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 > 第116章 交接火枪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景泰三年,夏。南海,南澳岛锚地。

酷暑,如同一张被浸透了的、滚烫的毛毯,蛮横地裹住了这片天地。空气是凝固的,是一种由高盐度的水汽、红树林沼泽腐烂的甜腥、以及一种全新的、刺鼻的工业气息混合而成的黏稠胶质。那股新味道——煤炭燃烧不充分的硫磺味与滚烫机油的金属腥气——如今已成为这座岛屿的新名片,是商砚辞那座庞大工业基地的无形疆域。

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沉默地对峙着。

一方,是蒋梦的传统水师。数十艘福船与广船,硬木的船壳在烈日下被晒得滚烫,巨大的风帆无力地垂挂着,水手们赤裸着上身,在甲板上躲避着毒辣的阳光,如同被炙烤的咸鱼。

而另一方,只有一艘船。商砚辞的旗舰,“龙骨”号。

这是一头钢铁与木材结合的混血巨兽。它保留了福船高耸的船首与宽阔的甲板,但船身两侧,却伸出了两只巨大的、由钢铁加固的明轮。此刻,在无风的海面上,在所有帆船都只能随波逐流的死寂中,唯有它,正源源不断地喷吐着浓郁的黑烟。烟囱之下,船腹深处,两台巨大的双缸蒸汽机正以低速运转,带动着明轮,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轰隆……轰隆……”声 。这声音,如同巨兽的心跳,让它得以无视风向与潮流,稳稳地在锚地中央犁出一道白色的浪花 。

蒋梦,这位在海上沉浮了半生的枭雄,乘坐着一艘小舢板,缓缓靠近了这头正在喘息的钢铁造物。他抬头仰望着那高耸的、被煤烟熏黑的船舷,感受着那股从明轮排出的、带着腥味的热浪,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敬畏。三年了。三年前,他与这个神秘的年轻人达成盟约,以自己的全部兵力为赌注,换取对方在技术上的支持。如今,约定到期了。

他登上了“龙骨”号的甲板。

“商公子。”蒋梦拱了拱手,他的声音被蒸汽机的轰鸣压得有些模糊。

商砚辞站在船首,没有回头。他依旧穿着那身朴素的棉布直身,仿佛还是那个南翔镇的铁匠之子。他手中把玩着一块冰冷的、闪烁着幽暗光泽的金属块——一块由他亲手锻造、打磨的“标准量块”,一块误差小于0.3毫米的高碳钢造物 。这是他的信仰,是他用来衡量这个混乱世界的唯一标尺。

“人,带来了吗?”商砚辞的声音平静无波。

“一万人。按照约定,一万名装备了你那些‘新式火枪’的精锐。”蒋梦沉声道,“从今日起,他们归你驱使一年。你要他们生,他们便生;要他们死,他们便死。”

商砚辞缓缓转身。他那双过于年轻的眼眸里,是一种蒋梦永远无法理解的深邃与疲惫。他看到的,远不止这片南海。“一年?”他轻声重复着,“足够了。”

他走下舷梯,登上了蒋梦的旗舰。一万名即将易主的士兵,在甲板与下方的运兵船上肃立着,沉默地等待着新主人的检阅。他们不再是乌合之众。这三年,他们吃着商砚辞用工业化捕鱼船队提供的饱饭,穿着由方家纺织厂标准化生产的靛蓝色作训服,腰间是皮革武装带与一排排黄铜底火的纸壳弹药筒。他们身上没有大明军队的臃肿与浮夸,只有一种被纪律与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冰冷的杀戮效率。

商砚辞随意地走到一名站在前排的、神情刚毅的士兵面前。

“出列。呈上你的枪。”

“遵命!”

那士兵跨前一步,动作干净利落,将手中的武器呈上。

这便是蒋梦口中的“火枪”——南澳兵工厂定型的“庚字三型”步枪。

它早已脱离了火门枪与火绳枪的范畴。这是一支真正的、划时代的后膛装填步枪。它没有龙头弯钩,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闪烁着枪油光芒的钢铁枪机。商砚辞没有采用更复杂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如德莱赛针发枪) ,而是选择了结构更简单、更适合这个时代工业基础、也更坚固耐用的夏普斯式杠杆操作的滑动枪机 。

“演示。”商砚辞下令。

士兵啪地一声立正,随即开始了他那早已演练过千百遍的动作。

他左手持枪,右手猛地向下一拉枪机护圈下的杠杆,沉重的垂直滑动枪机“咔嚓”一声,干脆利落地向下滑落,露出黑洞洞的、可以直接从后方填装的弹膛 。士兵从弹药盒中取出一枚早已预制好的纸壳弹药筒——弹头在前,丝绸包裹的火药在后,黄铜底火镶嵌在纸壳底部。他将弹药筒塞入弹膛,右手闪电般地将杠杆回拉。

“哐!”

枪机猛然上抬,闭锁!锋利的枪机边缘,在闭锁的同时,干脆利落

地切开了弹药筒的尾部,将火药与底火彻底暴露在击针之下。

整个装填过程,行云流水,不过三息。

蒋梦的瞳孔猛地一缩。他麾下的老兵,使用最熟练的火绳枪,从点燃火绳、清空枪膛、倒入火药、压实弹丸、再到引火门点火……一整套流程下来,最快也要半分钟。而眼前这个士兵,三息之内,便已做好了下一次击发的准备。这已经不是效率的提升,这是两个时代的碾压。

更可怕的是,商砚辞看到,那士兵在完成这一切后,顺势便是一个卧倒的姿态,枪托抵肩,在甲板上稳稳地据枪瞄准。

一个可以卧姿装填、射速是火绳枪十倍的士兵 。一万个这样的士兵。

“很好。”商砚辞的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他将步枪还给士兵,目光越过这一万张年轻而狂热的面孔,投向了遥远的、被血色雾霭笼罩的北方。

在那里,在京城,在那个腐朽帝国的权力心脏,盘踞着另一个与他一样的、来自未来的灵魂。一个他必须亲手铲除的、名为“王振”的“同类” 。

三年前,景泰元年的那场大火,一场由商砚辞亲手点燃、烧毁了整个南翔镇工业基地的大火,成功地上演了一出“金蝉脱壳”的完美戏剧 。他让王振的锦衣卫相信,那个名为“商砚辞”的异数,连同他那些惊世骇俗的图纸,都已在那场大火中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