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亮剑:祝你发财啊 > 第109章 情报破译,洞悉先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章 情报破译,洞悉先机

当磐石基地的钢铁雄师在明处磨砺爪牙之时,另一条无形的战线也在黑暗中悄然铺开。与震耳欲聋的炮火和引擎轰鸣不同,这条战线的主战场,位于基地深处一座经过特殊加固、戒备森严的地下掩体内。这里只有电台滴滴答答的蜂鸣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响起的、压抑着兴奋的低语。这里,是林峰麾下另一支决胜千里的精锐——电讯侦察与密码破译中心。

掩体内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纸张、油墨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息。十几名戴着耳机的报务员正全神贯注地监听着不同频段的信号,手中的铅笔在电报纸上飞快地舞动,记录下一串串看似毫无规律的日文假名和数字。而在掩体最内侧,被单独隔开的分析室内,气氛则更为凝重。

新任电讯侦察与密码破译中心主任,化名“钟会”的年轻专家,正将一份刚刚翻译完毕的电文双手呈递给林峰。钟会是数日前林峰消耗大量积分,从系统商城秘密兑换的【高级密码破译技术团队卡】的核心人物,与他一同到来的,还有七名在这个时代堪称顶尖的密码分析专家和一批这个时代尚未出现的、基于真空管技术的初级密码分析设备。

“司令员,这是刚刚截获并破译的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部发给其下属第36师团的调防命令。”钟会的语气平静,但眼中闪烁着智珠在握的光芒,“确认无误,与我们之前基于多方情报和 traffic analysis(通信量分析)推断出的结论完全一致。”

林峰接过电文,目光迅速扫过。纸张上,娟秀而清晰的汉字将日军的意图暴露无遗:因八路军近期在正太线沿线活动频繁,疑似有大规模破袭企图,为加强重点枢纽阳泉的防御,命令第36师团下属之步兵第222联队,于三日内由当前驻地寿阳,乘军列秘密转移至阳泉驻防,归建阳泉守备队指挥。

电文的末尾,甚至还标注了军列的大致出发时间和路线——夜间运行,经石太线(正太线山西段旧称)直达阳泉。

“好!干得漂亮!”林峰将电文轻轻拍在铺满地图的桌面上,脸上露出了锐利如鹰隼般的笑容。“鬼子这一步棋,算是被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了。”

他走到巨大的华北地区军事地图前,目光落在寿阳至阳泉那段蜿蜒的铁路线上。这条铁路,是正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军在山西境内重要的物资运输动脉。

“钟主任,你们的工作,意义重大啊!”林峰转过身,语气中充满了赞赏,“这不仅仅是破译了一份电报,这是给我们送来了至少三天的先知先觉!是把鬼子的动向,赤裸裸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钟会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谦逊中带着自信:“司令员过奖。这主要得益于您提供的……先进理论和设备支持。日军使用的‘紫密’(注:历史上日军一种中级密码的俗称)体系,虽然比早期的简单移位和代替密码复杂,但其内在逻辑已被我们掌握。加上他们频繁更换的密钥,我们也能通过统计分析和已知明文攻击在较短时间内破解。目前,日军第一军层级及以下的大部分非绝密通信,对我们而言,几乎是透明的。”

“透明……好一个透明!”林峰踱步到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心中豪情激荡。这就是信息碾压!在敌人还自以为行动隐蔽时,自己已经洞悉了其全盘计划。这种优势,比多几门重炮、多几辆坦克更加可怕。

他想起了原着中李云龙打平安县城时,各方部队不明就里却纷纷投入战斗的“乱仗”,虽然热血,却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而现在,他林峰指挥作战,将彻底告别那种“盲人摸象”的状态。

“立即将这份情报,连同我们的分析,以最高密级送至旅部,呈报李旅长并转呈师部。”林峰迅速下达指令,“同时,以我‘先锋支队’的名义,向旅部建议:我部拟于敌第222联队乘军列转移途中,择险要地段,实施一次精准伏击,力求全歼或重创该联队于运动之中,打乱日军增援阳泉之部署,并为我后续更大规模之破袭行动创造条件!”

“是!”一旁的作战参谋立刻记录,转身就去拟发电报。

命令下达后,林峰再次看向钟会:“你们的任务还很重。不仅要保持对现有已破译密码的监控,还要持续追踪日军可能出现的新的密码版本和加密方式。我们的优势,必须一直保持下去!”

“明白!我们分析组已经在对日军可能升级的密码类型进行预研和模拟破译训练。”钟会郑重回答,“此外,我们也在尝试对日军无线电信号进行测向和电台指纹识别,以期能更精确地定位其指挥部和重要单位的位置。”

“很好!需要什么资源,直接打报告!”林峰大手一挥,“人才、设备,只要你们提出来,我想办法解决!”

他深知,这支无形的力量,将成为他未来横扫华北、乃至更广阔战场的最强助力。在绝对的火力和机动力之外,再加上“洞悉先机”这一决定性砝码,他的“碾压”之路,将更加无可阻挡。

几个小时后,独立旅旅部。

李云龙捏着那份由林峰亲自签发的绝密电文,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又抬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巨幅地图,嘴巴咧得都快到耳根子了。

“他娘的!这小子!真是孙猴子变的?连小鬼子啥时候拉屎放屁都知道了?”他猛地一拍大腿,震得桌上的茶缸都跳了一下,“看看!鬼子第222联队,三天内,坐火车从寿阳到阳泉!时间、路线,都给咱标得明明白白!这仗打得,跟看自己手掌心的纹路似的!”

副旅长在一旁也是啧啧称奇:“老李,林峰这小子,这次送来的可不是枪炮,是比枪炮还厉害的东西啊!这份情报,价值一个师!”

“何止一个师!”李云龙瞪着眼睛,“有了这玩意,咱们就能牵着鬼子的鼻子走!他想增援?半道上就给他掐死!他想扫荡?咱们提前就跳到他包围圈外面去!这他娘的才叫打仗!”

他兴奋地搓着手,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回电!同意林峰的作战计划!让他放手去干!需要旅部怎么配合,尽管提!告诉他,老子就在旅部等着他再次‘恭喜发财’的消息!”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寿阳与阳泉之间的铁路线上,眼中闪烁着狼一样的光芒:“小鬼子一个整编联队……这可是块肥肉啊!林峰这小子,胃口是越来越大了!不过,老子喜欢!”

与此同时,磐石基地的作战指挥室内,针对步兵第222联队的“猎虎”伏击计划,已经在林峰的主持下迅速展开。

参谋团队根据精确的情报,在地图上标出了数个理想的伏击点。最终,林峰选定了一处名为“老鸦峪”的地段。这里铁路依山傍水,有一段长长的弯道,列车通过时必须减速。一侧是陡峭的山崖,易于埋伏重火力和扼制制高点;另一侧则是湍急的河流,可以有效阻断日军弃车后的溃逃路线。

“命令!”林峰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炮兵集群,秘密前出,于老鸦峪两侧山脊预设发射阵地。以ZIS-3野炮和m-30榴弹炮为核心,负责首轮火力急袭,务必在第一时间打瘫敌军列,摧毁其随行装甲车辆和重武器。”

“坦克营第一连(t-34\/76),隐蔽于峪口后方林地,待炮火延伸后,沿铁路线横向展开,构成钢铁屏障,阻击敌军前冲后突,并以直瞄火力点名敌军坚固车厢和火力点。”

“步兵一营、二营,配属全部冲锋枪手和喷火器班,沿山坡展开,待炮火停止后,立即发起冲锋,分割包围,肃清残敌。重点清除试图依托车厢顽抗之敌。”

“利刃特种大队,提前渗透至伏击圈远端,负责炸毁铁路桥梁,彻底切断敌军退路,并阻击可能从阳泉方向来的援军。”

“骑兵侦察连,游弋于伏击圈外围,负责战场警戒和追击溃散之敌。”

“航空大队,伊尔-2攻击机待命。若战场出现意外僵持或日军援军逼近,立即请求空中支援,进行战场清扫。”

“后勤保障旅,按预案设立前线补给点和伤员转运站,确保弹药供应和伤员后送畅通。”

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确,各部队主官领命而去,迅速开始行动。庞大的战争机器,因为一份关键的情报,精准地开动起来,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无声息地撒向了老鸦峪那片即将沸腾的土地。

林峰站在沙盘前,看着代表己方部队的蓝色箭头如同毒蛇般,精准地缠绕在代表日军军列的红色标记周围。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他不需要奇谋妙计,只需要将绝对的火力,投送到情报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这就是信息优势下的碾压,简单,粗暴,且无比高效。

“鬼子一个联队……正好拿来检验一下我们情报系统和全新作战体系的成色。”林峰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这份‘开门红’,我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