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忠实客户培养初见成效后,林墨意识到,社区活动不应局限于“邻里节”这样的大型活动,更需要融入日常、贴近生活的小型互动——既能满足街坊的实际需求,又能让超市的“人情味”渗透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她联合社区居委会,推出“振山暖心行动月”系列活动,以“周周有主题,次次有温度”为目标,让超市真正成为社区的“情感枢纽”。
首个主题活动定为“便民服务进家门”,针对独居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街坊展开。林墨组织超市员工和忠实会员志愿者,组成10支“暖心服务队”,带着血压仪、理发工具和超市商品,逐户上门服务。在晨光小区独居的张奶奶家,志愿者不仅帮她测量了血压,还帮她修剪了头发,超市员工则根据她的需求,现场用小程序帮她下单了一周的食材。“以前理发要麻烦邻居陪我去理发店,现在在家就能解决,还能顺便买好东西,真是太省心了。”张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迟迟不肯松开。
每周三的“亲子欢乐汇”则成了年轻家长和孩子们的期待。超市的亲子专区被临时改造成活动场地,铺上彩色地垫,摆放着积木、绘本和手工材料。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周一至周五推出“绘本共读”,由超市员工扮演故事角色,给孩子们讲故事;周六举办“手工dIY”,孩子们可以制作风筝、灯笼等手工艺品,作品还能在超市展示区展出;周日则是“小小导购员”体验活动,孩子们穿上迷你工作服,跟着导购学习商品介绍,完成体验后能获得“专属小礼品”。
“我家孩子每周都盼着周三,现在不仅认识了很多小伙伴,还学会了分辨不同的蔬菜和水果。”一位年轻妈妈笑着说,她的孩子刚完成“小小导购员”体验,正拿着自己的“工作证书”向同伴炫耀。亲子活动不仅拉近了超市与年轻家庭的距离,还带动了亲子专区的销售额——不少家长在参加活动后,会顺便购买亲子套餐和儿童用品。
针对社区里的中老年街坊,超市推出了“健康养生课堂”,每周六上午在超市二楼会议室开讲。林墨特意邀请社区医院的医生和营养师,围绕“老年饮食健康”“常见疾病预防”等主题授课,课后还设置了“答疑环节”,医生现场为街坊们解答健康问题。超市则在课堂现场摆放着适合老人的健康食品,如无糖饼干、营养麦片等,街坊们可以免费试吃,有需要的话直接扫码下单。
“以前总担心自己的饮食不健康,听了医生的课才知道,原来家常菜也能做出营养来。”刚听完课的王大爷,当场下单了两箱无糖牛奶,“超市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提供这么好的商品,我们肯定支持。”健康养生课堂不仅提升了街坊们的健康意识,还让超市的健康食品专区成了热门区域,销售额比之前增长了30%。
为了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超市还举办了“邻里置换市集”,每月最后一个周日在超市门口的广场举行。街坊们可以将家里的闲置物品带到市集上,与其他邻居进行置换,超市则提供摊位、桌椅和置换登记表,还会评选“最受欢迎置换物品”,为获奖者送上超市购物卡。在首次置换市集上,有街坊用闲置的自行车换了一台微波炉,有家长用孩子的旧玩具换了一套绘本,现场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
“以前住对门都不怎么说话,通过置换市集,不仅换到了需要的东西,还认识了很多邻居。”一位参与置换的街坊说,“现在我们经常一起在超市买东西,遇到问题还会互相帮忙,邻里关系比以前融洽多了。”置换市集不仅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还让超市成为了社区的“社交平台”,不少街坊在市集结束后,会走进超市购物,带动了超市的客流量。
活动期间,赵天磊的配送团队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不仅负责活动物资的运输,还主动帮助街坊们搬运置换物品。有位街坊在置换市集上换了一台洗衣机,赵天磊二话不说,带着配送员帮他把洗衣机送到了家,还帮他安装调试好。“天磊现在越来越靠谱了,真是长大了。”街坊们看着赵天磊忙碌的身影,纷纷称赞。
“暖心行动月”结束后,林墨在社区调研中发现,街坊们对超市的满意度从之前的92%提升至98%,有80%的街坊表示“会优先选择振山超市购物”。社区居委会主任也特意找到林墨,对她表示感谢:“振山超市的这些活动,不仅服务了街坊,还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真是我们社区的好帮手。”
林墨看着活动现场的照片,照片里街坊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心里格外温暖。她对团队说:“社区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拉近距离、带动销售,更在于传递温暖、凝聚人心。只要我们坚持把街坊的需求放在心上,多做实事、多办好事,超市就会成为社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未来,超市还将推出更多贴近街坊需求的社区活动,让这份温暖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