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系列之楚云飞 > 第138章 星火初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伐先锋部队的集结和开拔,在广州城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码头上人山人海,军旗招展,鼓乐喧天,充满了出征前的豪情与喧嚣。然而,身处风暴眼中心的楚云飞,内心却保持着异乎寻常的冷静。他知道,眼前的北伐只是宏大棋局中的一步明棋,而他真正的战略纵深,远在千里之外的北方。

就在出发前夕,一个极其隐秘的通信渠道,将一份来自远方的密电,送到了楚云飞手中。这封电报的传递过程,如同地下工作者接头般谨慎:先是由一个伪装成茶叶商贩的秘密交通员,将加密的电文胶片混入一批送往黄埔军校后勤处的“办公用品”中;再由楚云飞安插在后勤部门的一名绝对可靠的心腹(此人曾是他在山西时的老部下),在例行检查时悄然调换;最后,这卷微缩胶片在夜深人静时,于楚云飞反锁的办公室内,通过特制的显影液,显现出几行简洁却重若千钧的字迹。

电文发自北方,署名代号“樵夫”——正是奉命秘密筹建“星火”基地的方梦雄。

电文内容极其精炼,采用了他们事先约定的密语:

“樵夫致飞鸟:货已觅得,两处仓廪(意指初步选定的基地地址),一在吕梁西山(暗指吕梁山脉西麓),一近黄河古渡(暗指晋陕豫交界黄河沿岸某处)。地僻人稀,柴薪(指基础物资)可备,然水道(指交通联络)尚艰。工匠(指建设人员)已聚数人,正辟径(指开始初步建设)。风紧(指环境险恶),需缓图。盼归期。”

短短数十字,却让楚云飞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如释重负的笑意。他立刻走到墙边那幅巨大的中国北部地图前,手指精准地落在吕梁山脉西麓和晋陕豫交界处的黄河沿岸区域。这些地方,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军阀控制力相对薄弱,民风彪悍且饱受压迫,正是建立隐蔽根据地的理想之所。

“好!方梦雄果然没有辜负所托!”楚云飞心中暗赞。方梦雄行事老练谨慎,“地僻人稀”说明选址隐蔽;“柴薪可备”意味着初步的物资囤积已有眉目;“工匠已聚”表明他开始网罗可靠人手;“水道尚艰”则点出了当前最大的困难——交通不便,联络和物资转运困难。最后“风紧,需缓图”更是点睛之笔,提醒楚云飞此事急不得,必须稳扎稳打,避免引起阎锡山或其他地方势力的注意。

这封密电,如同在漫漫长夜中点燃的第一簇火苗,虽然微弱,却意义非凡。它意味着,楚云飞布下的那步暗棋——“星火计划”,已经成功越过了最艰难的初创阶段,真正开始落地生根。这不仅仅是一个藏身之所,更是一个未来可以独立运作、训练部队、积蓄力量的战略支点。有了这个基地,他就有了进退的余地,有了在关键时刻跳出棋盘、另起炉灶的资本。

他迅速将电文内容记在心里,然后将胶片投入专用的铜盆中焚毁,不留一丝痕迹。沉思片刻,他取出一张便笺,用密写药水写下了回信要点:

“飞鸟复樵夫:货讯欣闻,甚慰。稳字当头,隐秘为要,仓廪坚固重于仓廪广袤(意指基地的安全和隐蔽性比规模更重要)。继续聚匠,广积柴,尤重水火之源(指水源和能源)。通路之事,容后设法(指联络渠道后续解决)。吾将远行(指北伐),归期难料。一切事宜,尔可临机决断,唯安全第一。静待风起。”

回信同样简短,充满了信任和授权。他叮嘱方梦雄优先确保基地的安全和可持续性(水火之源),并给予他充分的自主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即将北伐,短期内无法直接顾及北方事务。

将这封密信通过原渠道发回后,楚云飞感到肩头的压力似乎轻了一分。北伐前线固然凶险,但后路的雏形已现,让他心中更有底气。他站在窗前,望着广州城外的点点灯火和江面上即将载他北去的船只,目光变得更加深邃和坚定。

“北伐是明修栈道,‘星火’便是暗度陈仓。”他低声自语,“无论北伐成败如何,无论将来时局如何变幻,这簇星火,绝不能熄灭。”

此刻,远在北国贫瘠山沟里的方梦雄,或许正带着几个可靠的弟兄,在油灯下研究地形图,或许正在秘密开挖第一个储藏洞窟。他们不会知道,这微小的“星火”,在未来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将可能燃成怎样的燎原之势。

但对于楚云飞而言,这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