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风云的出现和消失,如同在林天平静(至少表面平静)的生活中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虽然那个代号“疯子”的男人没有对他采取强制措施,但那枚冰冷的联络纽扣,以及“等待评估”的警告,都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让他寝食难安。

接下来的几天,林天过得如同惊弓之鸟。他刻意保持着最规律的生活:按时上学、下课回家、帮小姨看店。但每一个陌生的视线,每一次突然的声响,都会让他心惊肉跳,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里那枚纽扣,生怕下一秒就有镇秘司的人出现,将他带走。

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王风云仿佛真的只是他噩梦中的一个幻影,再也没有出现。街道上环境维护局的车辆似乎也恢复了往常的频率,那种无形的紧张感仿佛随着那晚暗红“蚀灵”的湮灭而暂时缓解。

但林天知道,这只是表象。他体内的能量依旧活跃,尤其是靠近那块蚀能石时;他对周围环境中微弱蚀能的感知也并未消失;夜晚脑中的嗡鸣和那些混乱的低语依旧存在,只是似乎变得更加……谨慎?或者说,像是在刻意回避着什么。

镇秘司没有找他,并不意味着事情结束了。那只意味着,他暂时被放在了“观察名单”上,处于一种被默许的、危险的“自由”状态。而那个隐藏在暗处的组织,或许正在通过他不知道的方式,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这种被无形之手扼住喉咙的感觉,比直接的威胁更让人窒息。林天意识到,他不能坐以待毙。将自身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一个神秘组织的“评估”,无疑是愚蠢的。他必须利用这段“观察期”,尽快提升自己,弄清楚自身的状况,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他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孤独。他不再去图书馆的神秘学区,不再逛旧货市场,所有可能引起怀疑的探索行为都停止了。他将所有的精力都转向了内在的修炼和对现有线索的深度挖掘。

夜晚,他依旧反锁房门,但训练内容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尝试危险的能量混合,而是专注于两件事:第一,极致地锤炼对“火眼金睛”的控制,力求做到收放自如,持续时间更长,消耗更小,并且尝试开发性的应用,比如极短距离的微观洞察,或者对能量流动轨迹的更精确追踪。第二,他开始尝试引导能量在体内构筑更复杂的循环,而非简单地聚集于某处。他凭借模糊的直觉和那本古籍中某些关于“气脉”的晦涩描述,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希望能增强自身的能量储备和稳定性。

那块蚀能石,他依旧不敢轻易触碰,但会将其放在身边,借助其稳定能量场的作用来辅助修炼。他能感觉到,石头内部那暗紫色的能量似乎与他体内的冰凉能量产生着一种极其缓慢、微妙的交互,像是在相互试探和磨合。

同时,他反复回忆、梳理着已有的所有信息:从生态实验园的痕迹,到小王学长的失踪,再到那本古籍中的恐怖描述,以及王风云提到的“蚀灵”和“领域空间”。他将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试图构建一个更清晰的世界观。

他越发确信,灰雾之下的世界,存在着一个严酷的生态链。人类依靠“净化屏障”龟缩在城市中,而屏障之外,乃至屏障之内的一些阴影角落,则活跃着诸如“黯影噬菌”、“蚀灵”这类被称为“神话生物”的禁忌存在。镇秘司,就是人类为了对抗这些存在而建立的秘密防线。

而他自己,则是一个意外被卷入这个黑暗世界的异类。他的能力来源成谜,既不像镇秘司成员那样经过系统训练,也不像禁忌生物那样充满蚀能的腐化气息。这或许正是王风云没有立刻将他带走的原因——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未知数”。

这种认知让他感到一丝渺茫的希望。只要他还有被研究的价值,只要他表现得足够“可控”和“有潜力”,或许就能在镇秘司的体系内争取到一定的空间,而不是被简单地“处理”掉。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林天正在尝试引导能量进行一个小周天循环,突然,他放置在书桌一角的那块蚀能石,毫无征兆地轻微震动了一下,表面闪过一丝极其短暂的暗紫色光芒!

几乎同时,林天感到体内能量一滞,循环险些中断。他猛地睁开眼睛,看向蚀能石。

石头已经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异动只是幻觉。

但林天知道不是。他清晰地感觉到,在那一瞬间,远处——那个废弃货运站的方向,传来了一阵极其微弱、但异常清晰的能量波动,与蚀能石产生了短暂的共鸣!

那个地方……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林天的心提了起来。王风云的警告言犹在耳,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但蚀能石的异动和远处的共鸣,像是一个强烈的诱惑,在召唤着他。

是继续蛰伏,等待不知何时会到来的“评估”?还是冒险一搏,主动去探寻可能关乎自身和这座城市安危的线索?

林天坐在黑暗中,看着窗外依旧浓重的雾气,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他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注定危机四伏。而这一次,他无法指望会有第二个“疯子”突然出现来拯救他。

他必须独自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