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 第92章 辰时惊雷与袖里乾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2章 辰时惊雷与袖里乾坤

(起)

太后袖口内衬那歪扭的荧光图案,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在了赵祯已然绷紧到极致的心弦上。炸裂的惊雷,一个孤立的墨点……这 cryptic 的记号,究竟指向何方?是太后在混沌中留下的潜意识警告,还是观云台刻意布下的又一重迷阵?

辰时将至,宫门将开,没有时间再犹豫了!

“传令下去,”赵祯声音嘶哑却斩钉截铁,“按原计划执行!紫宸殿、崇政殿偏殿,两处皆按最高戒备布防!另,派一队绝对可靠之人,持朕手谕,立刻去查!查遍宫中所有可能与‘墨点’相关之地——墨库、画坊、乃至所有使用墨汁的记录场所!重点排查地势低洼、易于聚集、且名称或特征与‘点’有关之处!”

“老奴遵旨!”陈忠和知道这是死命令,连滚爬地去了。

赵祯最后看了一眼那件太后的常服,将那荧光图案死死刻在脑中,随即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翻腾的情绪,迈步走出了福宁殿。冕旒垂下的玉珠在他眼前晃动,隔绝了部分视线,也掩去了他眼底深处那如同实质的寒芒。

(承)

辰时初刻,天色微明。庄严肃穆的钟鼓声在皇城内回荡,宣德门、东华门、西华门……一道道沉重的宫门缓缓洞开。身着各色品级官服的文武百官,按照严格的礼仪序列,手持象牙笏板,神情肃穆,鱼贯而入,穿过宽阔的广场,走向那象征着帝国权力核心的紫宸殿。

一切看似与往日并无不同,唯有那些敏锐的老臣能隐约感觉到,今日宫道两侧的禁军侍卫,似乎比往常更多,眼神也更加锐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压抑。

赵祯端坐在紫宸殿高高的龙椅之上,目光透过晃动的旒珠,平静地注视着下方黑压压的臣工。山呼万岁之声如同潮水般涌来,他微微抬手,声音沉稳:“众卿平身。”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各部院依次奏事,内容无非是漕运、赋税、边防等常规议题。赵祯耐心听着,偶尔发问或做出批示,表现与往常无异。但他的全部心神,却如同拉满的弓弦,警惕着殿内殿外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

范仲淹站在文官班列中,眼角的余光不时扫过殿门、廊柱以及那些垂手侍立的太监。墨衡则扮作一名低级侍从,隐在殿侧阴影中,手中紧握着一个能够探测特定矿物和油脂气息的天工门小巧仪器,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辰时二刻,三刻……距离预言中的“辰时三刻”越来越近!殿内的气氛在无形的压力下,几乎凝滞。

(转)

就在礼部官员奏报完今年科举筹备事宜,殿内出现短暂寂静的刹那——

“轰!!!”

一声沉闷却极具穿透力的巨响,猛然从宫城东南方向传来!声音不算震耳欲聋,却带着一种撼动地面的沉闷力量,仿佛地底有巨兽翻身!

来了!“雷动于泽”!

殿内百官瞬间哗然,不少人吓得浑身一抖,惊疑不定地望向殿外。

“何事?!”赵祯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怒”。

几乎在爆炸声响起的同时,殿外传来侍卫统领的高声禀报:“启禀陛下!是……是宫内旧苑‘濯缨池’方向,似有异响!已派人前往查探!”

濯缨池!宫中一处靠近东苑、较为偏僻的景观水池,正是“泽”!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吸引到了东南方向!

然而,就在这短暂的骚动和注意力转移的瞬间,异变陡生!

站在武将班列末尾、一名看似毫不起眼的低阶武官,眼中猛地闪过一丝狠戾决绝的光芒!他借着前方同僚身体的遮挡,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探入怀中,竟掏出了一个巴掌大小、黝黑发亮的铁疙瘩,其表面隐隐有云纹闪烁!他手臂肌肉贲张,用尽全身力气,就要将这明显非同寻常的物件,朝着龙椅方向狠狠掷出!

“护驾!!!”

一直高度警惕的范仲淹和殿内埋伏的翊卫几乎同时厉声大喝!数道身影如同猎豹般从不同方向扑向那名武官!

“噗嗤!”

一支淬了麻药的弩箭后发先至,精准地射穿了那名武官的手臂!他惨叫一声,手中的铁疙瘩脱手飞出,却因力道已泄,只滚落在地,发出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并未如预想般爆炸。

几乎在同一时间,殿侧阴影中的墨衡手中的探测器发出了尖锐的蜂鸣!他脸色剧变,指向那名武官以及滚落的铁疙瘩,嘶声喊道:“是‘烬尘’!大量提纯的‘烬尘’!还有……还有激发装置!”

几名翊卫已如狼似虎地将那受伤的武官死死按住,迅速卸掉其下巴,防止其咬毒自尽。另有人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湿毡布覆盖住那滚落的铁疙瘩。

(合)

电光火石之间,一场潜在的殿内爆炸被强行扼杀!

赵祯站在原地,冕旒下的面容冰冷如铁。他猜对了!“雷动于泽”是佯攻,是吸引注意力的幌子!真正的杀招,是这“龙门开”时,混入朝班之中的刺客,以及这威力惊人的“烬尘”炸弹!目标,正是他这条“金鳞”!

好一个声东击西!好一个“惊蛰”!

殿内一片死寂,所有官员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心脏狂跳,冷汗浸湿了后背。

赵祯缓缓坐下,目光扫过下方惊魂未定的百官,最后落在那被制服的刺客身上,声音平静得可怕:“带下去,严加审讯。朕要知道,他是谁,受谁指使。”

“臣等护卫不力,请陛下治罪!”范仲淹及一众翊卫将领跪地请罪。

“尔等反应迅速,有功无过。”赵祯摆了摆手,目光却投向殿外东南方向,那里,濯缨池的“雷声”余波尚在。

(悬念结尾)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惊蛰”风暴已被成功遏制之时,一名前往濯缨池查探的翊卫校尉,连滚爬地冲回了紫宸殿,脸上毫无血色,声音带着极度的惊恐:

“陛……陛下!濯缨池……池底被炸开了一个大洞!里面……里面露出来的不是泥土,是……是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前朝甲胄和兵器!还有……还有一具穿着亲王服饰的……白骨!”

濯缨池底,竟埋着前朝武库和皇室骸骨?!

赵祯的瞳孔骤然收缩到针尖大小!

他猛地想起太后袖口那个荧光图案——炸裂的惊雷旁边,那个孤立的墨点!

墨……前朝国姓为李,但“墨”……墨家?天工门?还是……另有所指?

这池底炸出的,才是观云台真正的、“惊蛰”之日想要公之于众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