速,机动性极强,是战场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他们悄无声息地跟在张子羽的狼骑兵之后,宛如隐藏在暗处的利刃,随时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而高顺带领的陷阵营,更是以勇猛无畏、纪律森严着称。

他们身着精良的铠甲,背缚巨大铁盾,手持利刃,步伐整齐地向着天井关进发。

高顺面沉如水,骑着一匹白色的战马,在队伍中显得格外醒目。

陷阵营的将士们对他极为忠诚,只要高顺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冲入敌阵,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

当他们分批抵达天井关时,立刻开始了紧张的部署。

张子羽站在天井关的城楼上,俯瞰着自己的大军,心中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张辽来到张子羽身旁,目光望向远方的河内郡,开口询问道。

“主公,如今我军已兵临河内郡外,士气正盛,是否要一鼓作气将河内郡拿下?”

张子羽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地看着远方,缓缓说道。

“文远,如今天下诸侯之间还没有敢真正动刀子的人出现,咱不能开这个头。

一旦咱们贸然进攻河内郡,必定会引起各方势力的警觉,到时候群起而攻之,咱们可就麻烦了。”

他转过身,背着手在城楼上踱步,继续说道

“咱们就先在这等消息,等朝廷的圣旨。

如今这朝廷虽然式微,但圣旨还是有些用处的。

有了它,咱们就能大摇大摆地从河内郡穿过,然后渡河直奔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