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 > 第154章 大房子换小房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想到老太太却拒绝了,很直接的说道:“我没有病,只是想要个好死,你别怪我为难你,等你把鸭子养上了,我才提出这样的条件,卡的你很为难,我也是没有办法,你去找族长吧,有些话他能说的明白!”

张景山当然会去找族长了,给老太太买棺材这件事情还是比较特殊的。

办好了,可以说成你张景山这个人仁义,和你关系那么远的一个老太太,你居然连后事都帮人家想到了。

可是如果办不好,那事情也相当糟糕,到时候,那些侄子之类的,跳出来说一些不好听的就麻烦了:“老人家没病没灾,更没死,你弄口棺材啥意思?多不吉利呀!”

这事要是不让族长给拿个主意,还真有可能费力不讨好。

张景山见到族长的时候吓了一跳,因为族长他老人家也给自己买了一口棺材,正在心满意足的欣赏着呢。

看到张景山来了,老族长笑着说道:“帮我看看,这寿材如何?”

张景山说道:“你怎么也这样呢?这是干嘛呀!”

老族长却很平静地说道:“你刚才说也这样?是不是我本家的婶子和你要棺材了?告诉你,这叫寿材!寿终正寝了用得着!骂人最狠的一句话是不得好死,什么是好死,最起码有口棺材住吧!”

张景山的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老族长已经给这个事情定下了基本的调调,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老族长反而对张景山说道:“有人给我那个本家婶子长心眼儿了,这事也在我意料之中,难为你了。”

张景山赶紧说道:“也不难为的,我还真不怕花那点儿钱,我就是害怕费力不讨好,花钱还挨骂!”

老族长点了点头,有些自责的说道:“我那个老婶子的事情,是我安排的,本意是让她老有所养,当然也不能让你们白养她,土地让你们也帮着耕种着,可是这老天爷呀!这不像个丰收的好年景,有些老骨头是真的怕了,包括我也是这样……”

张景山有些想打断老族长的话,老族长却主动换了一个话题:“你还是非常不错的,我安排的人手当中,就属你照顾的最好,还安排了两个孩子和她同住,冬天有个暖炕睡,不然的话,恐怕她还真过不了冬。”

张景山笑着解释道:“也没什么的,我也是给两个孩子找个住处,抱团取暖而已。”

老族长对张景山的话很满意,直接把话说明白了:“我那个本家婶子竟然提出了这要求,你就去给他买口棺材吧,不让你白买,她过世之后,房子归你了,棺材也是过世之后住的房子,大房子换小房子而已。棺材我也有要求,棺材要厚实些的泡桐板子的,花钱不多,看着厚实一些……”

张景山连连答应,老族长这已经非常的宽厚了,既满足了老太太的要求,还让自己省钱,也落了下了实惠。

张景山回去把情况说了一下。

曹金凤说道:“族长对咱们真的很照顾了,咱们再给老太太做身送老衣吧,把事情办得更好一些,族长也会夸咱们懂事。”

桂莲说道:“我针线活好一些,这事交给我吧,我保证做出来合身。”

张景山又说起了磕头起棺材的事,笑着对那姐弟两个说道:“你们怎么看这事情?磕了头,摔了盆儿,可就成了孝子贤孙了,要是你们觉得这样做不太好,可以不答应的……”

那个姐姐说了一声可以,还悄悄推了弟弟一把,让弟弟表态。

她弟弟居然很痛快的说道:“住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一直都喊她老奶奶的,看来老奶奶也把我当成亲孙子了,这不是好事吗?她要过世了,磕头摔盆,起棺材,这没什么的。”

这孩子居然把话说的这么完整,会不会是他姐姐教的呢?

张景山看向了那个姐姐,那个姐姐却看向一边儿,什么都没说。

不管怎么说,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几天之后,张景山就把棺材给买回来了,老太太摸着厚实的棺材板,笑着说道:“好啊!好啊!这下我心里就踏实了……”

张景山还按照别人说的习俗,在棺材里放上了一小坛子酒,一小包盐。酒是长久的意思,盐是咸的。寓意是这棺材长久闲着,一时半会儿用不上。

事情算是圆满的结束了,但是张景山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置办棺材的人不止这一两个,也有别的老人让孩子置办棺材了。

两年的旱情已经让老百姓很贫苦了,难道老天爷真的会降下更大的灾祸吗?

张景山也去过八腊庙,那里香火鼎盛,看来人们都盼望着老天爷快点下雨,下一场大雨,让旱情结束,让日子能够好起来。

张景山也在那里磕了头,捐了一些香火钱,之后张景山还是时不时地出门,该做生意就做生意,该行医就行医。

这一天,张景山经过了一个药店,走进药店去,卖了几斤冰糖,药店的掌柜已经是老熟人了,知道张景山的习惯,就笑着说道:“本店刚收了一些龙骨,你有没有兴趣啊!”

张景山立刻说道:“龙骨?好东西啊,拿来看看,只要是好东西我就要!”

掌柜的赶紧让伙计去拿,还笑着说道:“我就知道你对好药材感兴趣,果然让我猜对了,放心吧!不是好东西我不推荐给你!”

其实所谓的龙骨,并不是龙的骨头,而是古人用来祭祀或者占卜用的动物骨头,这东西也是药材之一,出现在药材店里很正常的。

1899年,北京的金石学家王懿荣,从药店的龙骨上,发现了刻画的文字,跟大篆很像,于是从药店里买了大量的龙骨,进行研究,从此发现了甲骨文。他也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后世的药店里也有龙骨这味药材,只不过嘛,东西就千奇百怪了,说不定是什么骨头,刻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字,再想办法做旧一下,也叫做龙骨。这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愿这一次能够碰到好的龙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