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亮剑:祝你发财啊 > 第62章 经济碾压,物资洪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章 经济碾压,物资洪流

落鹰涧的枪声余音未散,情报网络的脉络悄然延伸,磐石部队在军事和情报两条战线上高歌猛进。然而,林峰深知,一支真正无敌的军队,不仅需要锋利的矛和坚固的盾,更需要一个强大、稳定、能够支撑长期战争的后勤脊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今皆然。

就在他筹划如何进一步夯实根据地经济基础,让部队和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从而支撑起更庞大军队和更激烈战斗时,系统面板上,那因为连续胜利和“上供”而积累的庞大积分,以及几次任务奖励中附带的各类非军事物资,给了他实现这一切的底气。

他意识沉入系统空间。只见那扩容后的千立方米空间内,除了整齐码放的各类武器弹药、技术设备外,更有一大片区域,堆满了如同小山般的生活与战略物资。

淡黄色砖块状的军用压缩干粮一垛又一垛,粗略估计不下百吨。印着不同标识的肉类罐头箱堆积如山,数量以万箱计。印有外文说明的盘尼西林纸箱,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在这个时代,其价值堪比黄金。战场急救包、军用被服(冬夏装皆有)、汽油、柴油桶、小型发电机组、野战电话系统、甚至还有整包的F-1防御型手榴弹和反步兵地雷……琳琅满目,几乎涵盖了一支军队生存和作战所需的方方面面。

这些物资,一部分是攻克平安县和后续战斗的系统奖励,更大一部分,则是林峰未雨绸缪,动用积分从系统商城有计划兑换而来的。他深知,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这些东西有时候比枪炮更能凝聚人心,更能支撑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是时候,把这些东西‘变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和发展力了。”林峰心中暗道。

他没有选择一次性将所有物资都拿出来,那太过惊世骇俗。而是有计划地、分批地将这些系统物资,与他明面上“缴获”的、以及通过秘密渠道从敌占区“采购”来的少量物资混合在一起,开始了对磐石根据地和部队的“反哺”。

首先受益的是部队自身。

各营连的食堂里,以往能照出人影的稀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管饱的二米饭、白面馒头,甚至偶尔还能见到油汪汪的罐头肉炖菜。后勤部门按照林峰的指示,定期向各部队分发压缩干粮和罐头,作为应急口粮和训练补充。

士兵们碗里有了油水,脸上渐渐有了红润,训练的劲头更足了。以前很多战士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夜盲症,在充足的食物和维生素(部分来自系统药品)补充下,也大为改善。

军用被服厂(利用缴获的缝纫机和布料建立)开足马力,战士们陆续换上了崭新、厚实、统一的冬夏军装,虽然样式简单,但足以抵御风寒,军容风貌为之一新。

野战医院更是鸟枪换炮。盘尼西林等消炎药的使用,使得伤员感染率和死亡率断崖式下降。很多在过去只能等死的重伤员,被硬生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卫生员们使用的也是系统出品的标准急救包,处理伤口更加规范有效。战士们再无后顾之忧,作战更加勇猛。

其次,是根植的百姓。

林峰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通过地方民主政府,以“部队缴获物资,与民共享”的名义,定期向根据地的贫困农户、军烈属分发粮食(主要是系统压缩干粮,掺入普通粮食中)、食盐、布匹,甚至是一些基础药品。

当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老百姓,接过八路军战士送来的活命粮和御寒衣时,无不感激涕零,许多老人甚至跪地磕头。民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拥有磅礴力量的东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汇聚到磐石根据地,汇聚到林峰和他领导的部队身边。

“参加八路军,打鬼子,保家乡!”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了许多青壮年发自内心的选择。征兵处门前,主动报名参军的青年排起了长队,兵源质量远超以往。林峰甚至可以从容地进行筛选,优先挑选那些身体好、有文化的苗子。

再者,是军工和基础建设的萌芽。

有了充足的汽油和柴油,那几辆缴获的卡车和秘密基地的t-70坦克不再是摆设,机动能力和训练强度得到保障。小型发电机组被秘密安装在了指挥部、医院和正在建设的鹰嘴涧机场,提供了稳定的照明和部分设备动力。野战电话系统的铺设,使得各部队、各哨所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高效。

黑云寨后山的秘密兵工作坊,在获得了系统提供的少量稀有金属和工具后,复装子弹的质量和效率也有所提升,甚至开始尝试修理更复杂的枪械。虽然距离自产武器还很远,但至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这种全方位的“物资洪流”洗礼,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且极其震撼的。

磐石根据地的军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兵强马壮,粮草充足”。部队士气高昂,训练热情似火;百姓安居乐业,拥军热情空前。整个根据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与周边敌占区、甚至其他一些条件艰苦的抗日根据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消息自然无法完全封锁。很快,“平安县那边的八路富得流油”、“当兵的天天有肉吃”、“老百姓也跟着享福”之类的传言,便开始在晋西北乃至更广的范围内悄悄流传。这进一步吸引了周边区域的流民、溃兵、乃至一些有技术的手工业者前来投奔,根据地的人口和人才储备都在悄然增加。

旅部,李云龙也隐约听到了些风声,看着林峰上次送来、尚未分配完的庞大物资,再结合下面的传闻,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林峰这小子……他娘的到底捞了多少好处?这哪是缴获,这分明是找到了一座金山啊!”他咂摸着嘴,又是羡慕又是得意。羡慕的是林峰那仿佛无穷无尽的“搞钱”能力,得意的是这样的能人是自己的兵!

他甚至开始琢磨,下次林峰再来“上供”,是不是得暗示他多送点粮食和药品这类“硬通货”,这玩意儿,可比武器有时候还管用。

站在平安县的城头,林峰俯瞰着逐渐恢复生机的街道和城外郁郁葱葱的田野,感受着部队和百姓那昂扬的精气神,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拥有了近乎无限的物资保障,他的磐石部队才真正拥有了扎根的土壤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士兵们不再为饥寒所迫,百姓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样的军队和根据地,才能爆发出最强大的战斗力,才能经受住最残酷的考验。

“物资碾压,有时候比火力碾压更让人绝望。”林峰嘴角微扬,“小鬼子,你们靠抢掠来维持战争,而我们,却能自给自足,甚至越来越强。这场战争,你们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他仿佛看到,一条由粮食、药品、被服、燃油构筑的、更加坚实的战争潜力之路,正在他的脚下延伸。这条路上,他的钢铁洪流将获得永不枯竭的动力,他的无敌之师,将踏着这坚实的后勤基石,碾碎一切来犯之敌!

系统的积分还在增长,商城里还有更多神奇的物品。林峰知道,这场由他主导的“经济碾压”,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他还要建立更完善的军工体系,更要实现他梦寐以求的空中优势。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这看似普通,却至关重要的——物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