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的刺杀事件,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洛阳。皇帝移驾斋宫,百官被困偏殿,禁军全面接管圜丘区域,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诏狱深处,阴冷潮湿,火把的光芒在石壁上跳跃,映出扭曲的影子。被抓的三名刺客已被分开审讯。最初,他们咬紧牙关,试图效忠背后的主人。然而,诏狱的手段远超常人想象,加之苻坚早有吩咐“不拘手段,速取口供”,各种生理与心理的压迫接踵而至。
不到两个时辰,心理防线最弱的那名“官员”刺客率先崩溃。他涕泪横流地供出,是受了赵郡张氏一位管事的指使和重金收买,承诺事成之后庇护其家族。紧接着,那名“乐舞生”在酷刑与药物作用下,精神恍忽间吐露了一个关键的名字——“柳公”,并提及了城外一处庄园作为联络点。最后那名掷飞刀的刺客最为顽固,但在同伴口供与持续的折磨下,也终于松口,承认来自陇西李氏暗中拳养的死士队伍。
一份份沾着血污与泪痕的口供被迅速整理,呈送到斋宫苻坚的案头。口供相互印证,指向清晰,一条隐藏在暗处的链条逐渐浮出水面。
斋宫内,烛火通明。苻坚仔细翻阅着口供,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眼神越来越冷,如同万年寒冰。郭质与几位心腹重臣肃立一旁,大气不敢出。
“柳元元,张松,李崇……”苻坚轻声念出这几个在朝中举足轻重的名字,每一个字都带着冰冷的杀意,“好,很好。为了自家私利,竟敢勾结行刺,妄图倾覆国本!”
他抬眼看着郭质:“郭卿,你以为如何?”
郭质深吸一口气,躬身道:“陛下,证据确凿,其行等同谋逆,罪不容诛!然,柳、李、张三家,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地方,若骤然兴起大狱,恐引发动荡,于灾区稳定、边防大局不利。”
这是老成持重之言。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在帝国刚刚经历天灾,内外皆需稳定的关头。
苻坚沉默片刻,现代灵魂中对于程序正义和避免株连的考量一闪而过,但旋即被苻坚本体那属于乱世雄主的铁血意志所覆盖。他深知,此时若表现出丝毫犹豫或宽宥,不仅会助长这些势力的气焰,更会让那些忠诚的臣子寒心,让帝国的法度形同虚设。
“非常之时,当用重典!”苻坚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彼等既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便该想到失败的下场!若因顾忌而纵容,才是真正动摇国本!”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帝国疆域图前,目光锐利:“传朕旨意:
羽林卫即刻出动,查封柳、张、李三家在洛阳所有府邸、别院、商铺,所有人等,一律圈禁,不得走脱一人!涉事庄园,派兵包围搜查!
命京兆尹、河南尹,配合羽林卫,按图索骥,逮捕所有口供提及之相关人员,无论官职高低!
敕令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组成三司,即日会审此案!朕,要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结果!”
诏告天下,公布柳、张、李三姓主犯之逆罪,其族中凡有功名、官身者,一律革职,待审!其各地族产,暂由官府监管!”
一道道命令如同雪夜惊雷,从斋宫发出,带着帝王的愤怒与铁腕,瞬间打破了洛阳表面的平静。
是夜,风雪未停。急促的马蹄声和甲胄碰撞声打破了诸多坊市的寂静。装备精良的羽林骑兵如狼似虎,分头扑向柳、张、李三家的府邸。
柳府门外,朱门被强行撞开,柳元元尚在病榻之上,便被如狼似虎的军士拖起,他看着满院狼藉和瑟瑟发抖的家人,面如死灰,喃喃道:“陛下…好快的手…”他原以为皇帝会顾忌影响,徐徐图之,没想到竟是如此霹雳手段。
张府、李府亦是同样场景,哭喊声、呵斥声在雪夜中格外刺耳。与此同时,城外的庄园被军队团团围住,搜出了大量兵器、甲胃以及与刺客往来密信等铁证。京兆尹的衙役则按照名单,在洛阳各处抓捕涉案的中下层官吏、管事、死士。
整个洛阳城一夜无眠,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视,无数颗心在剧烈跳动。皇帝展现出的果决与狠辣,让所有心怀异志者胆寒,也让忠诚之士为之振奋。
苻宏被苻坚召至斋宫偏殿。看着窗外依旧纷飞的大雪,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兵马调动之声,他心潮起伏。
“觉得朕过于酷烈了?”苻坚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苻宏转身,看着父皇在烛光下明暗不定的脸庞,老实回答:“儿臣…确有一丝不忍。三家牵连甚广,恐伤及无辜。”
“无辜?”苻坚冷笑一声,“宏儿,你需记住,当他们选择走上这条叛逆之路时,便已将其家族、其党羽绑上了战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朕若留情,便是对天下亿兆安分守己之民的最大不公!便是对法度的践踏!”
他走到苻宏面前,目光如炬:“为君者,仁恕当存于心,但决断必施于行!尤其是在此等关乎国本、挑战皇权的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有丝毫姑息!今日之雷霆手段,非为泄愤,乃为立威,为震慑,为涤荡污浊,还朝堂一个清明,给天下一个交代!你可知,此刻灾区百姓,边境将士,乃至朝中那些观望之辈,都在看着朕,看着朝廷如何处置此事!”
苻宏浑身一震,父皇的话如同重锤,敲碎了他最后一丝妇人之仁。他想起灾区百姓的苦难,想起那些胥吏的贪墨,想起祭坛上那惊险一刻。是啊,对叛逆的仁慈,就是对忠诚的残忍,对秩序的破坏。
“儿臣…受教了!”他深深一揖,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乱世用重典,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儿臣定当谨记父皇教诲!”
苻坚看着儿子眼中逐渐凝聚的决断之光,微微颔首。这一夜的血与火,是代价,也是成长的洗礼。大秦的未来,需要一位能承重担、知进退、明赏罚的君主。风雪依旧,但斋宫内的烛火,却照亮了通往未来的道路,一条以铁血开辟,却也寄托着长治久安希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