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清史错位录 > 第211章 提出的替代药材方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1章 提出的替代药材方案

康熙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辰时,京城各城门的“免费施药点”前仍排着长队。尽管替代药材方案已缓解疫情,但每日消耗的紫苏叶、生姜等药材数量巨大,京城周边的药田已出现采摘殆尽的迹象。太医院药房内,沈若薇正对着摊开的《本草图经》皱眉,春柳则在一旁清点药材库存:“若薇妹妹,紫苏叶只剩不足三日的量了,生姜也只够五日,再找不到新的药源,施药点就要断供了。”

刘阳明刚从顺天府衙回来,听闻情况也面色凝重:“顺天府尹派人查了周边府县,因暴雪封路,外地药材一时无法运抵。陈默,你监测到的药纹能量波动是否有新动向?会不会是药纹使残余在破坏替代药材的供应?”陈默调试着监测仪,屏幕上跳动着微弱的绿色波纹:“大人,京城东南的‘平谷山’一带监测到药纹能量,但不是攻击性波动,更像是……在‘污染土壤’,阻止药材生长。”

“竟有这种事!”刘阳明一拳砸在桌案上,“他们是想彻底断绝我们的替代药材来源!沈若薇,你对平谷山的药材分布熟悉吗?有没有能替代紫苏、生姜的山野药材?”沈若薇眼睛一亮:“平谷山盛产‘山苏叶’和‘黄姜’,山苏叶的性味与紫苏叶相似,黄姜虽辛辣稍弱,但配合‘荆芥’使用,能达到生姜的散寒效果!只是山苏叶多生长在悬崖峭壁上,采摘难度大,且黄姜根部常有‘毒蜈蚣’栖息,处理不当会有剧毒。”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组织采摘!”刘阳明当机立断,“石三,你带领五十名精锐,携带攀岩工具前往平谷山采摘山苏叶,务必注意安全;李卫,你带人收集黄姜,让沈若薇现场指导处理方法;春柳,你留在太医院,根据新药材调整药方配比;陈默,你随我去平谷山监测药纹能量,防止药纹使残余破坏。”

当日午时,队伍抵达平谷山。山间积雪未化,寒风凛冽。沈若薇指着悬崖上的绿色植物:“那就是山苏叶,叶片比紫苏叶稍小,但药效更醇厚。”石三带领精锐系上绳索,小心翼翼地攀爬悬崖。陈默的监测仪突然发出警报:“大人,西北方向三里处有药纹能量聚集,像是有人在投放‘药纹孢子’——这种孢子会让药材枯萎!”

刘阳明立刻带领陈默和十名精锐赶去。只见三名药纹使残余正背着孢子囊,向山苏叶生长区撒播黑色粉末。“住手!”刘阳明大喊一声,冲了上去。药纹使见状,甩出带有药纹能量的毒网。陈默启动能量干扰仪,毒网瞬间失去黏性。刘阳明一剑劈开孢子囊,黑色粉末撒落在地,很快便让周围的杂草枯萎。“好险!”陈默惊出一身冷汗,“幸好及时阻止,否则这些山苏叶就全毁了!”

与此同时,李卫那边也遇到了麻烦。黄姜地里的毒蜈蚣体型硕大,已有两名士兵被咬伤,伤口迅速红肿发黑。沈若薇立刻用随身携带的“雄黄粉”撒在伤口上,又取出“蒲公英根汁”涂抹:“毒蜈蚣的毒液属‘寒毒’,雄黄驱毒,蒲公英根汁能消肿。处理黄姜时,要先在根部撒雄黄粉,再用火烧一下,蜈蚣就会自行脱落。”按照沈若薇的方法,士兵们很快掌握了安全采摘黄姜的技巧。

傍晚时分,采摘队伍满载而归。太医院内,沈若薇和春柳立刻开始调试新的替代药方:“山苏叶用量需比紫苏叶增加三成,黄姜搭配荆芥,比例为二比一,再加入少量‘桔梗’增强止咳效果。”陈默用监测仪检测新药材:“未发现药纹污染,药效比之前的替代方还要好!”刘阳明让人连夜熬制新药方,送往各施药点。

然而危机并未完全解除。十二月二十二日,负责押送新药材的队伍在“密云古道”遭遇袭击,药材被劫走一半。石三追查发现,劫匪竟是被药纹使控制的山民:“他们服用了残留的控制药剂,失去了自主意识,只知道要破坏药材运输。”刘阳明意识到,必须彻底清除残留的控制药剂,否则替代药材的供应始终会受威胁。

“沈若薇,能不能研制出‘解控药剂’?”刘阳明问道。沈若薇沉吟片刻:“药纹使的控制药剂是‘神经类毒素’,需要用‘甘草梢’‘远志’和‘石菖蒲’配制‘醒神汤’,但石菖蒲多生长在南方水乡,京城库存已告罄。”陈默突然说道:“我记得镇源塔下的‘星纹泉’水带有微弱的星纹能量,能中和神经毒素!用星纹泉水熬制醒神汤,或许能增强药效!”

十二月二十三日清晨,春柳和沈若薇用星纹泉水熬制醒神汤,送往被控制山民的村庄。山民服用后,很快便恢复了意识。“多谢大人救命之恩!”村民们跪地磕头,“那些黑衣人给我们喝了‘黑水’,之后我们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知道要抢药材。”刘阳明扶起村民:“这不是你们的错,是药纹使的阴谋。以后若再遇到可疑之人,立刻报官。”

新的替代药材方案效果显着,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康熙得知后,亲自来到太医院查看:“阳明,你们提出的替代方案不仅解决了药材危机,还为应对类似灾情积累了经验。朕命你将新药方整理成册,发放给全国各府县,让各地学习推广。”刘阳明躬身道:“臣遵旨!只是山苏叶和黄姜的供应仍不稳定,臣恳请皇上下令,在平谷山设立‘药材种植基地’,派专人培育和采摘,确保日后药材充足。”

康熙点头同意:“朕准奏!命顺天府负责基地建设,靖安司派技术官指导种植,所需经费从国库拨付。”离开太医院时,康熙突然停下脚步:“阳明,你提出的替代方案,不仅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更是‘因地制宜’的治国之道。以后遇事,就要有这种务实的态度。”刘阳明心中一暖,再次躬身谢恩。

十二月二十五日,药材种植基地正式动工。沈若薇根据山苏叶和黄姜的生长习性,设计了“梯田种植法”:“山苏叶喜阴,种在背阴的梯田里;黄姜耐旱,种在向阳处,中间挖排水沟,防止积水烂根。”陈默则在基地周围安装了“星纹监测桩”:“一旦有药纹能量靠近,监测桩会立刻发出警报。”

然而,平静之下仍有暗流。十二月二十七日夜,陈默的监测仪突然捕捉到来自“京城西郊废弃道观”的异常药纹能量——与之前药尊炼制的控制药剂能量频率一致。“不好,还有药纹使残余在炼制控制药剂!”刘阳明立刻带领队伍赶去。道观内,四名药纹使残余正围着药剂炉忙碌,炉中冒着绿色的毒烟。

“动手!”刘阳明大喊一声,李卫和石三带领精锐冲上前。药纹使甩出毒烟弹,沈若薇早有准备,让众人佩戴“艾草香囊”,毒烟无法侵入。陈默启动能量干扰仪,药剂炉瞬间熄火。刘阳明一剑劈开药剂炉,绿色毒烟消散殆尽。在道观的暗格里,搜出了半本《药纹炼制残册》,上面记载着“终极控制药剂”的配方,需要“千年人参”作为药引。

“千年人参!”刘阳明心中一凛,“京城只有太医院存有一株千年人参,是皇上的贡品!药纹使残余肯定会打它的主意!”他立刻让人加强太医院的安保,同时进宫向康熙禀报。康熙震怒:“这群逆贼真是死不悔改!阳明,你务必守护好千年人参,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京城张灯结彩,年味浓厚。但靖安司的众人却丝毫不敢放松。刘阳明带领团队在太医院周围布下三重防线:外围是顺天府衙役,中间是靖安司精锐,内围是陈默设计的“星纹能量网”。沈若薇则在千年人参的存放处放置了“药纹预警草”:“这种草对药纹能量极其敏感,一旦靠近,叶片会立刻变红。”

子时刚过,太医院外突然传来异动。五名药纹使残余伪装成送年礼的杂役,试图混入。“药纹预警草变红了!”沈若薇大喊。刘阳明立刻下令:“启动能量网!”金色的能量网瞬间笼罩太医院,药纹使的伪装被识破,手中的星纹武器也无法使用。李卫和石三带领精锐冲上前,很快将他们制服。

审讯中,残余交代:“我们是药尊的徒弟,想炼制终极控制药剂,控制皇上和百官,为药尊报仇……千年人参是最后一味药引……”刘阳明冷笑:“你们的阴谋永远不会得逞!”随后,他让人将残余打入天牢,彻底销毁了《药纹炼制残册》。

康熙三十七年正月初一,康熙在太和殿举行元旦朝贺。他看着阶下的刘阳明,欣慰道:“阳明,除夕之夜你守护了太医院,粉碎了药纹使的最后阴谋。你提出的替代药材方案,不仅救了京城百姓,更彰显了大清官员的务实担当。朕赏你‘御笔亲题’的‘济世安民’匾额,悬挂于靖安公府正厅!”刘阳明躬身谢恩:“臣能取得成功,全靠皇上的信任和团队的协作。”

回到靖安公府,众人围着匾额庆祝。李卫感慨道:“这次替代药材方案的提出和实施,真是一波三折,若不是沈姑娘懂药材,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石三也说道:“是啊,从平谷山采摘到基地建设,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我们还是挺过来了!”春柳笑着说:“以后再遇到药材危机,我们就有经验了,再也不怕药纹使的阴谋了!”

沈若薇羞涩地说:“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能和大家一起解决危机,我很开心。”刘阳明看着身边的众人,心中充满了感慨:替代药材方案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危机,更让团队在实践中成长。“虽然药纹使残余已肃清,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刘阳明神色严肃,“异世残余可能还会有新的阴谋,我们要继续加强星纹监测,完善药材储备和应急方案,守护好大清的百姓。”

深夜,刘阳明独自来到镇源塔。塔顶的星纹装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他想起提出替代药材方案时的紧迫、平谷山的惊险、除夕夜的守护,心中充满了坚定。“宫墙暗影”的斗争虽充满挑战,但只要团队团结一心,务实创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用智慧和勇气守护大清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的安宁,让“济世安民”的理念永远传承。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坚定,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