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世界解析计划”启动的宣言,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决定性的石子,涟漪荡开,预示着风暴的降临。然而,风暴眼中心的“龙渊”基地,在接下来的三日里,却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宁静与高效。

没有喧哗,没有躁动,只有一种沉淀下来的、如同玉石磨合般的厚重气息。

林尘并未急于立刻带队冲向“虚无海”。他深知,面对一个可能被“设计”的世界,任何鲁莽的行动都无异于自杀。磨刀不误砍柴工,尤其是在这把“刀”关乎所有人性命的前提下。

他选择了闭关。

并非深层次的悟道或冲击境界,而是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梳理与整合。

专属静室内,林尘盘膝而坐,周身气息圆融,与天地交感。他面前没有摆放任何外物,唯有意识在高速运转,如同最精密的超脑,将过往所有的经历、感悟、收获,分门别类,去芜存菁。

首先是与赵无忌的领域之战。那生死边缘的挣扎,对武皇法则的强行解析与破灭,是极其宝贵的经验。他反复回味着死亡法则的构成,领域能量的潮汐规律,以及最后那以身化剑、洞穿法则聚合体的惊鸿一击。每一次复盘,都对力量的理解,尤其是对高阶法则的认知,加深一分。《万物解析录》中,关于“法则结构解析”与“领域弱点洞察”的篇章,变得更加丰满、深邃。

其次是窥见【解析之眼】终极奥秘的感悟。那从“有”中解析出“无”,从“现实”中解析出“幻想”的境界,虽然遥不可及,但方向已然明确。他尝试着将这份感悟,融入自身的力量体系。不再是简单地运用解析之力去看、去复制,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力量背后的“为什么”。为什么火是炽热的?为什么冰是寒冷的?为什么空间可以折叠?为什么时间看似单向流逝?他开始追溯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现象的本源规则,试图理解支撑这个世界的“源代码”。这个过程无比艰涩,进展缓慢,但每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让他对自身能力的掌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再者,是为同伴们创造专属功法的过程。那不仅仅是对他们个人特质的解析,更是对冰、火、土、星辰、生命等基础法则的一次深度探索与重构。通过解析苏沐雨的冰,他更深刻地理解了“静”与“秩序”;通过重构唐灵儿的火,他触摸到了“毁灭”与“新生”的循环;通过夯实赵烈的防御,他感悟了“承载”与“不动”的真意;通过引导姬明月的星辰,他窥见了“命运”与“推演”的玄奥;通过完善云婉生的生命,他体会了“创造”与“延续”的磅礴。这些感悟,反过来又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他对《万物解析录》的推演,以及对世界规则的认知。

最后,则是关于“世界真相”的种种线索与猜想。那黑色笔记本的扭曲符号,暗红色石板的惊悚铭文,姬明月关于“框架”与“注视”的感知,以及那次救治李迅时引来的冥冥中的“目光”……所有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都被他调动起来,在脑海中不断排列、组合、推演。他试图从中找出逻辑链条,找出可能的规律,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方向。

三日闭关,不眠不休。林尘的气息愈发深邃内敛,仿佛一座积蓄了无尽能量、即将喷发的火山。他的精神力在这种高强度的梳理与推演中,不仅彻底恢复,甚至更胜往昔,变得更加凝练、敏锐。虽然没有直接提升境界,但他对力量的掌控,对规则的认知,对前路的规划,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清晰程度。

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眸中已无迷茫,只有一片如同古井深潭般的平静,以及平静之下,那坚定不移、欲要洞穿万古迷雾的决心。

“刀已磨利,是时候……去会一会这个世界的‘真实’了。”

他缓缓起身,骨骼发出一连串轻微的爆鸣声,周身气息浑然一体,再无半分滞涩。

闭关结束,梳理完成。解析世界的征程,即将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目标——虚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