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 第124章 一碗热汤与冰冷的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一碗热汤与冰冷的心

第二天一早,郭英就换上了一身干净的便服。

他没有佩戴蓝玉昨日授予他的新刀。

也没有带任何一个总管府派来的护卫。

他只是一个人去了屯工所的伙房。

伙房里热气蒸腾,一口巨大的铁锅正炖着香气扑鼻的羊肉,滚沸的汤汁咕噜作响。

这是辽东军为了改善伙食,特意从巴特尔部落换来的肥羊。

郭英找到了负责伙房的管事。

他没有摆出任何副总管的架子,只是平静地要求对方准备一个食盒。

食盒里要装上一大碗最肥美的羊肉汤,再配上两个刚出锅的白面馒头。

伙房的管事不敢怠慢,很快就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郭英亲自提着那个还冒着热气的食盒,一步步走向那个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

感化营设立在屯工所最偏僻的角落。

这里专门关押着近百名自石河谷之战后被俘的明军中高级军官。

和那些已经接受现实、开始劳动的普通士兵不同,这些人是“硬骨头”。

他们曾经都和郭英一样身居高位,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和旁人的敬畏。

一份可笑的骄傲让他们不屑于与普通士兵为伍,更不屑于为“反贼”干活。

蓝玉为安抚他们,也为防止他们在屯工中煽动叛乱,便设立了这个地方。

这里不强迫他们进行任何劳动,每天也有固定的饭食供应。

但他们的行动受到了最严格的限制。

每个人都被单独关押在一间狭小的营房里。

除了短暂的放风时间,他们见不到任何人。

这种与世隔绝的孤寂,比任何肉体上的折磨都更让人难以忍受。

郭英提着食盒,走进了感化营的监区。

看守的士兵立刻上前行礼:“郭总管!”

郭英点了点头,没有多话。

他扫了一眼两排死气沉沉的营房,然后径直走到了其中一间的门前。

门上挂着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用墨汁写着两个字——李德。

正是蒋瓛给他的那份名单上,排在第一个的名字。

“开门。”郭英平静地吩咐道。

看守不敢犹豫,立刻用钥匙打开了沉重的门锁。

“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

一股混杂着霉味和汗味的浑浊空气扑面而来。

营房里很昏暗,只有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进一丝微弱的天光。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背对着门口,盘腿坐在冰冷的床板上一动不动。

听到开门声,他连头都没有回一下。

郭英提着食盒缓缓走了进去,对看守使了个眼色。

看守会意,立刻退了出去,并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营房里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

郭英没有说话,只是将食盒轻轻地放在了房间里那张唯一的小木桌上。

他打开了盒盖。

瞬间,一股浓郁的、带着膻味的羊肉香气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开来。

但这足以让任何饥饿之人流口水的香味,似乎并没有引起那个背影的任何反应。

郭英自己拉过一张小凳,在桌边坐了下来。

“李兄。”他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些许沙哑。

坐在床板上的那个人,身体似乎微微僵硬了一下。

但他依旧没有回头。

郭英并不在意,仿佛只是在自言自语。

“我记得,刚被送到这里的时候,我跟你一样。”

“不,甚至比你还要不堪。”

“我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去死。”

“我觉得我没脸活在这个世上了。”

“我亲手葬送了五万弟兄,我是罪人!”

他的声音很平淡,就像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

“可是,他们不让我死。”

“蓝玉不让我死。”

“他找人看着我,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我。”

“你知道吗?那种感觉,比拿刀子一刀一刀割我的肉还难受。”

李德的肩膀似乎动了一下。

“后来,我不闹了,也死不掉,就每天看着窗外。”

郭英的目光也投向了那扇小小的窗口。

“我看着那些跟我们一起被俘的弟兄们。”

“看着他们怎么从绝望到麻木,再到……找到活路。”

“我亲眼看到,一个叫赵四的屯工,就因为改进了一个小小的独轮车,获得了比别人多十倍的粮食和酒肉。”

“我亲眼看到,那些以前在我们军中连饱饭都吃不上的大头兵,在这里因为干活卖力,晚上都能分到一大块肉。”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难言的滋味。

“甚至,我这个一事无成的阶下囚,吃的都比以前当总兵的时候还好。”

他指了指桌上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羊肉汤。

“李兄,你在我叔父武定侯府上当过差,你告诉我,咱们大明朝的军营里,一个普通的千户,能每天都喝上这么一碗不掺水的羊肉汤吗?”

这一次,李德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反应。

他沉默着。

没有回答,但他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默认。

郭英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他继续加了一把火。

他从怀里掏出那封他妻子写的家信,纸张的边缘已经起了毛。

“就在前几日,蓝帅派人给了我这个。”

“是我内人从京城寄来的家书。”

听到“家书”两个字,李德那如同石化了一般的身体终于动了。

他缓缓地转过身来。

那是一张布满胡茬、写满了憔悴与屈辱的脸。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郭英手里那封信,眼神里是一种压不住的渴望。

郭英叹了口气,将信里所说的一切,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德。

他讲了朝廷如何拖欠他们这些“阵亡”将士的抚恤。

讲了他家里如何用度紧张。

最后,他讲到了他叔父武定侯郭兴,如何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皇帝申斥,夺去了爵位。

郭英的声音有些不稳:“李兄,你看到了吗?”

“这就是我们为之流血牺牲,所换来的下场!”

“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

“我们的家人在后方,却连最基本的抚恤都拿不到!”

“我们的家族因为我们不在了,就立刻遭到了无情的打压和清算!”

“这样的朝廷,这样的陛下,真的还值得我们为他去死吗?!”

他的质问声色俱厉。

李德的脸上血色尽褪。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反驳些什么,但喉咙里却一个字也挤不出来。

他知道,郭英说的都是事实。

郭英看着他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语气渐渐缓和了下来。

“李兄,我今日来找你,不是要逼你做什么选择。”

“我只是想让你看清一些东西。”

“你我都是武将,都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活的人。”

“我们求的,无非就是一个功名,一个前程,一个能让家人安稳度日的保障。”

“以前,我觉得这些只有大明朝能给。”

“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

他说完这一切,然后站起身,将那碗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往李德面前推了推。

“汤快凉了。”

“喝吧。”

“不管你怎么想,肚子总不能一直饿着。”

说完,他不再看李德一眼,转身就向门口走去。

就在他的手即将碰到门栓的那一刻,身后传来了一个无比冰冷又无比轻蔑的声音。

“站住。”

郭英的脚步停住了。

他转过身,看到李德已经从床板上站了起来。

李德走到桌边,看都没看那碗羊肉汤一眼,只是冷冷地盯着郭英。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鄙夷。

“郭将军。”他故意加重了“将军”两个字的读音,“你跟我说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让我,也像你一样摇尾乞怜,投降反贼,对吗?”

郭英的眉头皱了起来。

“我不是……”

“你不用解释!”李德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脸上露出一种病态的、固执的笑容,“想让我李德背叛朝廷,背叛陛下,除非我死!”

“你说的那些家信、降爵,我一个字都不信!”

“那不过是你们这些反贼编造出来,动摇我军心的下三滥手段!”

他伸出手指着门口。

“郭将军,你曾经是我敬佩的英雄。”

“但现在,你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你若是只为了这碗羊肉汤就想让李某学你卖主求荣,那还是请回吧!”

他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耳光,火辣辣地抽在郭英脸上。

郭英看着他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心里刚刚升起的一点热气,瞬间就凉透了。

他沉默了。

他看着桌上那碗已经不再冒热气的羊肉汤,浓郁的香气此刻闻起来却充满了讽刺。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只是深深地看了李德一眼,然后拉开门,走了出去。

郭英明白了。

靠一碗热汤,是暖不透这些人的心。

想敲碎这些顽石,他需要换一种方法,一种更重的,更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