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系列之楚云飞 > 第169章 贸易公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晋西北的黄土坡上零星点缀了新绿,连接三县的土路也初见雏形。然而,楚云飞面对账簿上日益缩水的结余,眉头锁得更紧了。清匪、建军、办学、筑路、医疗、土改……每一项都是吞金巨兽。阎锡山那边的拨付时断时续且杯水车薪,本地税收基础薄弱,一味靠节流和内部挖潜已难以为继。开源,成为维系根据地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楚云飞的第五把火,必须烧向经济领域,其载体,便是一家特殊的“贸易公司”。

从“输血”到“造血”

司令部内,气氛凝重。方立功拿着财政报告,忧心忡忡:“团长,上月赤字又扩大了。军工所等米下锅,学校拖欠教员工资,筑路民夫的粮食补贴也快发不出了。再这样下去,只怕军心民心都会动摇啊。”

楚云飞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略显萧索的街景,沉声道:“坐吃山空,终非长久之计。我们不能总指望太原的施舍,那等于把命根子交到别人手里。必须让我们这晋西北,自己能‘生血’!”

“生血?可咱们这地方,除了黄土就是山,拿什么生血?” 赵铁柱嘟囔道。

“有!”楚云飞转身,“我们有皮毛,有药材,有劳力!缺的,是把这些东西变成真金白银的渠道和脑子!”

一个酝酿已久的计划,在他心中清晰起来:成立一家官督商办、兼具商业与战略职能的贸易公司,作为根据地对外经济交往的白手套和造血机器。

几天后,一家名为“西北垦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商号,在五原县城悄然挂牌。招牌朴素,业务范围却写得宽泛:农垦、畜牧、土产收购、运输、杂货经销等。总经理由一位背景干净、精通算术、曾在天津商行做过伙计的投诚人员(经严格考察)担任,但实际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楚云飞指派的代表(方立功兼管)手中。公司启动资金,是楚云飞从极其紧张的军费中咬牙挤出的最后一笔现大洋,加上部分剿匪罚没的物资折价。

楚云飞的策略清晰而务实:

1. 整合资源,统购统销: 以公司名义,在防区内设立收购点,统一价格收购农牧民手中的羊皮、牛皮、羊毛、枸杞、黄芪、甘草等土特产。此举既避免了奸商压价,保护了农民利益,又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可观的出货量,增强了对外议价能力。

2. 开辟商路,两头赚钱: 这是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楚云飞动用了几条绝密渠道:

通过可靠的边境商人,小批量向绥远、甚至外蒙古地区输出茶叶、布匹、日用杂货(从太原或北平购入),换回急需的驮马、皮张和少量现金。这条路风险大,利润也相对丰厚,但需极度谨慎,避免与当地军阀和土匪发生冲突。

利用修通的道路,将集中起来的优质皮毛、药材,通过伪装的中立商队,主要运往太原、北平、天津等大城市销售。销售环节,楚云飞再次动用了德国商人奥托·冯·海因里希的关系网——并非直接交易军火,而是借助其洋行在津、沪的商业信誉和渠道,以更公道的价格将货物销往南方甚至出口,换取根据地急需的西药、五金、钢材、机油、通讯器材、乃至书籍纸张等“非军事敏感”物资。这条渠道相对安全,且能获得宝贵的外汇和工业品。

公司还在防区内开设杂货铺,销售从外地运回的食盐、火柴、煤油、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平抑物价,方便百姓,也赚取微利。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西北垦业公司”的运作,绝非单纯的商业行为。楚云飞赋予其更深层的战略使命:

这是根据地摆脱财政困境、实现内部循环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关键一步。利润被严格规定用于支持军工、教育、医疗等各项建设,相当于根据地的“中央银行”和“物资总局”。

公司的商队行走四方,本身就是绝佳的情报收集渠道。商队伙计中混有情报人员,沿途搜集军政动态、物价信息、社会舆情,为楚云飞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以商业活动为掩护,可以与外界(如阎锡山系统内其他人物、平津各界甚至国际人士)进行非政治性接触,建立广泛联系,为未来可能的外交突破埋下伏笔。

通过奥托的渠道,公司开始尝试小批量进口一些严格管制的工业设备关键部件或技术手册,以“民用”名义报关,秘密输送回根据地,支持军工和民生工业发展。

公司运营初期,步履维艰。商路不靖,时有劫掠;市场波动,价格起伏;内部管理,经验缺乏。但在楚云飞的强力支持和方立功的精心打理下,凭借货源集中、价格公道、特别是借助奥托渠道获得较高售价的优势,几个月后,“西北垦业公司”竟奇迹般地开始盈利。虽然利润微薄,但终于实现了正向现金流,解了根据地的燃眉之急。看到一车车皮毛药材运出,换回一箱箱药品、钢材和银元,司令部上下无不松了一口气。

然而,风险也随之而来。公司的异常活跃(收购量巨大、销售渠道神秘)引起了太原方面某些有心人的注意。阎锡山手下负责财政的官员开始旁敲侧击,询问楚云飞“兴办实业”的详情。更有地方豪绅眼红,试图插手分一杯羹,甚至暗中使绊子。

楚云飞对此心知肚明。他指示方立功:商业运作务必更加规范、低调,账目清晰,该打点的环节绝不吝啬,必要时可让出部分利润拉拢关键人物,以求站稳脚跟。核心的渠道和账目,则必须由绝对可靠的人掌握。

站在五原城外新设立的货栈旁,看着工人们将打包好的皮货装上马车,楚云飞对方立功低声说:“立功兄,你看,这每一张皮子,每一捆药材,运出去,换回来的就是咱们根据地的命脉。这家公司,就是咱们看不见的‘输血管’。它必须活下去,还必须壮大起来。”

方立功郑重地点点头:“明白,团长。我会把它当成又一个阵地来守。”

“西北垦业公司”的成立与运作,是楚云飞在军事、政治、教育建设之外,开辟的又一个至关重要的战场——经济战场。它或许没有硝烟,但其成败,同样关系到根据地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