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 第108章 曹操出列献计 张氏兄弟争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章 曹操出列献计 张氏兄弟争论

曹操突然眼睛一亮,对着皇甫嵩建议道。

“将军,您若真想胜那张梁张宝,末将倒是有一计,获那不世之功!”

听闻这话,帐中的将领都是将目光投向了曹操,就连皇甫嵩也是好奇地看向他。

“哦,孟德何出此言,这计从何来啊?”

曹操微微一笑,随即说道。

“将军,既然撤军已不可避免,或许咱们可趁着夜色留一批人马在后,佯装慌乱撤退的迹象。

而精锐部队,则隐藏在撤退的必经之路旁。

倘若黄巾军追击而来,咱们便打他个措手不及,既能小小惩戒一番贼寇,也不耽误遵旨撤军前往洛阳。

如此一来,也不算咱们这一趟广宗之行毫无收获。”

皇甫嵩听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这计策虽好,可万一稍有差池,不但无法痛击黄巾军,还可能导致留下的将士陷入险境。

他更怕因此延误了撤军的行程,落个抗旨不遵的罪名。

但一想到就这么灰溜溜地退兵,心中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曹操似乎看出了皇甫嵩的顾虑,又接着抛出了个疑问。

“将军您看,这一堆圣旨言辞迫切至极,必定是那朝堂之上出了变故。

但自从黄巾之乱开始,我大汉将士奋勇杀敌,诛杀各地黄巾渠帅、将领无数,可从未听闻这张凝是何人。

巨寇乃张角三兄弟,如今张角已然暴毙,这黄巾主事之人应当是张梁与张宝!”

皇甫嵩眉头一挑,问道。

“孟德此话何意?”

曹操拱拱手,郑重其事地解释道。

“将军,不说各地黄巾听不听那张凝还是其次。

就说那张宝性格冲动,行事乖张,要是见到我军混乱,有利可图,肯定会忍不住追击。

况且,张宝突然率轻骑增援张梁也是蹊跷,他应该正在曲阳与朱儁将军对峙才对。”

曹操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透着思索。

“末将猜测,应该是朱儁将军也收到了圣旨,已经开始撤军,这才让张宝能出那曲阳。”

皇甫嵩听到此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手不自觉地抚着下巴,认真思考着曹操所言。

曹操趁热打铁,接着献计道。

“将军,要想尽快回洛阳,这可是必经之路。

末将猜测朱儁将军或许就在附近,咱们应当马上与朱将军联系,互通消息。

若是张宝真的出城追击我军佯装败退的部队,咱们就与朱儁将军的军队前后夹击,来个瓮中捉鳖,一举定胜负。

说不定,还能就此斩下张梁、张宝的首级,大破黄巾主力,立下这不世之功!

如此一来,既遵了圣旨,又能扬我汉军威名,解陛下之忧,岂不妙哉?”

营帐内的将领们听闻此计,不禁交头接耳,纷纷点头称妙。

皇甫嵩的眼中也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花,但旋即又被担忧所取代。

“孟德,此计虽妙,却风险极大。

且不说能否及时与朱儁将军取得联系,便是前后夹击成功。

一旦稍有延误,没能按圣旨规定的时间赶到洛阳,咱们都将犯下大罪。”

皇甫嵩缓缓说道,心中仍在权衡利弊。

“将军,您与朱将军乃我汉军两大主力,到时合兵一处同回洛阳。

此战之后,将军们可轻骑速回,我等率大军压后,料想陛下也不会怪罪才是!”

说完,曹操又是抱拳说道。

“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今这是咱们唯一能在遵旨的情况下,重创黄巾贼寇的机会。

末将愿立下军令状,若此次行动失败,延误撤军行程,甘愿受军法处置!”

众将领们也纷纷附和,恳请皇甫嵩采纳曹操之计。

皇甫嵩环顾众人,见大家士气高昂,决心已定,终于咬咬牙,狠狠一拍桌案。

“好!就依孟德之计!成败在此一举,若能成功,诸位皆是大功一件,孟德当居首功!”

当下,皇甫嵩立刻安排快马信使,趁着夜色疾驰而出。

务必尽快与朱儁将军取得联系,传达曹操的计策。

同时,曹操则开始挑选最为精锐的将士,准备执行诱敌与伏击的任务。

营帐内气氛紧张而热烈,所有人都为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只待局势明朗,便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而此刻,广宗城内的张梁和张宝,还不知一场针对他们的精心布局正在悄然展开。

翌日清晨,严阵以待的张梁张宝并没有见到皇甫嵩下令攻城。

汉军营地内也是静悄悄的,士兵们三三两两坐着闲聊,一点要作战的迹象都没有。

就这样,广宗城与汉军营地相安无事了一天,直至当天午夜。

“报!汉军营地灯火通明,杂乱无章,好像准备撤军!”

张宝闻言满脸急切与兴奋,大声说道。

“三弟,此时正是天赐良机!汉军一旦退兵,士气低落,必定防备松懈。

咱们趁夜出城突袭,定能杀他们个片甲不留,重创汉军。”

张梁则是眉头紧皱,一脸严肃地反驳道。

“二哥,不可冲动!皇甫嵩狡诈多端,怎会如此轻易就让咱们有机可乘?

说不定这正是他们设下的陷阱,就等着咱们出城。

咱们应该严守广宗,等待张凝计划成功。

待汉军撤退后,咱们即刻前往雁门关,保存实力,从长计议。”

张宝一听,急得跺脚,说道。

“三弟,你们这想法太过保守!

如果张凝计划成功,那就是黄巾崛起之时啊!

咱们不该躲去关外,而要趁势夺取整个河北作为根据地,继续广招信徒。

一旦占据河北,咱们进可攻、退可守,何愁大业不成?”

张梁长叹一声,说道。

“二哥,你只看到眼前利益,却没看到背后风险。

河北乃战略要地,汉军岂会轻易放弃?咱们即便一时占据,也难以守住。

而且张凝的计划看似周密,但变数太多,咱们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

因此我同意去雁门关,咱们可以休养生息,壮大实力,日后再图中原也不迟。”

张宝却依旧固执己见,说道。

“三弟,咱们黄巾军一路拼杀,好不容易才有如今的局面,怎能如此轻易退缩?

此次若不抓住机会,以后恐怕再难有这样的良机。

只要咱们拿下河北,各地黄巾军必定更加踊跃归附。

到那时,咱们的实力将成倍增长,何惧汉军?”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愈发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