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浦江上桅杆如林,各国商船、军舰混杂停泊,汽笛声与码头苦力的号子声交织。这座迅速崛起的新兴口岸城市,弥漫着一种畸形的繁华与紧张并存的气息。租界内,西式建筑林立,洋人趾高气扬;而城墙内的老城厢,则依旧保持着东方的古旧格局,对城外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茫然与不安。

一队看似普通的商船,悄无声息地停靠在距离租界稍远的一处华人码头。左宗棠一身富商打扮,身着锦缎长衫,手持文明杖,在几名伪装成随从的精干黑鸦队员的护卫下,踏上这座远东最繁华却也最复杂的城市上海。

码头上人流如织,各色人等混杂:趾高气扬的洋人水手、精明世故的中国买办、衣衫褴褛的苦力……空气中弥漫着煤炭、江水与金钱交织的独特气味。远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已初具雏形,哥特式的尖顶、罗马式的拱廊、巴洛克式的装饰争奇斗艳,无声地诉说着殖民者的势力与野心。

左宗棠目光锐利地扫过这一切,心中暗忖:

“沪上之地,华洋杂处,龙蛇混杂。欲行离间之计,必先洞悉各方利害纠葛,方能从中取事。”

在下榻的西洋酒店安顿好后,左宗棠并未急于接触任何一国领事,而是凭借其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与曾天养提供的详细情报,日夜研读上海各方势力格局、各国间的矛盾与诉求。

“英人势大,把持海关,欲扩大长江贸易,最忌他国插手;法人重教,亦贪利益,与英既有合作更有竞争;美人看似中立,实则伺机牟利;俄人北望,然对不冻港野心不死……”

左宗棠对灯枯坐,脑中飞速盘算。

数日后,一场精心设计的“偶遇”在跑马厅上演。左宗棠“恰巧”与一位同有收藏爱好的法国领事馆高级秘书毗邻而坐,言谈间“不经意”流露出对法兰西文化艺术的倾慕,并“偶然”提及自己收购了一批太平军缴获的一批珍贵的清宫收藏。

好奇心与对珍宝的贪婪,很快为左宗棠敲开了法国领事馆的大门。法国领事吕意格对这位谈吐风雅、深谙欧洲艺术的“中国富商”颇有好感。在一次私人晚宴上,酒过三巡,左宗棠故作微醺,透露了身份:

“不瞒大人我就是太平天国的特使左宗棠,贵国与英吉利皆为强国,然这上海滩,事事似乎皆以英国马首是瞻。我太平天国有意与各国平等交往,尤其欣赏法兰西之独立精神与文化艺术,或许……未来在关税、租界管理上,会更有侧重?只可惜,如今英国海军似乎更得清廷青睐,清廷欲借其力剿灭我军啊。”

说完就将数千两银票塞入吕意格怀中。

这番暗示,精准地拨动了法国人心中那根对英国霸权不满、又急于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心弦。吕意格眼神微动,举杯笑道:

“原来是左先生,先生放心贵天国的意思我一定给我国政府带到。”

左宗棠心知对方已上心,不再多言,转而继续高谈艺术。

翌日,左宗棠又通过一位美商引荐,参加了一场美国商界的小型沙龙。席间,他大谈太平天国控制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天父之下,万国平等”的理念,尤其强调:

“东王殿下对贵国华盛顿总统之建国理念十分赞赏,认为美利坚与我天国皆是新兴力量,当携手打破旧秩序之垄断。”

他叹息:

“只可惜,英法似乎已欲联手扶持清廷,欲将我天国扼杀,以便日后继续垄断在华利益。届时,贵国商人欲进入长江流域,恐难如登天矣。”

美国商人们闻言,面面相觑,利益所在,由不得他们不深思。

与此同时,左宗棠派出的随从,巧妙地将一些真假掺半的消息通过不同渠道散布出去:

至英国耳中的是:

“法国人正与太平军秘密接触,企图独揽两湖矿产开采权,并换取天主教在太平天国境内的独家传教权。”

至法国耳中的则是:

“英国远东舰队已与清廷钦差秘密达成协议,一旦助其剿灭长毛,长江航道管理权将尽归英方。”

这些消息如同投入油锅的冷水,瞬间在上海的外交圈和商界炸开。各国领事馆信使频繁进出,猜疑与紧张的气氛弥漫开来。

英国领事阿尔考金爵士紧急约见法国领事吕意格,旁敲侧击询问与“长毛”接触事宜,吕意格本就对英国心存芥蒂,见英方如此“警惕”,反而心生逆反,言语间闪烁其词,更坐实了英国人的猜疑。

左宗棠坐镇幕后,冷静地观察着这潭被他搅浑的水。他知道,火候已到,该进行最后一击了。

他通过中间人,向英国领事馆送去一份“密函”,信中以极为诚恳的语气,表示东王杨秀清对英国工业文明极为敬佩,愿与英国开展“特殊合作”,包括优先提供矿产开采权、开放内河航运等,条件仅是英国在清廷与天国间保持“中立”。信中“不慎”遗漏了一份附件草稿,上面竟有“可考虑适当满足法方部分传教要求以换取其不干涉”的字样。

这封信果然被英国秘书“意外”地呈送给了阿尔考金爵士。爵士看完,勃然大怒:

“这些该死的长毛!竟想玩弄权术?还有法国佬,果然背地里搞小动作!”

至此,列强间本就脆弱的信任荡然无存。互相猜忌、指责、暗中拆台取代了原本可能形成的联合干预意向。

左宗棠见目的达到,悄然登上离开上海的轮船,仿佛从未出现过。留给上海的,是一个分裂和难以协调行动的西方外交圈。

船舷边,左宗棠望着渐渐远去的上海滩,对身旁的随从淡然一笑: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古人之智,诚不我欺。”

“这短暂的离间,或许能为太平天国争取些宝贵的战略时间。”

……

不久后左宗棠全身而退回到武昌,把事情给林阳做了汇报。

林阳听了大喜:

“哈哈哈!卖麻花!左公不愧为诸葛再世,才能堪比张仪,可挂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