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 第36章 御膳房的“预算”与“审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章 御膳房的“预算”与“审计”

第36章:御膳房的“预算”与“审计”

吕夷简那番看似温和实则警告的话语,如同给赵祯火热的心头浇下了一瓢冷水,让他彻底清醒。他意识到,在触及核心权力和制度根本的问题上,太后和这位老宰相的底线是清晰且坚固的。他现在羽翼未丰,任何试图直接改变考核制度的举动,都无异于蚍蜉撼树。

硬的不行,只能继续来软的;大的动不了,就从最小的、最不起眼的地方开始。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与“吃”相关的事情上。这似乎成了他目前唯一能够相对自由发挥的领域,毕竟有“格物致知”和“研究古籍”这两块金字招牌护体。

这一次,他瞄准了御膳房。

王德福因为之前的“爆炒腰花”事件和后续的“积极配合”,在赵祯这里算是挂上了号。赵祯决定,就以改善宫廷膳食管理、杜绝浪费为名,在御膳房进行一场微型的、试验性质的“预算与审计”改革。

他将王德福召到福宁殿。

王德福如今见到皇帝,依旧是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他隐约感觉到,跟着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官家,虽然风险巨大,但或许……也有意想不到的机遇。

“王德福,”赵祯语气平和,“朕近日读《周礼·天官》,见其中记载宫廷膳食,物有定数,用有常经,深感古人之智。反观如今,御膳房每日采买、用料,虽亦有规制,然则……朕总觉得,或可更为精细些,既彰显天家体面,亦需杜绝无谓靡费。你以为如何?”

王德福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皇帝又想出什么新花样,连忙道:“官家圣明!奴婢……奴婢一定尽心竭力,遵从古礼,节俭用度!”

“非是让你一味节俭,”赵祯摆摆手,“朕的意思是,能否让这御膳房的运作,更……更‘清楚’一些?譬如,每日各类食材采买了多少,花费几何?实际用了多少,剩余多少?各类肴馔,成本大致多少?若能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可避免浪费,日后若要研究新菜,改良旧膳,岂不也有了依据?”

他提出了“量化管理”和“成本核算”的雏形。

王德福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努力理解:“官家的意思……是让奴婢……记账?”

“不止是记账,”赵祯耐心解释,“是记一本更明白的账。这样吧,朕让陈大伴协助你,我们先从几样常用、且价值较高的食材开始试点,比如羊肉、活鱼、时鲜菜蔬等。你每日采买回来,登记数量、价格;每日用了多少,剩余多少,也做个记录。朕让小桂子帮你设计个简单的册子格式。”

他不由分说,将这项“试点工作”交给了王德福,并派出了小桂子进行“技术指导”。这既是对王德福的进一步考验,也是让小桂子将内务管理能力运用到实际事务中的一次实践。

王德福苦着脸领命而去。小桂子则兴奋不已,觉得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连夜设计了一种多栏目的表格册页,分列“日期”、“食材名”、“采购数量\/价格”、“领用数量\/用途”、“结存数量”等,清晰明了。

这项工作一开始进行得磕磕绊绊。御膳房的人习惯了大概齐的操作,突然要如此精细,怨声载道。但在皇帝和王德福的双重压力下,也只能勉强执行。

然而,当几天数据积累下来,小桂子将初步整理好的册页呈给赵祯过目时,一些问题便开始隐隐浮现。比如,同样品质的羊肉,不同日期采购的价格有微小波动尚可理解,但有时波动幅度却不太正常;再比如,记录显示某日领用了大量活鱼用于制作鱼脍,但根据以往经验,似乎消耗不了那么多……

赵祯没有立刻发作。他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御膳房这种地方,有点小小的油水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他的目的,并非要立刻揪出几个贪墨的厨子,而是要建立一个“凡事有记录、有据可查”的机制和观念。

他将册页还给小桂子,吩咐道:“继续记录,不必声张。若有明显不合常理之处,私下记下,汇总给朕即可。”

他要让下面的人逐渐习惯这种被“数据”注视的感觉,让他们知道,皇帝虽然不一定立刻追究,但一切都看在眼里。这是一种无形的威慑。

同时,他也让兰儿那边,尝试利用制作香皂和面脂的“实验室”条件,研究一些更易于储存、或者能提升普通食材风味的调味品或处理方法。这既是对技术的持续探索,也是为将来可能进行的、更广泛的膳食改良做准备。

赵祯这边在御膳房悄无声息地搞着“微改革”,那边关于流民“以工代赈”的工程,在富弼的主持下,进展顺利,成效显着,已然成为了朝野公认的一桩德政。富弼本人也因此名声大噪,隐隐成为了年轻官员中的翘楚。

这一切,赵祯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是他“星火”计划结出的第一颗实实在在的果实。

然而,就在他以为可以稍微喘息,继续在边缘地带默默耕耘时,陈忠和带来了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消息:太后娘娘近日凤体欠安,食欲不振,御医开了几副方子调理,效果均不甚理想。太后宫中负责膳食的嬷嬷心急如焚,甚至私下向御膳房抱怨,说如今御膳房的菜式,不是过于清淡,就是像之前那‘爆炒腰花’般气味浓烈,竟无一样能合太后娘娘如今的口味。

赵祯闻言,心中一动。太后的胃口不好?这看似是件小事,但其中……是否蕴藏着某种机会?一个能够让他更加自然地介入宫廷事务,甚至……拉近与那位最高掌权者距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