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清史错位录 > 第41章 军机处外的徘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夕阳把军机处的飞檐染成金红色,像头蛰伏的巨兽。刘阳明蹲在对面的槐荫下,工具包放在脚边,露出半截黄铜螺丝刀,在暮色里闪着冷光。他已经在这里蹲了半个时辰,工装后颈的汗渍晕开成片,黏着碎发,像层难受的壳。

军机处的朱漆大门紧闭着,门口的侍卫比别处多了三倍,铠甲在残阳下泛着暗红,像刚淬过血。每隔一刻钟,就有穿石青官服的人匆匆进出,袖口的云纹在暮色里模糊成团,分不清是八爷党的人,还是四阿哥的亲信。

“四阿哥让我去八爷府找东西,可军机处才是藏机密的地方。” 刘阳明的手指在工具包上划着圈,心里的疑团像槐荫的影子越拉越长。他想起四阿哥递茶时眼底的深意,想起十三阿哥那句 “四哥从不做没把握的事”,突然觉得自己像颗被两头牵动的棋子,看似有选择,实则早被圈定了路径。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思绪。刘阳明赶紧低下头,假装摆弄工具,眼角的余光瞥见三个穿藏青官服的人从军机处出来,为首的正是粮仓守将,腰间的佩刀撞出 “哐当” 响,与他同行的两人抱着个紫檀木盒,盒角的铜锁在暮色里泛着光。

“八爷说,今晚必须送到府里,半点差错都不能有。” 守将的声音压得很低,却被风卷着飘进刘阳明耳朵,“那东西要是露了馅,咱们都得掉脑袋。”

刘阳明的心脏骤然缩紧。紫檀木盒?难道是比座钟里的秘密更重要的东西?他看着三人的背影消失在巷口,脚步快得像在逃命,突然冒出个大胆的念头 —— 跟上去看看。

刚站起身,就被两个侍卫拦住了去路。“干什么的?” 左边的侍卫手按在刀柄上,目光在他的工具包上打转,“军机处附近不准逗留,不知道规矩吗?”

“小…… 小人是修钟的,” 刘阳明举起手里的螺丝刀,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憨厚,“八爷府让我去修座钟,路过这儿,迷了路。”

侍卫的目光在他工装的机油渍上停留片刻,突然厉声道:“八爷府的人?可有凭证?”

刘阳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哪有什么凭证?十三阿哥只给了钥匙,没给任何信物。他攥紧螺丝刀,指节发白,正想找借口推脱,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他是我让去的。”

回头一看,四阿哥正站在槐荫下,石青色常服的下摆沾着草屑,显然是刚从别处过来。他看都没看侍卫,目光落在刘阳明身上:“修钟的事,耽误不得。”

侍卫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赶紧躬身行礼:“是,四阿哥。”

四阿哥没理他们,径直走到刘阳明面前,声音压得像耳语:“别瞎琢磨,座钟里的东西,比军机处的奏折更有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守将消失的巷口,“有些人,就喜欢把宝贝藏在最显眼的地方。”

刘阳明的后背爬满冷汗。四阿哥不仅知道他在徘徊,还看穿了他的心思。这位阿哥的眼线,怕是比蜘蛛网还密。

“去吧。” 四阿哥挥挥手,转身往军机处走,石青色的背影在暮色里像道冷硬的线。

刘阳明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朱漆大门后,才握紧工具包,往八爷府的方向走。路过守将消失的巷口时,他放慢脚步,隐约听见里面传来争执声,夹杂着 “白莲教”“贡品” 的字眼,像块石头投进心湖,荡开层层涟漪。

他知道四阿哥说得对,现在不是追查紫檀木盒的时候。座钟里的秘密才是当务之急,可心里的疑团却像野草疯长 —— 四阿哥为什么要帮他?座钟里到底藏着什么?紫檀木盒与白莲教又有什么关系?

暮色越来越浓,街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在青石板上投下晃动的影。刘阳明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像个蹒跚的问号。他想起现代的 GpS 导航,只要输入目的地就能直达,可现在的他,却像在没有地图的迷宫里打转,每一步都可能踩空。

八爷府的朱漆大门越来越近,门口的石狮子在灯光下张着獠牙,像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刘阳明摸了摸工具包里的铜钥匙,冰凉的触感让他稍微镇定了些。

无论四阿哥的目的是什么,无论紫檀木盒里藏着什么,他都必须先拿到座钟里的东西。这是眼下唯一的线索,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站在八爷府门口,刘阳明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沉重的大门。门轴转动的声响 “吱呀” 一声,像在为这场冒险拉开序幕。

他不知道,军机处的灯火已经亮了起来,四阿哥正站在窗前,看着他走进八爷府,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笑。而那只紫檀木盒,此刻正躺在八爷的书房里,与那座待修的座钟,隔着不过三尺的距离。

夜色像张巨大的网,笼罩了整个京城。刘阳明的身影消失在八爷府的庭院深处,工具包里的螺丝刀和钥匙,在寂静中碰撞出轻响,像在倒计时。

军机处外的槐荫下,只剩下被风吹动的树叶,沙沙作响,像在诉说着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