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谋杀三国精编版 > 第98章 曹仁觅墓浏水畔 李虺安营长贵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曹仁觅墓浏水畔 李虺安营长贵亭

浏水乃湘水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大围山北麓,有大溪河、小溪河二源,自东向西穿长沙郡,绕治所临湘,汇入湘水。

临湘以东,浏水有一横 “几” 字形大湾。河湾边树林中,曹仁闭目养神,挥手驱蚊虫,口中抱怨:“娘的!已九月底,这鬼地方竟还有这许多蚊子!”

牛刚、郑强在不远处草丛中,闻曹仁之言,郑强开口:“老板,此乃荆南,非中原可比。此地天寒甚晚,又近浏水,蚊子多亦难免。您且忍忍,干吾等此行当,需能忍。”

曹仁为蚊虫扰得烦躁,斥道:“放屁!忍、忍、忍!吾名曹仁,非曹忍!早令尔等生火造烟驱蚊虫,尔等偏不肯!”

郑强见曹仁大骂,忙起身做禁声状:“老板,小声些!干吾等此行当,需低调。生火冒烟,不啻告知他人吾等在此?若遇官府之人,岂不大糟?”

曹仁心中明知其理,却因行事如贼般憋屈,借蚊虫之事发泄,遂道:“罢了罢了,当吾没说。” 言罢翻身滚入密草丛中,欲避蚊虫。

天色渐暗,虫鸣渐起,蚊虫却愈多。曹仁挥臂抱怨:“早不听老郑之言,来此破地!要来亦待冬日,纵冷些,亦强于喂蚊子!”

牛刚解释道:“老板,冬日土硬难挖,需费大力气;今时地中有钻洞活物,土质松软,易挖。”

曹仁知自己外行,辩不过这些摸金校尉,遂道:“罢了罢了,尔等皆有理,唯吾无理。然吾等何必来长沙?中原皇陵岂少?何不去雒阳、长安附近寻墓挖之?”

郑强闻其又提往中原、关中,解释道:“老板,长沙地广人稀,不似中原,皇陵之下便有人居。在此倒斗,远较中原安全。今已一日,附近连人影皆无。吾等人少,先做安全之活;待日后人多,有专人望风放哨,再往中原、关中倒皇陵,亦不晚也。”

曹仁知郑强所言有理,无法反驳,遂追问:“既如此,你且说说,长沙有何大墓?竟需大老远来此?”

实则郑强此行长沙,亦为碰运气,其所知皆为道听途说,唯久涉盗墓一行,对墓葬规制、内部结构略知一二,远非后世摸金校尉可比:后世摸金校尉已从周易八卦、风水之术,总结出寻龙分金之秘术,郑强等人则无此能。

史载,风水之定义初见于晋代郭璞《葬经》,其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可见风水即相地之术,核心为择居住、埋葬之境,顺宇宙变化之律,以求趋吉避凶。风水又分阳宅、阴宅二类。

然今时乃汉末,《葬经》尚未问世,风水之学亦未体系化,故郑强为首之摸金校尉,对此亦一知半解。

曹仁之问,牛刚亦不知,闻之遂生兴趣:“然也,老郑!吾等奔数千里至长沙,至今不知为谁之墓而来,汝且言明!”

郑强一本正经胡言,其自身亦不知所言真伪:“大汉开国,长沙郡曾为长沙国,有国相名利苍。其早年随汉高祖定天下,后封轪侯,乃荆州望族。相传其死后葬于浏水河湾,其妻、其子死后亦葬于此。吾等此行长沙,正为利苍一族之墓。若得一墓,便有群墓待掘!”

曹仁闻利苍之名,亦知此汉初开国功臣,遂正色道:“老郑!既有此群墓,何不早言?害得吾傻乎乎奔数千里,且昼不行、夜赶路,吾惯昼间行军,夜半奔走,实难适应!”

对当前境遇,曹仁亦无奈,牛刚趁机半劝半怂恿:“老板!今吾等已非军中之人,既操此业,便需过昼夜颠倒之日,不似往昔领兵打仗、建功立业。然今时亦佳,若得一古墓,便足吾等度日许久。昔年刘戊之墓,吾等仅带出少许之物,然售银已不少矣!”

曹仁闻 “钱” 字,顿时气涌:“昔年因烛火灭,众人乱哄哄出逃!本已搜罗诸多奇珍,结果每人仅带出些许,最后还遭奸商坑骗,珍宝仅售得薄利!今粮价日涨,那点银钱,尚不足养众人之家!”

郑强忙劝:“老板!那些珍宝中,本有御用之物,此等违制之品,实难售高价,常人亦不敢用。且其余可售之物,商家亦需留利,否则岂肯担风险助吾等?吾等初寻买主,稍亏亦是常事,日后自会好转。”

然曹仁听劝,心情非但未佳,反更烦躁:“唉!整日如贼般行事,费尽心机,竟为黑心商人作嫁衣!实不如疆场厮杀痛快!早知如此,吾便不寻尔等操此业,往陈留投张邈、东郡投乔瑁、济北国投鲍信,此皆与吾曹家相识!投之或有领兵之机,亦强于今顶着‘发丘中郎将’之名,行挖坟掘墓之实!”

牛刚从曹仁言中,听出其对沙场建功之渴望,亦有青州兵败之不甘,遂劝:“老板!今吾等已在长沙,不如先毕眼前之事。若此趟得手,赚得大钱,或可自组军队,届时您这中郎将,便名副其实矣!”

曹仁心念一动,觉牛刚言之有理,点头道:“嗯!汝此言亦有道理。昔年曹孟德,亦为私筹军饷,设‘摸金校尉’。今尔等皆归吾管,所得银钱若充军饷,岂不得吾辈私军?”

正说至兴奋处,曹仁忽觉不妥:“不对!吾辈私军,无地盘驻扎,莫非学曹孟德为反贼?或占山为王?如此便需掘更多古墓充军饷,否则何以养兵?”

牛刚见曹仁越想越偏,陷入死循环,以其才智难解,遂先设法拉回其思绪:“老板!军队之事,可暂后置,不寻古墓、不得珍宝,您亦无钱组军。若日后真有军队,再投地方太守、刺史之流,届时岂非您说了算?”

曹仁闻此,恍如醍醐灌顶:“对!吾怎未思及此?若有私军,凭吾曹仁之才,投一明主,何愁无建功之机!走!寻利苍之墓去!”

言罢,曹仁从地上跃起,满是干劲,一把拉起蹲地之郑强、牛刚,径直前行。

威海距刘公岛仅七八里海路,乃天然良港。然汉末之威海,几为不毛之地,属东莱郡东牟县所辖长贵亭。后世尝出土东汉长贵亭侯龟钮铜印,证东汉时此地名长贵亭。

《说文》释 “亭” 曰:“人所安定也”;《释名》又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缘此义,故以 “亭” 名聚居之地。秦制,十里为一亭,乃最小行政区域。汉高祖刘邦,即自亭长崛起,终登九五之尊。

时之长贵亭,因黄巾扰掠,仅余数十人,距海四五里。登附近小山,可尽览全港湾。李虺离刘公岛后,择此地登陆青州,设中转基地,盖因人烟稀少,又属黄巾辖境,百姓聚居于此,不遭官府干预。

且此番航行,周泰尽知水路、海况,往返便捷;加之港湾足容二十大船,故此地成不二转运之所。

甫一登岸,宋神臂即遣人遍告青州黄巾大小首领,令来拜见李虺(此乃黄巾真正幕后主使);戏志才亦遣人召程普、韩当二将。

待众人之际,全军忙于从船搬物资上岸,以成坛 “云中仙” 及管承藏宝洞所获宝藏之一部为主。

既宋神臂已知管承藏宝之事,李虺必分与青州黄巾诸帅一部,否则宋神臂必告他人,致其主公形象受损。故李虺虽留大头(毕竟灭管承海贼辛劳,不可白忙),仍分财物与青州未谋面之属;另私赠宋神臂一份,一为深结其心,二为借其镇服青州黄巾。

然仅恃宋神臂,尚不足也。管亥虽为冒牌,然乃前黄巾渠帅管戌亲弟,且貌若管戌,故必令其坐镇青州,所领兵马亦留半数,为主要战力。

至若从管承处所得粮食,则一粒不与青州黄巾,归豫章时,船载百姓,沿途需耗多粮;虽自豫章出发时已备百姓口粮,然乱世之中,粮食多多益善,岂会嫌多?

在长贵亭待五日,青州黄巾大小首领纷至,亦有数千先期抵达、待登船赴豫章之百姓。幸长贵亭几近废弃,暂可安置。

李虺见百姓面有菜色,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心若堵物,竟难呼吸。虽知此乃黄巾之过,然今已为己属,不便发作,遂令周泰勿惜粮食,先令百姓饱腹,唯不可纵其猛吃,恐次日尽成尸骸。

安顿百姓后,李虺欲与新属熟络,戏志才已在临时大帐备宴。酒乃现成,即从管承处缴获者,虽大半为水,然小半为真酒,取大缸倒坛中即可;菜则易办,所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滨之地,办海鲜盛宴不难:鱼、虾、蟹、诸般贝类及海带海藻,新鲜食材简烹,便得地道海味,配 “云中仙” 之烈,实为当世难得佳肴。

宴上,李虺为与黄巾首领相融,故作 “豪气”,口出秽语,频与诸首领举杯,间询其兵马、所辖百姓之数。诸首领多出身草莽,喜李虺此态(与朝廷高官迥异),竟误认其亦为黄巾渠帅。

酒酣之际,李虺将后世猜拳之戏传至汉末,然黄巾一时难掌要领,娱乐性大减。遂改授最简之 “石头、剪刀、布”—— 此戏李虺麾下皆会,与管亥、周泰等演示后,诸首领渐入佳境,相互切磋。

终局自不待言:赴宴者多醉至酩酊,天未黑即酣睡。

次日正午,李虺正式升帐聚将,与新属议军事,问宋神臂:“宋将军,今汝所辖何地?”

宋神臂见李虺首问己,知主公重己,急起身行礼:“主公,末将所辖在东莱郡,黄县以南、牟平以西之地皆属末将,阳丘山乃末将栖身之所。”

李虺点头:“曹贼寇青州,管将军与军师来此逐之,宋将军功大。自今日起,前青州渠帅管戌所辖齐国、北海国之地,尽归宋将军;今汝所辖东莱之地,另交他人接管。”

众黄巾闻宋神臂将得齐国、北海国(青州最富之地),皆知主公甚重宋神臂。宋神臂亦明李虺意,令己挟制青州诸黄巾,亦为肯定己功,遂谢曰:“谢主公!末将定不负厚望。”

李虺复曰:“宋将军,往齐国、北海国后,汝所辖百姓,今随我归豫章,如此行军亦便。” 盖宋神臂既得好处,李虺亦提条件:既予兵马地盘,宋神臂当为表率,速交百姓。

宋神臂稍犹豫,然念李虺杀伐果断、不亏己,管承下场乃前车之鉴,不禁一颤,急应诺。

宋神臂既得利益,为青州黄巾最大势力,亦率先交出所裹百姓 —— 此为青州黄巾立表率,日后迁徙百姓,几无阻力。盖宋神臂自身既已交民,必不允他人私留百姓,免己吃亏。

青州要位既属宋神臂,其旧地需人接管,李虺遂令原居东莱郡东部、与宋神臂为邻者承之。

李虺扫视众人,问:“东牟、昌阳等东莱郡东部之地,归何人所辖?”

一人起身施礼答:“禀主公,此乃末将赵独龙辖地。”

李虺定睛视之 —— 赵独龙果人如其名,乃独眼,身高八尺余,虎体狼腰,面如刀削,颊有两道刀疤,状若蜈蚣伏面,络腮长须近尺,初见便显凶相。

李虺初对此人生厌,然众前不显露,仍和颜悦色问:“赵将军所辖兵马、人口几何?”

赵独龙答:“禀主公,末将手下兵马不足四千,百姓约三万。”

李虺暗忖:“赵独龙貌若狠人,何以兵马、地盘皆寡,且居青州近海偏远之地?其中必有事由。” 遂不动声色,暂观其变,曰:“赵将军,宋将军旧地今空,便由你接管。留百姓于斯,汝仅率本部兵马前往即可 —— 百姓送至长贵亭,备登船随我归豫章。”

稍顿思索,李虺续道:“黄县乃东莱郡治所,汝兵马寡少,恐难立足。吾再拨六千兵马予你,凑足万数,亦便你掌控地盘。”

观赵独龙兵马之数、地盘之位,知其为青州黄巾边缘化人物。李虺虽不明缘由,然此况于其青州部署甚利 —— 令边缘化之赵独龙守长贵亭近地,可保以长贵亭为中心之百姓转运基地;且转运粮草、“云中仙” 需经其地,实乃李虺暗授赵独龙特权。

所谓 “雁过拔毛”,青州其他黄巾若运粮草、“云中仙” 归己地,必经赵独龙辖境。李虺既增其兵马,实则为其背后 “收过路费” 提供支撑。

正是:

摸金寻幽追汉侯,明主开基镇海陬。

分利安兵收众志,扬帆待展九州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