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 第30章 拉斯洛的野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罗马盘桓数日后,拉斯洛一行人正式辞别教廷,动身前往佛罗伦萨——那座被誉为文艺复兴摇篮的城市,他将在那里继续他的学习与观察。

罗马的奢靡与腐朽气息早已让拉斯洛感到厌倦。

这些日子里,他看够了红衣主教们道貌岸然下的贪婪,见识了圣职人员如何将信仰明码标价。

尤其想到教宗恩仁四世——那个老东西以教务繁忙推脱加冕,却有充裕的时间在唱诗班里寻觅面容清秀的小男孩,拉斯洛的眼中便不由掠过一丝鄙夷。

最后的告别仪式上演着心照不宣的戏码。

双方维持着表面的和谐与礼节,言辞恭敬却掩不住底层的算计。

关于匈牙利王冠的加冕礼,则被心照不宣地推迟到他年满十五岁成年后,于布达佩斯举行。

这个安排既给了教宗回避风险的空间,也未完全否决拉斯洛的主张。

马车再次驶近圣天使堡的城门。

那几名收税的守卫依旧懒散地站在原处,脸上的傲慢与几个月前毫无二致。

显然,时光在这道城门下已然凝固,腐败早已根深蒂固,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

当拉斯洛的车队缓缓通过时,守卫们例行公事地让开道路,甚至敷衍地行了个礼。

然而,就在车队驶出城门、尚未远去的刹那,背后隐约传来了压抑不住的、带着讥讽的哄笑声和刻意抬高的议论:

“嘿!看哪,那个不知从哪儿来的小白脸,最后不还是灰溜溜地走了?”

“还以为能多在罗马捞点好处呢,看来教宗陛下也没把他当回事!”

“可不是嘛,摆什么架子…”

这些粗鄙的嘲笑清晰地透过车窗缝隙,钻入马车车厢内。

马基雅维利的眉头立刻皱起,他担忧地看向拉斯洛。

他深知对于一位年轻气盛的君主而言,此等公开的羞辱极易点燃不顾后果的怒火。

几乎是同时,车厢外传来侍卫长康拉德·沃尔夫低沉而克制的声音,他轻轻敲了敲车窗:“殿下?”

只需一个字,便是在请示是否要立刻惩戒这些无礼之徒。

只需拉斯洛一个点头,那些守卫立刻便会为他们的言行付出惨痛代价。

车厢内有一瞬的寂静。

然而,拉斯洛的脸上却不见丝毫怒容。

他甚至微微向后靠向软垫,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意味深长的弧度。

“呵呵——”他轻笑出声,声音平静得可怕,仿佛在评论一件与己无关的趣闻,“凯撒昔年曾被海盗俘虏,付了赎金后却并未急于报复,而是等到聚集足够兵力,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他顿了顿,目光透过车窗,仿佛已望向遥远的未来,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一个君王享受父赐的荣耀是容易的,因为他生来高贵;一个少年背负长久的耻辱却是困难的,因为他注定要亲手洗刷。”

他对窗外的康拉德淡然道:“不必理会。继续前进。”

马车依旧平稳地向前行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车厢内,马基雅维利看向拉斯洛的眼神已然不同,那其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惊叹与折服。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受辱而冲动的少年,而是一位真正深谙权力之道、懂得何时该隐忍、何时该爆发的天生王者。

窗外的康拉德同样沉默地领命,心中对主君的忠诚与敬畏,在这一刻达到了新的高度。

拉斯洛缓缓闭上眼,将窗外那些嘲笑的嘴脸和罗马巍峨的城墙轮廓,深深地刻入脑海。

“罗马…”他在心中默念,平静的表象下,是汹涌的暗流与钢铁般的誓言,“今日我离去时,身边仅有寥寥数人。待我再来之日,绝不会是如此光景!”

我算是知道法兰西为什么要做天主孝子了,这教廷啊就像一个爱哈气的键帽,你不去抽它,它便要来哈你。

越打越敬,越图越爱。

这份耻辱,他记下了。

而洗刷耻辱的力量,他将会亲手夺取。

车架前的骏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内心的迫切,蹄声急促而有力。

仅仅数日之后,拉斯洛一行人便抵达了佛罗伦萨。

与罗马那种沉淀着古老权威与宗教压抑的氛围截然不同,佛罗伦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鲜活、锐利且无所顾忌的商业气息。

这里的空气似乎都弥漫着羊毛、染料、皮革和…金币的味道。

虽然美第奇家族已经终结了这里的共和传统,将权力牢牢握在手中,但这座城市骨子里依然保持着商人的那份极致务实与精明。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银行、交易所、工匠作坊鳞次栉比,衣着体面的商人与忙碌的学徒穿梭不息,讨价还价声与交易达成的握手声交织成独特的城市交响曲。

若说德意志的富格尔家族是凭借矿业和新兴金融手段崛起的暴发户,那么美第奇家族便是底蕴深厚、枝繁叶茂的银行世家巨头,其财富与影响力盘根错节,早已渗透进欧洲政治的骨髓。

他们的宫殿宏伟却不失优雅,其收藏的艺术品足以让许多王室黯然失色,无声地宣告着“金钱即权力”的新信条。

这里的人更加贪婪,也更加务实。

信仰依旧重要,但它似乎更常与商业合同、风险投资和艺术赞助联系在一起。

马基雅维利骑在马上,目光复杂地扫过这座他曾效力又被迫离开的城市。

尽管个人遭遇坎坷,他依然以一位政治学者的锐利眼光客观评价道:“殿下,请看。尽管失去了共和国的外壳,但佛罗伦萨的灵魂依然是商业。”

“美第奇家族深谙此道,他们用金币而非单纯的血统来巩固统治,用艺术赞助来粉饰权力,构建新的合法性。”

“在这里,一切皆可估价,一切皆可交易。这是一种…赤裸却高效的活力。”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尽管这赞叹混合着苦涩。

这里的小市民、工匠、银行家正在逐渐构成一个追逐利润的、充满野心的新兴阶级。

拉斯洛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那双灰蓝色的眼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这座城市的氛围——务实、精明、重视知识与信息、拥有强大消费能力的市民阶层——正是他脑海中那项宏图伟业最理想的土壤。

“在这里,知识将成为最炙手可商品。”

他心中暗道,“印刷机产出的书籍,在这里找到的将不仅是买家,更是渴望新思想的读者和传播者。佛罗伦萨,或将成为点燃变革的第一把火。”

而且,与罗马那些沉溺于神学辩论和权术斗争的教士不同,佛罗伦萨的学者们展现出另一种智慧。

他们更识时务,懂得巧妙地借证明上帝荣光探索神创世界的奥秘之名,为自己的数学、工程、艺术甚至化学研究谋求美第奇家族或富商们的投资。

实用主义的精神渗透在学术研究中,知识与黄金在这里形成了良性循环。

拉斯洛的目光越过眼前繁华的市井,仿佛已经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他意识到,这座城市不仅能成为他知识传播计划的起点,更能为他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野心提供支持——军事革新。

“或许...”他思索着,“我可以提供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概念蓝图,比如更高效的火药配方、野战炮的改进思路、或是防御工事的新设计...”

“然后,让这里那些被黄金驱动、又真正术业有专攻的学者和工匠们去钻研、去实现。”

“甚至...这里还有达·芬奇那样的绝世天才,他的智慧若能为我所用...”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兴奋。

美第奇家族的金币和佛罗伦萨的人才,若能为他所用,将不仅能印制书籍,更能铸造出扞卫这些思想、并为他开疆拓土的利剑。

“旧的封建秩序确实效率低下且限制颇多...”拉斯洛的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我们还是来搞点先进的资本主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