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间的光线逐渐变得朦胧,并非因为天色将晚,而是前方的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种凝滞不散的乳白色雾气。李长生停下脚步,眉头微蹙,他能感觉到,周遭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越往前走,那雾气便越发浓重,最终在他面前形成了一道几乎望不到边际的、厚重的雾墙。这雾气与他平日所见的山岚水汽截然不同,它并非轻盈流动,而是如同凝固的牛乳,静静地盘踞在那里,将前方的一切景象都吞噬殆尽,只留下一种令人心悸的纯白。空气中那股奇异的甜香和灵气感在这里达到了顶峰,但同时也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令人心神不宁的气息。

“到了……”李长生低声自语,目光凝重地打量着这片诡异的浓雾区域。按照那土人老者的描述,以及他自身对灵气流向的感应,传说中的“神仙谷地”,应当就在这片迷雾之后。

他没有贸然前进,而是绕着雾区的边缘缓缓行走,仔细观察。这雾气边界分明,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壁约束着,并不向外扩散分毫。他捡起一块石子,运起一丝内力,向雾中掷去。石子没入浓雾,连一丝声响都未曾传出,便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果然不简单。”李长生心道。他尝试将神念探出,如同无形的触手般伸向雾气。然而,他的神念刚一接触那浓雾,便感到一股强大的阻力,仿佛陷入了一片粘稠的泥沼,不仅难以深入,连方向感都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更有一种混乱的力量试图搅乱他的心神。

他立刻收回神念,脸色微变。“这绝非自然形成的雾气……其中蕴含着极其高明的奇门遁甲之理,或者说,是一种天然的迷阵。”

他回想起前世看过的那些杂书,以及这一世在无量山当杂役时,偶尔听那些外门弟子吹嘘江湖见闻时提及的阵法之说。真正的阵法,并非只是摆几块石头那么简单,而是借助山川地势、乃至某种特殊的能量场,形成一种能够迷惑感知、困锁生灵的领域。眼前这片迷雾,给他的感觉便是如此。

强行闯入,后果难料。或许会永远迷失在其中,直至力竭而亡;或许会触发阵法的杀招,死无葬身之地;又或许,这迷雾本身便是一种考验,唯有勘破其规律者,方有资格踏入其后之地。

李长生在雾外寻了一处地势稍高的干燥岩石坐下,决定先观察一番。他运转“龟息功”,将自身气息降至最低,仿佛与周围的岩石草木融为一体,然后凝神静气,双目一瞬不瞬地注视着那片翻涌不休的浓雾。

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渐斜,林间的光影变幻。李长生发现,这片迷雾也并非完全静止。随着光线的角度变化,雾气似乎也在发生着极其细微的流动,某些区域的雾气会偶尔变得稀薄一些,露出其后影影绰绰的山石轮廓,但转瞬即逝,很快又被更浓的雾气填补。

“有规律……”他心中一动,更加专注地观察起来。他试图找出雾气流动的轨迹,分辨其中是否存在着某种固定的“生门”或安全路径。然而,这阵法显然极其高明,变化繁复无比,以他目前对阵法的粗浅认知和有限的神念力量,想要在短时间内窥破其奥妙,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又尝试了其他方法。攀上附近最高的一棵大树,希望能从高处俯瞰,找到迷雾的破绽。然而,目光所及,依旧是白茫茫一片,这迷雾似乎笼罩了极大一片区域,根本无法看清全貌。他甚至沿着雾区边缘走了更远的距离,发现这迷雾区域呈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将他面前的山谷入口完全封锁,两侧延伸至视线尽头,仿佛没有边界。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林中的夜晚总是来得格外早些。寒意开始弥漫,一些昼伏夜出的虫豸发出了窸窸窣窣的声响。

李长生生起一小堆篝火,就着清水啃着干硬的肉脯。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他沉静的脸庞,也映照着不远处那片在夜色中更显神秘和危险的浓雾。

“难道真要无功而返?”这个念头刚一生出,便被他按下。并非不甘心,而是他隐隐觉得,这迷雾阵法虽然危险,但其存在本身,更像是一种守护,而非纯粹的毁灭。那土人老者口中的“神仙居所”,若真如此轻易便能闯入,反倒显得名不副实了。

“系统的指引是‘探索未知亦可为道之一部分,关键在于心境,而非行为’。”他再次回味着系统之前的话语,“我此行的目的,是‘游历’和‘寻找更佳的隐居地’,心态平和,并无强取豪夺之念。那么,面对这阵法,我需要的或许并非‘破解’,而是……‘顺应’?”

他想起了在琅嬛福地入口附近感受到的类似波动,虽然远不及此地宏大精妙,但那种借助自然之势、浑然天成的感觉,却有几分相似。无崖子与李秋水选择那里隐居,看中的也正是其隐蔽与自然相合的特性。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李长生脑海中闪过一些前世的道家思想片段。或许,这阵法并非要人去强行对抗或破解,而是要人去理解、去契合它的“势”。

他熄灭了篝火,再次走到迷雾边缘。这一次,他没有试图去分析、去窥探,而是彻底放空了心神,全力运转“龟息功”,让自己的呼吸、心跳,乃至体内内力的流转,都尽可能贴近自然的韵律。他闭上眼睛,不再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全身的感官去“感受”这片迷雾。

渐渐地,他仿佛能“听”到雾气中那细微的能量流动声,如同溪水潺潺,又似风声过隙。那混乱的表象之下,似乎隐藏着一种独特的、宏大的节奏。

他尝试着,将一丝极其温和、不带任何侵略性的神念,如同融入水流的一滴水,缓缓探入雾气之中。这一次,阻力似乎小了一些,那混乱搅扰的感觉也减弱了不少。他的神念如同一条灵活的小鱼,在那能量的溪流中小心翼翼地游弋,虽然依旧无法深入太远,也无法看清路径,但却能模糊地感知到,某些方向的“水流”似乎更为平顺、柔和。

“并非没有路,而是路不在地上,在这能量的指引之中……”李长生心中明悟。这迷雾阵法,考验的不仅是实力,更是心性与悟性。心浮气躁、企图以力破巧者,必遭反噬;唯有心静如水、能与之共鸣者,方有可能找到那一线生机。

他收回神念,脸上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强行闯入是下下之策,盲目寻找安全路径以他目前的能力也难以办到。或许,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这种“融入”的心态,相信自身的感应,一步步走进去。

但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他的感悟是对的,赌这阵法确实留有一线生机,赌他能在迷失之前找到正确的方向。

夜更深了,浓雾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辉,宛如仙境,又似魔域。李长生回到之前栖身的岩石下,盘膝坐下,决定明日清晨,状态最佳之时,再做尝试。他需要更深入地调整状态,将“龟息功”运转到极致,让自身与环境的契合度达到最高。

山林寂静,唯有风声与不知名的夜枭啼鸣。李长生的心神却异常宁静,他知道,明天,他将面对穿越以来,最为奇特,也最为凶险的一次挑战。这并非与人的争斗,而是与天地造化的无形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