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60章 军事考核,成绩全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章 军事考核,成绩全优

1950 年 10 月 18 日,深秋的寒风卷着碎黄土,在模拟战场的上空打着旋,把帆布搭成的坑道工事吹得 “哗啦啦” 响。王卫国蹲在坑道里,手里握着一把缠了棉布的木枪,鼻尖冻得发红,却不敢擦 —— 空冥感知里,他 “闻” 到空气中的枯草味,“听” 到远处 “敌人”踩在冻土上的脚步声,还有身边小陈紧张的呼吸声。

“都绷紧点!‘美军’的特点是火力猛、喜欢绕侧翼,待会儿别光顾着开枪,盯着左右两侧!” 老赵班长的声音从坑道另一端传来,他手里拿着一个铁皮喇叭,腰间别着训练用的信号弹,“这次考核分三项:坑道防御、伏击作战、战地急救,每项满分 100,全优才能去东北跟 9 兵团汇合,谁掉链子,就留下跟新兵营再练半个月!”

王卫国心里一紧 —— 这不仅是考核,更是去东北见养父的 “门票”。他想起昨天收到的养父来信,信里说 “9 兵团已经开始雪地战术训练,你得快点来,咱们父子俩还能一起研究坑道布局”,字里行间的期待,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模拟战场的全景:前方是开阔的黄土坡,左侧有一片矮树丛,右侧是一条干涸的水沟,坑道里的射击孔大多对着正面,侧面防御明显薄弱 —— 这是他昨晚用空冥勘察时发现的漏洞,此刻正悄悄调整自己的位置,挪到右侧射击孔旁,刚好能覆盖水沟方向。

“‘敌人’来了!准备防御!” 老赵班长的信号弹 “砰” 地升空,红色的烟雾在寒风中散开。

瞬间,“敌人” 的模拟枪声从正面传来,几个穿美式夹克的老兵举着木枪,猫着腰往前冲,同时还有两人往右侧水沟绕去,果然是想从侧翼突袭。王卫国早有准备,对着水沟方向扣动 “扳机”(模拟射击),同时喊:“右侧有‘敌人’!李大勇,你掩护正面,俺跟小陈防侧翼!”

李大勇立刻调转枪口,对着正面的 “敌人” 开火,嘴里喊着 “打!别让他们靠近!”;小陈放下弹药箱,拿起备用木枪,跟着王卫国往右侧移动。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捕捉” 到绕后 “敌人” 的动作 —— 两人间距三米,前一个正准备跳进水沟,后一个在观察坑道动静。他对着小陈使了个眼色,两人同时开枪,“敌人” 被判定 “中弹”,举着白旗退了回去。

“好!右侧防得好!” 老赵班长的声音带着赞许,“正面‘敌人’要冲锋了,准备扔‘手榴弹’!”

王卫国从坑道角落拿起一个缠了布条的土块(模拟手榴弹),盯着正面 “敌人” 的集结点 —— 空冥感知里,他 “计算” 着距离和风向,稍微往左偏移一点,用力扔了出去。“轰隆” 一声(模拟爆炸),土块落在 “敌人” 集结点附近,三个 “敌人” 被判定 “轻伤”,退了下去。

坑道防御战持续了 20 分钟,“敌人” 发起三次冲锋,两次绕后,都被王卫国他们挡了回去。最后老赵班长吹响哨子:“坑道防御结束!王卫国组,100 分!正面防御稳固,侧翼预判精准,没让‘敌人’突破!”

小陈激动地拍了拍王卫国的肩膀:“卫国哥,你咋知道‘敌人’要绕右侧?俺都没看见!”“用空冥感知到的,他们脚步声往水沟方向去了。” 王卫国笑着说,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老赵班长在考核本上写下 “战术预判能力强,协作意识佳”,心里松了口气。

第二项考核是伏击作战,模拟 “志愿军小队遭遇美军巡逻队,需伏击歼灭”。考核场地选在一片秋收后的玉米地,玉米杆被砍成半米高,用作伪装,王卫国他们要在这里设伏,等待 “美军巡逻队” 经过。

“俺们分成三组,李大勇带两人埋伏在左侧玉米杆后,小陈带两人在右侧,俺在中间,等‘巡逻队’走进伏击圈,俺开枪为号,一起开火!” 王卫国根据《玄真子兵要》里的 “伏击术” 布置战术,“记住,别早开枪,也别晚开枪,等他们走到中间位置,火力最集中!”

战友们点点头,各自隐蔽到玉米杆后。王卫国趴在地上,空冥感知里,他 “听到” 远处传来的脚步声(每秒一步,节奏缓慢,像是在巡逻),还有 “美军” 的说话声。渐渐的,五个 “巡逻兵” 走进伏击圈,中间的正是老赵班长扮演的 “美军军官”,手里还拿着一个木牌。

“打!” 王卫国扣动扳机,同时扔出 “手榴弹”。两侧的战友立刻开火,“巡逻队” 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有的想往回跑,有的想找掩护。王卫国从玉米杆后冲出来,用玄真拳的 “引力卸力” 制住一个想反抗的 “巡逻兵”—— 左手抓住对方的手腕,右手顺着胳膊一推,“巡逻兵” 踉跄着坐下,被判定 “被俘”。

不到 5 分钟,伏击战就结束了,“美军巡逻队” 全部被 “歼灭” 或 “被俘”。老赵班长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黄土:“伏击时机选得好,战术布置也合理,没暴露目标,100 分!”

李大勇兴奋地说:“卫国,你这伏击术跟谁学的?太厉害了!俺们都没看清‘巡逻队’进来,你就知道该开枪了!”“跟俺爹学的,《玄真子兵要》里说‘伏击要等敌入瓮,不可急不可缓’。” 王卫国解释道,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战友们眼里的佩服,知道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配合得好。

最后一项考核是战地急救,模拟 “战友中弹受伤,需在 10 分钟内完成止血、包扎、转移”。考核道具是一个绑着血袋(用红墨水染红的布条)的假人,“受伤” 部位在大腿(模拟枪伤),旁边还有模拟的空袭警报(每 3 分钟响一次,需转移到安全区域)。

王卫国蹲在假人旁,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伤口” 的位置(大腿外侧,靠近动脉),立刻从急救包里拿出止血带(用布条和木棍自制的),绕在假人大腿上方,用力拧紧,直到 “血袋” 不再渗 “血”。然后他掏出李大妈给的草药(晒干的蒲公英和马齿苋,之前磨成了粉末),撒在 “伤口” 上,用干净的布条包扎好 —— 动作快而稳,只用了 3 分钟。

“空袭警报响了!快转移!” 老赵班长喊道。

王卫国背起稻草假人,往旁边的防空洞(用帆布搭的)跑。假人虽然不重,但要保持平衡,还要避开地上的 “障碍物”(石头和木棍)。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地上的障碍物分布,脚步轻快地避开,只用了 1 分钟就把假人转移到防空洞。

接下来是检查 “伤员” 生命体征,王卫国用手指按在假人手腕处,嘴里报着 “脉搏平稳,呼吸正常,伤口止血良好”,然后在急救记录上写下 “处理时间:4 分钟,转移时间:1 分钟,无二次伤害”。

“战地急救,100 分!” 老赵班长收起考核本,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王卫国组,三项考核全优!是咱们新兵营第一个全优的小组,明天就跟俺去东北,跟 9 兵团汇合!”

战友们瞬间爆发出欢呼,李大勇抱着王卫国跳起来:“太好了!俺们能去东北见你爹了!”小陈也激动得眼眶发红:“俺终于能去朝鲜了!俺要跟美军好好打一场,保护俺娘!”

王卫国看着战友们的笑脸,心里满是激动。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远处的火车汽笛声传来(是往东北运送志愿军的专列),“看到” 王破军在东北集结地整理坑道模型的样子,手里拿着他送的玉米面,眼里满是期待 —— 再过两天,他们父子就能见面了。

晚上,新兵营举办了简单的庆功会,战地食堂煮了玉米粥,还加了点红糖。老赵班长把王卫国叫到身边,手里拿着一个牛皮本:“这是俺在解放华北时用的战术笔记,里面有不少实战经验,你拿去,到了朝鲜能用得上。” 他顿了顿,又说,“你养父王破军,俺认识,抗战时他救过俺的命,你跟他一样,有股‘护苍生’的劲,到了前线,别逞能,要跟战友互相帮衬,活着才能打胜仗。”

王卫国接过战术笔记,牛皮封面已经磨损,里面的字迹却很工整,记录着 “如何在巷战中隐蔽”“如何判断炮弹落点” 等实战技巧。他紧紧攥着笔记,眼里满是感激:“谢谢班长!俺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和养父的期望!”

宿营帐篷里,王卫国和战友们挤在一起,借着煤油灯的微光,翻看战术笔记和《玄真子兵要》。李大勇凑过来看:“卫国,你养父的兵书里有没有雪地生存的法子?俺听说朝鲜的雪能埋到膝盖,俺怕冻僵了没法打仗。”“有,里面写着‘冻僵的手别用热水泡,要用雪搓’,还有‘煮柏叶水喝能驱寒’,明天俺教你们。” 王卫国指着兵书里的内容,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战友们认真记录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 这些战友,即将成为他在朝鲜战场上的兄弟,一起面对炮火,一起守护家国。

夜深了,煤炉的火渐渐弱了,王卫国躺在被窝里,手里握着战术笔记和养父的信,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战术考核全优只是一个开始,到了东北,到了朝鲜,还有更艰苦的日子在等着他 —— 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美军的飞机坦克,残酷的战场环境,可他不怕。因为他有战友的陪伴,有养父的教导,有从考核里练出来的战术能力,更有一颗想守护家国、守护太平的心。

窗外的月光透过帐篷缝隙照进来,落在考核全优的证书上,“王卫国小组” 几个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王卫国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 —— 明天,他将踏上赴东北的火车,离养父更近一步,离 “保家卫国” 的目标更近一步。他会带着战术笔记和《玄真子兵要》,带着战友们的信任,在朝鲜的战场上,把模拟考核的本事变成实战能力,把玄真派的 “道武合一” 变成守护战友的力量,为新中国,为千万个像北平四合院一样的家,拼尽全力。

这一夜,新兵营的很多人都没睡。即将出发的新兵在收拾行装,把考核证书、战术笔记小心地放进背包;老赵班长在检查明天的行程,确保每个人都能顺利抵达东北;战地食堂的炊事员在准备路上的干粮,把冻硬的窝头装进布包。而王卫国,在对未来的期待中,把坑道防御、伏击作战、战地急救的要点又记了一遍,把养父的信贴身藏好 ——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去东北,去朝鲜,去迎接血与火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