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岳也看向赵青,抱拳道:“赵先生,关于灵能应对之法,我亦有许多疑问想请教。若阁下不弃,待此间事了,可否再寻时间详谈?”

赵青拱手回礼:“自无不可,相互印证,共同精进。”

首次正式会谈,在务实与合作的气氛中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

双方不仅确认了共同威胁的存在,更在技术和修行层面建立了初步的交流渠道。

这不仅为林默团队深入了解这个文明提供了窗口,也为联盟未来可能需要的更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的几天,林默、周锐、赵青三人暂时留在了K-77前哨基地。

初步的信任建立后,更具体、更繁琐的工作便提上了日程。

赵青主要负责与墨菲博士领导的基地科研团队进行技术对接,而林默和周锐青则在凌云指挥官的安排与秦岳修士长的陪同下。

对基地的非核心区域进行参观,旨在更深入地了解星海共同体的技术实力与社会文化。

数据对接的工作在基地的一间中型分析室内展开。室内布满了各种闪烁的仪器和全息投影界面,墨菲团队的几位核心研究员与周锐围坐在环形操作台前。

共同体方面首先提供了一些关于“虚空畸变体”的非机密历史观测数据、基础能量频谱特征库,以及部分已公开的、关于畸变体在不同能量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分析报告。

“这是我们整理的,过去五年内,在‘破碎星渊’区域记录到的十七种常见畸变体能量签名,以及它们对常规灵能护盾和实体弹药的耐受性阈值范围。”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将数据包传输到共享平台。

赵青接收后,迅速浏览着数据流。

他注意到,共同体的数据分类非常精细,能量单位的定义也与联盟使用的略有不同,但其测量标准的严谨性和数据记录的完整性,都显示出极高的科研水准。

“很详实的数据。”赵青评价道,随即操作着随身携带的、经过伪装的数据板,开始进行格式转换和初步比对。

“我们提供的,主要是关于‘混沌侵蚀’现象跨星域共性特征的分析报告,以及部分能量衰变模型的优化算法建议。

请注意,这些算法建议是基于通用计算架构提出的优化思路,不涉及我们团队特有的传感器硬件原理。”

墨菲博士连连点头,眼镜后的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理解,完全理解!即便是思路也极其宝贵。

你看,我们处理高维混沌数据时,经常遇到灵网计算节点在特定熵值区间出现逻辑循环冗余,导致分析效率下降……”他立刻抛出了一个具体的技术难题。

赵青沉吟片刻,回答道:“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变体。或许可以尝试在预处理阶段,引入一个动态的滤波器,其参数并非固定,而是根据能量背景噪音的实时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

这里有一个我们验证过的初步算法框架,可以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变种,结合对能量场二阶导数的监控……”

他一边说,一边在数据板上勾勒出简化的算法流程图和核心公式,并未展示底层代码,但清晰地阐述了原理。

墨菲和他身边的几位研究员立刻被吸引,围拢过来,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

赵青提出的思路与他们现有的技术路径有所不同,但逻辑自洽,且直指问题核心。

这种基于原理层面的交流,既展示了“远行者”团队的技术深度,又巧妙地规避了核心机密,赢得了科研人员们的尊重。

与此同时,周锐也在交流中,仔细记录着共同体在灵能应用精细化、标准化方面的细节,例如他们如何将灵能波动量化并纳入数学模型,这些对于联盟的科技修真融合道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一边,林默和周锐在凌云和秦岳的陪同下,参观了基地的防御阵列控制中心和修行区域“灵韵殿”。

防御阵列控制中心是一个充满科技感的环形大厅,巨大的全景舷窗外是深邃的星空,内部则布满了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控制界面。

工作人员并非完全依靠手动操作,更多的是通过佩戴的灵能感应装置,与控制系统进行意念层面的交互,指令下达无声却极其高效。

“这是我们基地的‘千层垣’防御系统核心控制节点。”凌云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

“它并非单一的能量护盾,而是由多层复合场构成。最外层是偏向性灵能护盾,用于偏转和消耗能量攻击;

中间层是结合了力场技术与符文阵法的物理屏障,应对实体冲击;最内层则是动态灵能扰乱场,专门用于干扰和削弱‘畸变体’特有的混沌灵能侵蚀。”

林默仔细观察着全息态势图上显示的护盾能量流分布,发现其结构异常精巧,各层之间能量转换流畅,几乎没有冗余消耗。

“非常出色的系统集成能力。这种多层、异质结构的防御理念,对能源管理和瞬时响应能力要求极高。”他评价道,这确实是联盟目前仍在努力攻克的难点之一。

“能源主要来自基地的聚变核心和灵网直接供能。”凌云解释道,“关键时刻,基地内的高阶修士也可以将自身灵元注入核心阵法,临时提升防御强度。个体与集体,科技与修行,在这里是统一的整体。”

周锐的注意力则更多放在那些操作人员身上。

他能感觉到,这些官兵不仅技术娴熟,其自身灵能波动也与整个防御系统隐隐共鸣,显然经过长期的特殊训练,才能达到这种人机一体、灵能协同的状态。

这种高度的纪律性和专业性,让他对共同体的军事素养有了直观认识。

随后,他们来到了“灵韵殿”。

此处与基地其他区域的科技风格迥异,更像是一座古典静谧的殿堂。

空气中弥漫着平和而浓郁的灵能,光线柔和,四周墙壁上刻画着玄奥的星辰轨迹与能量回路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