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州腹地,一座依山傍水、融合了汉式殿宇与当地干栏式建筑特点的宏大宫寨内,此地实际的统治者——爨琛,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之中。他年约五旬,身材不高,却异常精悍,古铜色的脸上刻满了风霜与精明,一双细长的眼睛开合之间,闪烁着警惕与算计的光芒。

他刚刚送走了苻坚派来的第二位使者。使者带来的条件更加优厚:正式册封他为世袭宁州刺史,永镇南疆,并开放更大规模的盐铁、布帛贸易。但最后通牒的语气也更为严厉:限期一月,必须交出逆贼谯道福,否则视同叛逆,天兵将至。

在这座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厅堂之中,原本喧闹的人群早已散去,只留下他孤身一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与湿木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爨琛缓缓地踱步到窗边,他的脚步轻盈而稳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此刻他的内心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天人交战。

归附大秦?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他深知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得到中央王朝的正式册封,他的统治将变得名正言顺,更具合法性。这不仅可以让他在境内其他部落面前树立起更高的威望,还能借助帝国的强大力量来压制那些不听话的势力,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且,归附大秦还意味着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大秦帝国的繁荣昌盛无疑会给他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和资源支持,这对于他的领地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苻坚统一北方的势头如此之猛,连强大如刘裕这样的对手都败亡了,他又怎能与之抗衡呢?继续抗拒下去,恐怕就如同以卵击石一般,毫无胜算可言。

使者口中描述的秦军雷霆手段,更是让他不寒而栗。那如疾风骤雨般的攻势,那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都让他心生恐惧。

抗拒或拖延? 风险同样巨大。宁州山高林密,瘴疠横行,这是他最大的依仗。秦军主力未必愿意深入这“不毛之地”打一场消耗战。而且,留着谯道福,就像握着一张牌,或许能在关键时刻与苻坚讨价还价,争取更大的自治权。他甚至闪过一丝侥幸:万一秦军在凉州受挫,或者北方北魏大举南下,自己岂不是可以继续做他的土皇帝?

然而,理智告诉他,这种侥幸心理极其危险。苻坚不是刘裕,其势如日中天,手段狠辣果决。苻坚的“绣衣”组织,据说无孔不入,自己身边……会不会也有他们的眼睛?一想到这点,他就感到脊背发凉。

“父亲,还在为秦使之事烦忧?”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是他的长子爨宏,一个受过一些汉文化熏陶、较有远见的年轻人。

爨琛叹了口气,“宏儿,你如何看?”

“父亲,苻坚势大,不可力敌。谯道福已是丧家之犬,留之无益,反惹祸端。不如顺势归附,借朝廷之名,行我爨氏之实。若将来中原有变,再图后举不迟。”爨宏的观点倾向于归附。

爨琛沉默不语。儿子的想法更稳妥,但他内心深处那股经营多年的自主权即将受制于人的不甘,以及对交出谯道福可能被部下视为薄情寡义的担忧,纠缠着他。这是一场关于权力、生存和未来的巨大赌博。

与此同时,在宁州与蜀南交界处一座偏僻险要的山谷营地里,谯道福和他的数千残部,正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营地条件简陋,粮草补给全靠爨琛象征性的接济和偶尔的抢掠,士气低落至极。

谯道福比从前消瘦了许多,眼窝深陷,鬓角斑白,但眼神中的那股偏执和戾气却更加炽盛。他像一头被困在陷阱里的受伤野兽,敏感而多疑。

“大将军,探子回报,秦军又在边境增兵了!看样子来者不善!”一名部将慌张来报。

“爨琛那边呢?可有消息?”谯道福声音沙哑地问。

“爨刺史……态度依旧暧昧,只是让我们安心待着……”

“安心?”谯道福猛地一拍案几,上面的粗陶碗震得跳起,“他是想拿我们当筹码!待价而沽!等他和苻坚谈好了价钱,第一个就是把咱们卖出去!”

他太了解这些地方豪强的秉性了。绝望如同毒火,灼烧着他的心肺。他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爨琛身上!”他对几个心腹将领低吼道,“必须让宁州乱起来!乱到爨琛无法控制,乱到苻坚觉得征服这里代价太大!”

他眼中闪过疯狂的光芒:“去!派人去联络那些对爨琛不满的部落头人,许给他们好处,怂恿他们叛乱!再去蜀南散播消息,就说爨琛已决定联合我们,要大举反攻蜀地!把水搅浑!越浑越好!”

这是他唯一的生机——制造混乱,火中取栗。哪怕最后宁州真的大乱,他也要拉着所有人一起毁灭,绝不让苻坚和爨琛好过。

在宁州这片土地上,几股力量在进行着无形的交锋:

爨琛在犹豫与权衡中,倾向于归附但试图争取更好条件,对谯道福的监控时紧时松。

谯道福在绝望中疯狂煽动,试图制造事端,绑架爨琛。

益州刺史王永和将领张蚝,则严格执行苻坚的方略,一边陈兵边境施加压力,一边通过贸易和秘密渠道,分化拉拢宁州境内的其他势力,并向爨琛传递“时不我待”的信号。

“绣衣” 的细作则活跃在暗处,一边监视谯道福的动向,一边在爨琛的部下中散布“跟随朝廷才有出路”、“谯道福是灾星”的言论,加剧爨琛决策的压力。

宁州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沉闷。每一个部落头人,每一个小酋长,都在观察着爨琛的最终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