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山河红颜赋 > 第71章 归途暗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日后,淮安城外码头,旌旗招展,人马肃列。

林惊澜一行即将启程返京。与来时相比,队伍规模庞大了许多。除了原有的惊澜卫精锐、听风阁骨干,还多了被严密看押的永嘉侯、方敬尧等一干重要人犯,以及数十辆装载着部分追回漕银、关键账册证物的大车。慕容婉统领的“惊澜水师”则暂留淮安,继续肃清残匪,护卫漕运,同时作为林惊澜在江南的重要支点。

淮安文武官员、士绅百姓,自发聚集码头相送,万民伞、功德牌匾络绎不绝,“林青天”、“镇海针”的呼声此起彼伏。林惊澜立于旗舰船头,墨氅迎风,向岸上民众拱手致意,从容淡定,更显威仪。

澹台明月与韩灵儿站在他身侧,一个紫纱覆面,神秘妖娆;一个灵秀活泼,巧笑嫣然,成为船头一道亮丽的风景。沈墨瞳已提前从江宁出发,将在运河途中与队伍汇合。

“启程!”林惊澜一声令下,船队缓缓离岸,驶入运河主道,向北而行。

离了淮安地界,运河两岸景色依旧,但队伍中的气氛却隐隐不同。林惊澜深知,此番返京,看似凯旋,实则步步杀机。永嘉侯倒台,二皇子势力在江南遭受重创,对方绝不可能坐以待毙。

果然,船队行至徐州地界,尚未与沈墨瞳汇合,柳如烟便带来了京城的最新密报。

“国公,京城风声很紧。”柳如烟神色凝重,递上一枚细小竹管,“我们的人探知,二皇子在永嘉侯被抓后,曾连夜入宫,似乎在陛下面前极力辩解,将一切罪责推给永嘉侯与方敬尧,声称自己毫不知情,是被手下人蒙蔽。同时,朝中几位御史近日接连上书,弹劾国公您在南巡期间‘专权跋扈’、‘滥用钦差职权’、‘纵兵扰民’,甚至……有密折暗示您与西域女子(指澹台明月)往来密切,恐有通敌之嫌。”

林惊澜拆开竹管,迅速浏览其上的密文,嘴角泛起一丝冷峭的弧度:“倒打一耙,混淆视听,果然是他们的惯用伎俩。通敌?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看向柳如烟,“可知是哪些人上的弹章?”

“主要是都察院的李御史、王给事中,还有几位翰林院的清流,这些人明面上与二皇子并无直接往来,但暗中多有勾连。另外……”柳如烟顿了顿,“苏姐姐(苏云裳)也传来消息,说宫中似乎有些对您不利的流言,源头可能指向……陈贵妃(二皇子生母)。”

林惊澜目光微凝。陈贵妃深得帝心,若她在宫中吹风,确实麻烦。他沉吟片刻,道:“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安安稳稳地回到京城。这些弹劾,不过是餐前小点,真正的杀招,恐怕还在后面。”

他吩咐道:“如烟,让我们在京的人,全力搜集二皇子及其党羽的不法证据,尤其是与江南之事相关的。同时,将我们在江南惩奸除恶、追回漕银、平定匪患、惠及民生的事迹,通过可靠渠道,在士林与民间散播开来,先造起声势。”

“明白。”柳如烟点头,“还有一事,根据沿途听风阁据点反馈,最近运河上似乎多了一些陌生的船只,行迹可疑,不像是寻常商旅,倒像是……江湖人。”

“江湖人?”林惊澜眼中寒光一闪,“是‘影煞’残部,还是二皇子又请了别的帮手?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尤其是夜间和经过险要水道时,加倍小心。”

“是!”

命令传达下去,船队的气氛顿时更加肃杀。惊澜卫将士刀不离手,弩不离身,哨探放出更远。澹台明月也悄然准备了一些防身的药物与机关。

是夜,船队停泊在一处较为开阔的河湾。月明星稀,水波不兴。林惊澜与澹台明月在甲板上漫步。

“京中局势,似乎比想象的更复杂。”澹台明月轻声道。她虽不谙中原朝堂争斗,但聪慧绝伦,从林惊澜与柳如烟的对话中已窥见端倪。

林惊澜握住她的手,感受着指尖的微凉,淡然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无惧这些明枪暗箭。只是,此番恐怕要连累你,被卷入这是非漩涡。”

澹台明月嫣然一笑,美眸在月光下熠熠生辉:“惊澜何必见外?你我早已同心,你的敌人,便是我的敌人。况且……”她语气转冷,带着一丝西域女子的傲然,“若有人真想凭几句‘通敌’污蔑便动我,也得先问问我的蛊毒与奇门遁甲答不答应。”

林惊澜闻言,心中暖流涌过,将她揽入怀中,低笑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他用的乃是“妻”字,其意自明。

澹台明月娇躯微颤,仰头看着他,眼中情意流转,轻轻“嗯”了一声,将头靠在他肩上。两人相拥,望着运河上碎银般的月光,一时静谧无言。

然而,这份静谧并未持续太久。后半夜,值夜的慕容婉骤然发出警报!只见下游方向,数条没有悬挂任何旗帜的快船,正借着夜色和水流,悄无声息地向着船队核心逼近!船头隐约可见人影绰绰,手中兵刃反射着冰冷的月光!

“敌袭!准备战斗!”慕容婉的厉喝划破夜空。

林惊澜猛地睁开眼,眼中毫无睡意,只有锐利如鹰隼般的寒光。他轻轻推开澹台明月,沉声道:“回舱室,保护好自己。”随即,抓起桌上的尚方剑,大步踏出船舱。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这归途的第一道关卡,便是血与火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