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诡墟清理者 > 第108章 流浪星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飞船档案:无暇号

级别:简易多功能战术移动基地 \/ 强化大型拦截机

隶属:清理者林莽 (Id: cGA)

状态:在线,状态良好。

核心参数:

舰体长度:38米

基准质量:180公吨

结构完整性:85%

能量核心:改进型等离子反应堆

核心负载:85%

动力系统:

主引擎:改进型等离子推进器集群 x2

反重力引擎x2

推进功率:最大推力提升8%

机动性:姿态调节推进器阵列

跃迁能力:标准跃迁引擎

防御系统

护盾系统:“堡垒”级护盾发生器

护盾强度:高

恢复速率: 提升10%

特性:能量场分布均匀,侧重全方位防御,擅长偏转与硬抗冲击。

装甲系统: 星髓骨矿融合式复合强化装甲

物理抗性:高

能量抗性:中高

特性:关键部位由星髓骨矿微粒强化,结构强度提升15%,具备优良的能量导通性与韧性。

隐匿系统: 影鳞光学迷彩涂层

效果:显着降低被光学及常规能量扫描发现的概率,静默状态下能与大部分背景环境融为一体。

武器系统:

主武器平台:“针刺”级多功能武器平台基座

当前配置:标准光子炮 x2

冷却效率: 提升5%

扩展性:预留接口,可兼容磁轨炮、导弹阵列、点防御系统等。

备注:火力系统具备高度可升级性与模块化特性。

传感与导航:

传感器: 主\/被动复合传感器阵列

组成: 主阵列 + 1组备用模块

抗干扰性:显着提升

有效范围: 受环境干扰影响,冗余度提高。

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星图数据库、基础信标接收。

特殊装备与系统:

1. 自适应纳米修复系统 :

本质:由纳米母体谐振核心驱动的活性修复与优化网络。

功能:

持续修复舰体与内部系统损伤,微观层面优化设备性能与能量流动,具备基础的物质分析、重构与创造潜力。

与驾驶员:林莽,深度绑定,响应精神与心念指令。

活性:高

2. 模块化接口:

标准接口 x3: 可用于加装小型功能模块,如分析仪、额外存储舱、通讯增强器等。

大型接口 x1:预留用于未来加装大型模块,如制造工坊、生态舱、重型武器平台或机库。

内部舱室:

驾驶舱\/舰桥:

集成化控制界面,信息流高效。

符合人体工学的主控席位,带基础生命维持与能量反馈。

生活舱:

基础维生设施:合成营养机、水循环、休息舱。

环境经过优化,利于精神与体力恢复。

防护服专用快速充能接口。

工作舱\/物资舱:

自适应纳米修复系统本体所在地。

物资存储与分类区域。

工具与设备存放点。

备注:

设计哲学:均衡、稳固、可进化。以模块化框架和纳米修复系统为核心,摒弃华而不实的功能,追求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力、持续作战能力与未来潜力。

当前定位:已脱离基础拦截机范畴,成为具备初步基地功能的战术平台。其真正的威力与形态,将随着后续模块的加载与驾驶员的成长而逐步完善。

核心优势: 独一无二的自我修复与进化能力,以及与其驾驶员之间日益加深的共生关系。

绝对的寂静,是意识最佳的磨刀石,也是最锋利的拷问。

在这片被遗忘的碎石带深处,时间仿佛失去了线性流动的意义,只剩下能量微弱的衰变和引力的永恒低吟,共同构成了一曲宇宙尺度的安魂曲。

无暇号,这艘经过初步强化的拦截机,此刻如同一颗精心嵌入巨岩心脏的金属种子,彻底熄灭了引擎,与周围冰冷、粗糙的岩壁融为一体。

环境模拟系统将船体光泽调整到与背景岩石别无二致,甚至连热量信号都被压制到近乎宇宙背景辐射的水平。

外部是永恒不变、令人心智麻木的诡墟紫雾,以及那些在微弱引力下缓慢漂移、碰撞的古老星骸;内部,则是一个正在与宿主进行深度共鸣、悄然发生着蜕变的微小世界。

林莽并未急于驾驶这艘新生的“移动基地”投入外界已知的、愈演愈烈的混乱。

他深知,在重返那片充满掠夺、未知与系统级威胁的漩涡之前,必须先将拼尽财力、甚至可说是用部分“真相”换来的成果彻底消化。

力量若不能如臂使指,反而会成为致命的累赘。

这座偶然发现的临时藏身之所,不仅提供了物理上的绝对隐蔽,更给了他一段极其宝贵的、不受打扰的时间,去进行一场内在的、关乎未来道路的坚实奠基。

他的生活进入了一种规律到近乎刻板的节奏,以飞船内部时钟为唯一标尺。

“清晨”时分,维生系统模拟的柔和白光会点亮生活舱。

林莽会在这里进行长达两小时的高强度体能训练。

不仅仅是简单的肌肉锻炼,而是将扭曲呼吸法的精髓融入每一个动作。

深蹲、冲刺、抗击打练习……每一次发力都伴随着独特的呼吸韵律,引导着那股熟悉的、带着微弱刺痛的冰冷能量流冲刷、锤炼着已然达到6点的肉身侧经脉。

他能感觉到肌肉纤维在能量浸润下变得更加坚韧,骨骼密度似乎也有所提升,对身体的掌控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那丝得自“沉默摇篮”熵减核心的空间本源力量,虽然依旧微弱,却如同一位沉默的导师,在他运转能量时潜移默化地优化着路径,悄无声息地拓宽着承载力量的“容器”。

这个过程艰苦而枯燥,但每一次力竭后的恢复,都让他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长。

“午后”,他的主战场便转移到位于飞船腹部的“工作舱”。

这里既是物资仓库,更是自适应纳米修复系统的核心区域,也是他精神与心念力的试炼场。

他不再满足于系统被动进行的船体修复和优化,而是开始尝试更主动、更复杂的指令交互,意图真正理解并驾驭这股独特的力量。

他取出一块标准规格的铁锭,将其置于工作台中央的特定能量场中。

闭上眼,意识沉入那片与纳米系统联结的、银紫色的温暖光晕界面。

这一次,他不再是模糊地感知,而是传递出一个清晰、具体的意念蓝图——一把结构简单、但刃口要求极致锋锐的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