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姑臧城下的战局,在地道爆破未竟全功与北方部落骑兵的骚扰下,陷入了令人焦灼的僵持。严寒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交战双方的每一个动作。

缺口处的激战暂时停歇,双方隔着堆积如山的尸体和焦黑的残垣喘息。吕纂借着短暂的稳定,更加疯狂地搜刮城内最后一点资源。粮食彻底断绝,恐怖的景象开始出现——军营中开始秘密屠宰战马,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最初征兆,尽管吕纂竭力弹压消息,但绝望和疯狂如同瘟疫般在幸存者中蔓延。

守军的士气在饥饿和恐惧的双重折磨下,处于崩溃的边缘。支撑他们的,不再是忠诚或希望,而是吕纂亲卫队冰冷的刀锋和一种麻木的惯性。赵黠等潜在的反叛者更加活跃,但也更加谨慎,他们在等待一个更稳妥的时机,一个能确保自己不仅能活命,还能获得功劳的时机。

面对攻城受挫和后勤压力,杨定这位经验丰富的宿将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展现出了他的沉稳与变通。他深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迅速调整策略,以应对当前的困境。

首先,杨定果断决定将主力部队调回,去清剿那些袭击后勤线的部落骑兵。他亲自率领这支精锐之师,如同一头猛虎下山一般,气势汹汹地杀向敌人。秦军主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与那些散兵游勇般的部落骑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在几次激烈而又干净利落的战斗之后,柔然、匈奴联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损失惨重,只能狼狈地向北逃窜。随着这些敌军的败退,秦军的后勤压力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然而,杨定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敏锐地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政治层面入手,进一步削弱敌人的抵抗意志。于是,他巧妙地利用了军事上的再次优势,加大了政治攻势的力度。

杨定向城内投射了更多的劝降信,这些信件不仅详细阐述了秦军的政策和城外依然强大的实力,还特别提到了一个关键信息:“只诛吕纂,献城者赏千金,封显爵”。这一承诺无疑对城内的守军产生了巨大的诱惑,让他们看到了一条生路。

为了让城内的守军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秦军的诚意和实力,杨定还特意挑选了一些俘虏的、愿意投降的凉州军低级军官,并将他们放回城内。这些军官亲身经历了秦军的强大和优待,他们回到城中后,自然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地讲述给其他守军听。这样一来,城内的守军对秦军的政策和实力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心中的疑虑和恐惧也逐渐被打消。

杨定的这一系列组合拳犹如雷霆万钧,让姑臧城变得越发孤立无援。城内的守军原本就因为秦军的强大而心生恐惧,如今再加上政治攻势的影响,他们的军心开始动摇,士气也逐渐低落。

拓跋珪在阴山王庭,收到了部落联军溃败的消息。他并不意外,这本就是一步闲棋,目的在于拖延和骚扰,而非决胜。真正的杀招,在于他给吕纂准备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者说,一个体面的陷阱。

他再次派出了密使,这一次,不再是虚无的鼓励,而是看似切实的“建议”。

“凉公,”密使在吕纂充满血丝的眼睛注视下,平静地说道,“魏王知姑臧危殆,强攻难下,困守亦非长久。魏王有一策,或可保全凉公麾下精锐,以图将来。”

“讲!”吕纂如同溺水者,死死抓住任何可能。

“姑臧虽坚,然孤城难守。不若……弃城!”

“弃城?”吕纂瞳孔一缩。

“正是。向西!经略西域!那里城邦众多,资源丰富,且远离苻坚兵锋。魏王愿提供向导,并‘默许’凉公部众借道北魏边境,避开秦军追击。以凉公之能,据西域而王,岂不胜过在此玉石俱焚?”

这个建议,充满了拓跋珪式的狡猾。他将吕纂这个烫手山芋引向西方,既能给苻坚的未来制造麻烦,又能彻底避免北魏直接卷入与秦军的冲突,还能让吕纂感激他,更能在将来以此为筹码,与西域或苻坚进行新的交易。

弃城西逃?这个提议在吕纂脑中疯狂旋转。西域……那是父亲吕光曾经建功立业的地方,地广人稀,或许真有一线生机?总比在姑臧等着被杨定攻破、碎尸万段强!

但旋即,他看着殿外灰蒙蒙的天空和这座他费尽心机、甚至不惜逼宫才夺来的城池,一股强烈的不甘和毁灭欲涌上心头。放弃?他吕纂何时认过输?

而且,他能信任拓跋珪吗?所谓的“借道”,会不会是另一个陷阱?出了城,在荒野中被北魏和秦军夹击,更是死路一条!

“不!朕绝不弃城!”吕纂最终嘶吼着拒绝了,或者说,他无法做出如此决绝的舍弃。“拓跋珪若真有诚意,就派兵来援!否则,休再多言!”

他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渺茫的奇迹,或者……与城池共存亡的疯狂。他下令将宫中最后珍藏的美酒分赐给还能作战的士兵,准备进行最后的、绝望的狂欢式抵抗。

吕纂拒绝西逃的消息,以及他准备“玉石俱焚”的疯狂姿态,终于越过了赵黠等人心中最后的犹豫底线。

“不能再等了!吕纂已疯,他要拉着全城人陪葬!”赵黠在秘密集会上,对几个核心同谋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必须动手,就在秦军下一次发动进攻的时候,打开城门,迎接王师!”

他们详细制定了计划:由赵黠利用其防守城南谷水区域的便利,在约定时间,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并举火为号。同时,派人秘密联系城外秦军,告知行动计划。

冰冷的姑臧城,内外的压力都已达到顶点。杨定的围困之网越收越紧,吕纂的统治到了崩塌的边缘,而拓跋珪则冷眼旁观,准备收获他想要的残局。下一次攻城战的号角,将不再是简单的军事进攻,而是点燃城内早已积压的叛变火药桶的引信。决定姑臧最终命运的时刻,即将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