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黑魂之灰烬之瞳 > 第437章 战场的清理与重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未动,目光落于那烟柱根部,灰烬翻腾处,正是昨夜火盆余烬所存之地。 哈维尔立于阶下,手按盾缘,指节微白。他未言,亦未抬首,但肩甲微沉,已知其意。

我解下袖中铁片,递出。他单膝触地,双手承接。铁片边缘烧痕犹热,倒置王冠的刻痕嵌入掌心。

“循此痕,查尽小隆德每一寸焦土。”我说,“死者未归,生者不安。令工兵入废墟,收骸、焚疫、清陷。征流民修道筑塔,以工代赈。三日内,我要小隆德主道可通车马。”

他起身,铁片收入怀中,转身离去。披风扫过石阶,带起一缕残灰,坠地无声。

王殿侧厅,烛火摇曳。后勤官与工兵统领列于案前,甲未卸,靴沾泥。我立于地图之前,指尖划过小隆德东坡至西谷的断裂线。

“阵亡者遗骸,尽数收殓,归葬英灵园。”我道,“无名者骨灰暂存陶瓮,铭‘火誓之荣’四字。腐尸、残甲、染疫之物,尽数焚毁,火源用初火残焰,不得假借凡火。”

工兵统领低头记录,笔尖划破羊皮。

“主道重修,自东坡哨塔起,至西谷关隘止。征召流民三百,每日供食两餐,工毕发银一铢。哨塔重建,高不得逾旧制,但基座加厚三尺,防地陷。”

后勤官抬头:“若遇未爆引信?”

“标记,绕行,报工兵队。不得擅动。”

“战俘如何处置?”

“押往南部矿场,分三批轮转。翁斯坦监运,每五十人配守卫五,行速不得逾日三十里。”

令下即行。三日后,小隆德废墟边缘,火光连绵。

哈维尔立于东坡战壕前,盾立身侧,剑未出鞘。工兵以长钩翻动尸堆,腐臭弥漫,苍蝇成团。一具尸体半埋于焦土,铠甲残破,胸前铭牌已被削去。工兵欲取其甲,哈维尔抬手止之。

“此甲属死者,非战利品。”他道,“剥离时须全取,不得损毁。若铭牌缺失,记其身形、伤痕、铠甲编号,报英灵园备案。”

工兵低头,改用布裹手剥离。另一人点燃初火残焰,火焰幽金,不腾不跳,缓缓吞噬一具肿胀尸体。火光映在哈维尔脸上,裂痕深如沟壑。

三名男子被押至临时监牢,双手反绑,甲胄残缺。一人腰间佩刀已锈,刀柄刻有私兵纹样。

“掘尸盗甲,扰乱清理。”押队兵卒禀报,“当场擒获,甲胄八副,皆未登记。”

哈维尔走近,抽出大剑,剑锋一挑,三人兵刃尽数飞出,坠地断为两截。

“斩其兵,不斩其命。”他说,“入清理队,三日不得歇,食减半。若再犯,断手。”

三人低头,被推入工队。人群静默,无人再动。

一名工兵自战壕深处爬出,手中捧着半块烧焦羊皮。边缘卷曲,内面残留墨迹,符号扭曲,形似缠绕的蛇首,又似倒挂的羽冠。他递上。

哈维尔接过,指尖抚过符号。那纹路,与叛乱者首领帽上羽毛图腾相似,却多了一道横线,如锁链贯穿。

“存档。”他说,“报英灵园,标记‘东坡七号坑’。”

他将羊皮收入袋中,继续前行。火光在身后连成一线,如同葬礼的烛河。

与此同时,小隆德西谷,战俘押运队列缓缓前行。翁斯坦骑于马上,枪未出鞘,目光扫过两侧山岩。俘虏百人,分五队行进,脚镣相扣,步履蹒跚。

途经一处塌陷地,尸堆隆起,形如小丘。马蹄踏过时,泥土微动。翁斯坦勒马,抬手示意队伍止步。

他下马,以枪尖拨开尸堆。腐肉脱落,露出下方石板。石板有缝,边缘整齐,非自然断裂。他蹲下,手指探入,触到一道铁环。

“开。”他下令。

四名士兵合力掀开石板,黑口显露,石阶向下延伸,深不见底。一股热气涌出,夹杂硫磺与焦骨气味。

翁斯坦未入,退后三步,抬手召来信鹰。他取下腰间铜牌,刻上“西谷密道,未登记,有热源”九字,封入竹管,绑于鹰足。鹰振翅而起,直向王城方向。

“封道。”他说,“取石来,填满入口。立碑。”

士兵搬来巨石,层层垒砌。最后一块石落定,翁斯坦亲自执凿,在碑面刻字:“此下囚魂,非死者,乃未伏之罪。”

风自密道口吹出,带着余温。一名士兵清理碑周残土,指尖触到一物。他拾起,是一枚残破护符,铜质,边缘扭曲,内嵌一小片晶石。

他递上。翁斯坦接过,举至眼前。晶石内有微光流转,非金非红,近乎幽蓝,如深井寒焰。他指尖轻压,光不灭,却微微震颤,似有脉动。

他将护符收入怀中,未言。

三日后,小隆德主道初通。车马可过,哨塔基座已立。英灵园内,三百七十二个陶瓮排列整齐,无名者骨灰静置其中。火盆日夜不熄,初火残焰低燃,灰烬不扬。

我立于王殿高窗前,望向南方。哈维尔归来,立于阶下,手中捧着一只木匣。

“东坡战壕出土羊皮残片,符号与叛军图腾相似,但多一道横纹。”他道,“已交炼金师查验,尚未得解。”

我点头。

“西谷密道已封,翁斯坦立碑警告。护符一枚,内含异色初火残片,焰呈幽蓝,触之有震感。”

我伸手。他取出护符,放入我掌心。晶石微光映在皮肤上,泛出青灰。

我闭目,以意念探入。初火本源在我血脉中流转,与这残片接触时,竟生排斥。光流微滞,如遇逆风。

我睁眼。

“此火非纯。”我说,“有人以初火为引,掺入他物。非祭,非燃,乃——污染。”

哈维尔未动,但呼吸微沉。

“护符来源?”

“密道口,尸堆之下。士兵拾得。”

我将护符置于案上,取铁片对比。倒置王冠的刻痕,与护符背面一道浅纹完全吻合。同一模具,同一时代。

“小隆德旧贵族族徽。”我说,“三十年前,因叛国罪被削籍。其府邸焚毁,族人流放。”

哈维尔低声道:“若此物出自密道,而密道藏于战场深处……则有人在战前已布后路。”

我未答。窗外,最后一车焦土运出小隆德城门。工兵点燃净化之火,火焰腾起,将残旗、断甲、腐布尽数吞没。火光映红半边天。

一名信使奔入王殿,单膝跪地。

“哈维尔大人,东坡清理队报告——第七号坑下方,土层松动,掘出石室一间,内有铁箱,封印完好。箱面刻字:‘火熄之时,吾名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