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 第16章 到达伦巴第最高城——米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章 到达伦巴第最高城——米兰!

拉斯洛收回目光,缓缓靠向柔软的椅背,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窗框。

马车规律的颠簸似乎也搅动着他脑海中的棋局,米兰与罗马之行的计划逐渐清晰起来。

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位年事已高、子嗣艰难的维斯孔蒂公爵。一个没有合法继承人的公爵,一个身份微妙却极具价值的私生女…这简直是天赐的政治缺口。

若能通过一场精心安排的弥撒展示声望与虔诚,若是有机会那位关键的私生女,或许就能为未来联统米兰公国埋下一颗至关重要的种子。

这步棋,风险与机遇并存,值得一搏。

思绪随即跳转到更宏大的布局。

他想起在离开维也纳前,已秘密派遣一位可靠且精通商业的哈布斯堡远亲,携带重金前往莱茵河畔的美因茨。

目标只有一个:找到一个名为古登堡的金匠,并向他那看似异想天开的“活字印刷”项目注入大量资金,换取未来技术的优先使用权乃至控制权。

拉斯洛在前世对于印刷术也不过是一知半解,也就没有必要在关公面前舞大刀了,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办吧。

知识即是力量,而垄断知识传播的源头,将是比任何刀剑或金币都更强大的权柄。

拉斯洛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他仿佛已经看到,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来为他建立一个帝国。

用圣经和小说赚取第一桶金和名望,用人们熟知、成文的律法来巩固统治,甚至是提前数百年宣传德意志民族认同,来统合整个帝国。

日月流转。

数天后,当拉斯洛再次掀开车窗的布帘,微微抬头望向远方时,即便是以他的冷静,眼中也不由得掠过一丝讶然。

地平线上,一座宏伟的巨城盘踞在伦巴第平原之上,其规模与气势远非维也纳所能比拟。

高耸的城墙连绵不绝,无数塔楼与穹顶刺向亚平宁半岛明亮的天空。

城外,运河与道路如同繁忙的血管,运输着货物与人流,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混合了金钱、香料与自由思想的活跃气息。

“这便是米兰…意大利的明珠,伦巴第的商业心脏。”他心中暗叹。

这里的繁华程度超乎想象: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穿着远比德意志地区鲜亮华丽的服饰,沿街店铺鳞次栉比,工匠的敲打声与商贩的叫卖声交织成一片旺盛的生命交响。

学者打扮的人抱着书卷匆匆走过,修道士与贵族并肩而行,一切都显示出这里不仅商业发达,思想与神学之活跃也远非相对保守的维也纳所能企及。

马车队缓缓驶近巨大的城门。

城门口虽有卫兵值守,收取着入城税,但当他们的目光扫过拉斯洛这一行队伍时,态度却顷刻发生了变化。

这些米兰卫兵的眼力极为毒辣。

他们一眼就看出这支队伍绝非寻常商旅或小贵族——护卫骑兵的坐骑是清一色的北地良驹,肌肉贲张,价值不菲。

士兵们的盔甲与武器保养得极好,闪烁着冷冽的寒光,行动间带着一种只有长期训练的精锐才有的默契与肃杀之气。

而那辆看似朴素的马车,其用料和做工实则极为考究,车窗的厚重绒帘上甚至绣着难以察觉的、代表极高身份的族徽暗纹。

这也是拉斯洛这一路安全的保障,那些野外土匪怕是远远看到这副场景便放弃了作死的打算,你拿着一个不知从哪里偷来的钝剑,怎么抗衡全副武装的骑士老爷。

就算能硬打得过,你又怎么拦住那雄健的骑士,恐怕整个德意志地区的土匪加上也没有几匹好马。

若是让他们跑了,那非富即贵的族徽绝不是玩笑。

当这么长时间的土匪,欺软怕硬是他们早早刻进骨头的生存法则。

抢点小贵族或商人的财物就行了,真要碰到什么硬茬,还是老老实实在帐篷里待着舒服。

你别让大家连土匪都没得做。

只见城门为首的卫兵队长,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眼神精明的老手,几乎立刻做出了判断。

他迅速抬手,示意手下放低税戟,自己则上前一步,并非盘问,而是以一种带着明显敬意的姿态微微躬身。

“尊贵的大人,”他的意大利语带着浓重的伦巴第口音,但语气清晰,“欢迎来到米兰。愿您在此地一切顺遂。”

他完全没有提及入城税的事情,直接示意手下让开通道。

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对于明显身份尊贵的队伍,强行收取那点小钱不仅徒劳,更可能得罪不该得罪的人,还不如卖个顺水人情。

拉斯洛在车内微微颔首,并未言语。

康拉德·沃尔夫骑在马上,代替主人向卫兵队长回了一个简洁的颔首礼。

车队就这样畅通无阻地驶入了米兰高大的城门洞,将城外喧嚣的市集甩在身后,融入了城内更为精致却也更为复杂的街景之中。

进入米兰高大的城门,拉斯洛才发现方才在外瞥见的繁华景象不过是冰山一角。城内景象呈现出一种令人咋舌的、近乎割裂的对比。

宽阔的主街道以石板铺就,两旁宏伟的建筑装饰着精美的浮雕和彩绘玻璃窗。

身着丝绸与天鹅绒的富商、披着昂贵黑貂皮斗篷的银行家、以及衣袍精致的教士们,乘坐着华丽的轿舆或骑着骏马,悠然穿行其间。

空气中弥漫着高级香料、皮革和烤面包的混合香气。

店铺招牌金光闪闪,出售着来自东方的丝绸、威尼斯的玻璃、低地的挂毯,琳琅满目,炫人眼目。

然而,就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建筑投下的阴影里,在狭窄的巷口和廊桥之下,却是另一番景象:

面黄肌瘦的乞丐蜷缩在角落;衣衫褴褛的学徒抱着沉重的货物匆匆跑过;一些阴暗的角落里甚至可见眼神麻木的妓女和无所事事的流浪汉。

财富与贫困、奢华与肮脏,在这座城市里以一种奇异的方式紧密交织,彼此依存又彼此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