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天山雪凰纪 > 第151章 法则重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凌清瑶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暂时稳住了初曦城惶惶的人心,但无法平息天地间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剧变。

云昭的选择,如同向一锅将沸的油中泼入了冷水,整个世界瞬间炸开了锅。

天象失序。 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变得混乱不堪,白昼可能骤然陷入昏黑,黑夜又可能被突如其来的极光映照得亮如白昼。四季更替失去了规律,炎炎夏日可能飘起鹅毛大雪,寒冬腊月却又草木疯长。雨水不再甘霖,时而酸蚀,时而蕴含狂暴灵气;狂风不再只是气流,往往夹杂着细碎的空间裂痕。

地脉翻腾。 山川移位,江河改道。平原隆起成为山峦,巨大的裂谷在大地上无情蔓延,吞噬着沿途的一切。灵气节点或枯竭或爆炸,引发局部地域的能量风暴。曾经稳固的大地变得脆弱,地震与地火成为常态。

力量紊乱。 这对于修行者而言,是比天崩地裂更可怕的灾难。沿用了无数年的修炼体系几乎在一夜之间崩塌。金丹修士发现金丹黯淡无光,元婴老祖感觉元婴躁动欲裂。依靠特定五行灵气修炼的修士,发现自己再也无法顺畅吸纳对应的能量。法术神通的效果变得极不稳定,一个低阶火球术可能莫名爆炸出焚城之威,而一个倾尽全力的禁咒却可能无声湮灭。法则的重构,意味着旧有的力量体系根基已被动摇,所有人都被迫站在了同一条迷茫的起跑线上。

混乱,是这个世界此刻唯一的主题。

烧杀抢掠在失去秩序约束的边缘地带上演,恐慌与绝望如同瘟疫般扩散。许多古老的宗门、世家,因依赖旧法则而建立的防御阵法失效,或因核心强者力量失控,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初曦城,成为了这片混沌汪洋中,几乎唯一的灯塔。

这并非侥幸。凌清瑶在剧变开始的最初一刻,就当机立断,做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决策:

1. 更名“曙光城”: 她宣布初曦城正式更名为“曙光城”,寓意在至暗时刻坚守希望之火。这不仅是一个名字的改变,更是一种信念的宣告。

2. 启动“基石法阵”: 凭借云昭最后那句未尽之语带来的模糊启示,结合自己对《初曦宪章》精神的深刻理解,凌清瑶与幸存的慧觉大师、阵法师们,以三颗纪元之核(云昭融入天地前,其核心本源似乎与曙光城产生了某种隐性联系,使其成为相对稳定的“法则洼地”)为能量源,全力激活并改造了城市原有的防护大阵。这个新法阵不再仅仅防御物理攻击,更侧重于在狂暴的法则乱流中,强行划定一小片“秩序区域”,维系着城内基本的物理规则和能量稳定。虽然范围仅限于曙光城及其周边,但这已是黑暗中唯一的庇护所。

3. 颁布《曙光紧急状态法》: 以铁腕手段稳定内部。任何趁乱作恶、煽动恐慌、破坏城市稳定者,无论种族出身,一律严惩不贷。同时,打开城门与粮仓,接纳所有逃难而来的、愿意遵守秩序的流民。

4. 成立“法则观测所”: 紧急召集所有对天地法则有研究的学者、修士,不分种族,全力观测、记录、分析外界法则变化的数据,试图理解并适应新法则的规律。

然而,守护的代价是巨大的。维系“基石法阵”需要海量的能量和对新法则的艰难调和,凌清瑶几乎不眠不休,心力交瘁。敖洄率领龙族战士和联合军团残部,日夜不停地巡视边境,击退被混乱催生的魔物,以及那些试图冲击曙光城、抢夺这片净土的不轨之徒。

每一天,都有坏消息传来。

某个人类城镇被诡异的天火焚毁。

一个妖族部落因力量反噬而陷入疯狂自残。

一片精灵森林被扭曲的法则变成了枯萎的死地。

端坐于执政官大厅内的凌清瑶,面前堆积着如山的求救与灾变报告,她的脸庞肉眼可见地清瘦下去,唯有那双眸子,依旧清澈、冷静、坚定,如同永不融化的寒冰。

她偶尔会停下笔,走到窗边,望向那片光怪陆离、法则肆虐的天空。

她能感觉到他。

他无处不在,如同空气,如同引力。

他的气息宏大、漠然,推动着这场席卷世界的重构,不带丝毫情感。

他不再是那个会为她披上外袍、在厨房为她熬汤的云昭。他是法则,是秩序,是天理。

“这就是你选择的熔炉吗?”她低声自语,指尖轻轻划过冰凉的窗棂,仿佛能触摸到那无形无质、却又重若千钧的法则之网,“用这样的痛苦,来换取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她没有答案。

她只知道,他付出了他所拥有的一切,将塑造新世界的“可能”交给了他们。

那么,她就必须守住这缕曙光,直到黎明真正降临,直到……他或许能找到归途的那一天。

曙光城在混乱纪元中倔强地闪耀着,而城中的那位执政官,她的脊梁挺得笔直,仿佛能撑起这片崩塌的天空。属于“人”的坚韧,与天上那属于“神”的冷漠,在这重构的纪元之初,形成了一种无声而残酷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