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客栈二楼。

听着一身白衣的东方不败问问的话。

绾绾赶紧说道:“没坐。”

只不过绾绾一开口,就感觉自己说话有点漏风。

东方不败不知道想什么,瞄了眼被杨过打肿的地方,把折扇一收,提着绾绾回了她的房间。

已经恢复道姑打扮的李莫愁,眉眼含春的横了眼客栈一楼的杨过,等了许久都不见杨过把头转向她,气哼哼的眯着眼睛也回了房间。

洗澡。

洗了澡就等干了,干完了就睡觉。

……

之前的食客都跑了,让客栈老板心疼不已。

打翻一些桌子椅子都是小事,摔碎几个盘子碗也行。

但是,那群人都没结账啊!!

下次,一定要先收费,后上菜。

杨过坐下以后,笑呵呵的指着那浑铁禅杖问:“看大师那浑铁禅杖怕是有五十多斤,大师好力气啊。”

大宋的五十多斤,换算成现在的话,应该是八十斤左右。

邓元觉禅杖和沙僧,鲁智深的不一样,而是唐僧和手里当拐棍的那个一样,所以知道为什么和尚不能惹了吧。

佛法度化不了你,五十多斤的禅杖也能也能度化你。

一般和尚宝相庄严,邓元觉不做表情都看着凶神恶煞,活脱脱的怒目金刚,不怒自威满满的压迫感。

“施主的手段也不差,小僧那一脚的力气,换作一般人单手可接不下来。”

杨过笑着,拿过一旁店小二新上的茶碗,先给大和尚倒了杯茶,又给自己也倒了杯茶。

发觉邓元觉看着茶碗皱眉,杨过试探着问:“大师不喜茶水?”

“小僧……呃,”他咽了咽口水,“可否让店家弄些酒水过来,从歙县出来这一路,小僧花钱也没有店家愿意卖给我酒肉,这嘴巴都淡出鸟来了。”

杨过明白了,这也是个花和尚。

“大师你想吃肉那可就不能再自称小僧了。”

“俗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小僧该吃吃,该喝喝,念经时多用心不就行了。”

“大师不愧是大师,活的果然通透。”

“哈哈哈,你这小子也很有意思,一般人听小僧这么说,早就开口反驳小僧,你很好,很好。”

“既然如此,店家,给这位佛爷上酒和牛肉,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邓元觉一听终于能喝酒吃肉,嘴都快咧到后脑勺,“还未请教小兄弟高姓大名。”

杨过爽朗笑道:“大家只不过萍水相逢,不打不相识,至于叫甚姓名哪有痛痛快快喝上几杯更好。”

“对,痛快,痛快,店家,快快上酒,先来十斤最烈的酒。”

杨过脑袋在胸前转了一圈,直接好家伙,歪比巴卜。

等酒一上来。

杨过把茶碗里的水随手往后一倒,后边又来吃饭的人也倒霉,刚坐下就被泼了一身水,一拍桌子就要站起来干架。

一扭头,看见满脸横肉的邓元觉瞪着两个铜铃大的眼珠子,一眨不眨的看着他,吓得脸色刷白,闷不吭声的又坐了下来。

杨过浑然不觉,茶碗往桌子上一拍,大声道:“大师,不如先各来十碗打个底,我先干为敬。”

说着一把抓过酒坛,倒碗里一半,撒外边一半,抬起酒碗放嘴边,又撒了一半。

“好,够爽快。”

邓元觉舔了舔嘴唇,馋的不行,可惜酒坛子在杨过手里抓着,他刚才试了试,可惜对面小子看着比他矮,但力气却比他还大,没有拽动酒坛子,所以只能干巴巴的等着,那叫一个望眼欲穿。

“大师……”

“诶,一口一个大师叫的洒家心烦意乱,我痴长几岁,你我二人兄弟相称如何?”

杨过哎呦一声:“呦,哥哥~我敬你一碗……”

“我看兄弟酒量不小,不如我们换大碗,这小碗喝着着实不痛快。”

“听大师……哦,听哥哥的。”

杨过也没想到,他也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好人家一口一个哥哥的日子。

杨过酒量还行,竖着食指,就能一直喝。

邓元觉胡子上都喝的打绺了,说话也开始大舌头朗基的。

“小兄弟长相如此秀气,没想到做人却如此大气,你我二人有缘,不如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杨过挠了挠头,这么草率吗?

这就是水浒?

画风有点偏了啊!

杨过:“那……结拜?”

“我邓元觉。”

“我东方曜。”

异口同声:“在此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东方不败:真是服了这个臭弟弟,看来行走江湖,在外的身份果然都是自己给的。

杨过又洒了一半的酒,好在客栈的地面是石头和沙子铺的,酒水流下去,很快就被吸收了。

杨过放下酒碗,也不吃菜,一抹嘴巴子问道:“哥哥,你这从歙县来,是要往何处去?”

邓元觉瓮声瓮气的说:“不瞒弟弟,哥哥我准备一路南下,到临安投奔那方腊谋个前程。”

临安也就是杭州。

方腊的起义军大本营就在那里。

现在还没有完全控制杭州,按照杨过的估算,最起码还要有个一两年的酝酿时间。

蒙古还没有安排金轮法王打襄阳城。

大宋现在来看还比较平静。

还有生辰纲什么的也没有被劫。

妖女绾绾也才刚出世。

“方腊那里倒是一个好去处。”

“弟弟和不跟我一同去谋个差事?”

杨过砸吧砸吧嘴道:“不了,我刚从南方过来,准备往北走,去北边转转再说。”

“北边有什么好转的?”

杨过摇了摇头,沉声说道:“我听说北边的百姓日子过得苦,因为满清鞑子常年入侵劫掠,他们生活的十分艰难,特别贫穷,到了瘦骨嶙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地步,甚至村落里都是空荡荡的。”

杨过继续道:“我就是想去见一见,顺便杀些鞑子,哥哥去了临安,如若真能加入方腊的集团,你我约定日后一起杀光那群满清鞑子如何?”

邓元觉俨然已经忘了自己是个僧人,一拍桌子,大声道:“弟弟,哥哥答应了,到时候我们一起杀光满清鞑子。”

“对了,哥哥帮我打听一下,方腊集团中有没有一个叫刘西瓜的,应该是用一把特别大的刀。”

邓元觉抱着坛子duangduangduang的往嘴里猛猛灌了几口烈酒。

含糊的问杨过:“弟弟,那我们何时能再见面?”

杨过想起一句话脱口而出:“待到春暖花开之日,就是我们见面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