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一月底,华北的寒冬已彻底降临,北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抽打着北平城内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大楼的窗户。楼内暖气开得很足,与窗外的肃杀形成鲜明对比。司令官办公室内,方面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正背着手站在巨大的华北作战地图前,眉头紧锁。地图上,代表皇军进攻势头的蓝色箭头在山西方向遇到了明显的阻滞,尤其是在太原以北、以西的吕梁山区一带,进展远低于预期。
敲门声响起,方面军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走了进来,神色凝重。“司令官阁下,这是情报部门和分析课刚刚汇总整理的,关于山西境内,特别是太原西北方向,一支异常活跃的支那抵抗武装的详细评估报告。”
筱冢义男缓缓转过身,接过文件,没有立刻翻开,而是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冷峻审视意味的目光看向笠原:“哦?是哪一部分?阎锡山的晋绥军主力,应该已经被压缩在太原周边了。难道是……八路军的林部?”
“不完全是,司令官阁下。”笠原幸雄走到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汾阳以西、离石以东的区域,“是这里。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序列,第358团,团长名叫楚云飞。”
“楚云飞?”筱冢义男重复着这个名字,印象不深。在他眼中,中国军队的团级单位多如牛毛,除了少数几个嫡系主力师,大多不堪一击。
“哈依!”笠原点头,语气变得严肃,“就是这个楚云飞部,近期给我军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根据多方情报证实,近期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均与该部有直接或间接关联。”
他翻开报告,逐一陈述:
“其一,黑石峪伏击战。我坂垣师团一支精干的运输中队及护卫分队,在前往前沿途中,于黑石峪遭遇精心设伏,几乎全军覆没。作战手法显示,伏击者不仅熟悉地形,而且火力配置合理,步炮协同娴熟,绝非普通游击队或地方武装所能为。事后侦察和情报分析,主导此次伏击的,正是楚云飞358团主力,并且,有迹象表明,他们得到了当地八路军小股部队的策应。”
筱冢义男的瞳孔微微收缩。
“其二,平型关战役期间,我增援部队在团城口、东跑池一线遭遇顽强阻击,无法及时增援关内,导致林部得以完成其对帝国军队的围歼。担任阻击任务的,也是这个358团。他们依托有利地形,构筑了完善的防御体系,抵抗极为坚决,给我军造成不小伤亡,成功拖延了关键时间。”
“其三,”笠原的声音更沉,“近期,我后方运输线、通讯线路屡遭袭扰,小股巡逻队和后勤据点时有损失,手段专业,行动诡秘。虽然多数袭扰被归于八路军游击队,但其中几次规模较大、战术针对性极强的行动,经过特高课和参谋部分析,其作战风格、装备残留痕迹,与楚云飞部高度吻合。尤其是我一支精干的特种侦察分队(指山本特工队)在渗透其防区时,曾与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股部队发生短暂交火,互有伤亡。对方反应之迅速、战术之刁钻,令山本少佐都感到惊讶。”
筱冢义男走到地图前,凝视着那个被标注出来的区域,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一个团级单位……竟然有如此能量?能伏击我运输队,能阻击我增援部队,还能主动袭扰我后方?这个楚云飞,是什么来历?”
笠原立刻递上另一份附件:“这是关于楚云飞个人的初步调查。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曾在北伐中担任过先锋部队指挥官,以勇猛和战术灵活着称。后脱离中央军系统,不知何故辗转至晋绥军,被阎锡山安置于晋西北。此人极其擅长治理地方和整军经武,在其防区内推行一系列措施,深得民心,并将一支原本不起眼的部队,经营得兵强马壮。更重要的是,”笠原顿了顿,加重语气,“此人抗日态度极为坚决,且似乎……与八路军某些部队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甚至有限合作的关系。”
“有限合作?”筱冢义男冷哼一声,“看来,这个楚云飞,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人。他懂得收买人心,懂得积蓄力量,更懂得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他的存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战术层面的麻烦,而是……一个潜在的、战略性的威胁。”
他回到办公桌后,坐下,双手交叉支在下巴上,目光锐利如鹰。“笠原君,你认为,这个358团,为何能如此活跃?其核心威胁在哪里?”
笠原幸雄立正回答:“司令官阁下,综合来看,楚云飞部的威胁在于三点:第一,战斗力超乎寻常。其部队训练水平、装备水平(似乎能自产部分弹药和维修枪械)、官兵士气,均远超一般中国军队,甚至不亚于帝国二线师团的精锐联队。第二,战术灵活难测。他们既能打正规的阵地防御战,又能进行伏击和袭扰,且与八路军可能存在协同,防不胜防。第三,地理位置关键。其防区位于太原西北侧后,犹如一把抵在太原守军肋部的尖刀,严重威胁我进攻太原部队的侧翼安全,并阻碍我向晋西北扩张。若不拔除这颗钉子,我军在山西的作战将始终受到掣肘。”
筱冢义男沉默了片刻,缓缓站起身,再次走到地图前,用红笔在代表358团防区的位置画了一个醒目的圆圈。
“笠原君,传令下去。”他的声音冰冷而坚决,“将支那第二战区第358团,及其指挥官楚云飞,列为华北方面军重点关照对象,威胁等级提升至‘甲级’。”
“哈依!”
“命令情报部门,加大对楚云飞部的一切情报搜集力度,我要知道他的一切!兵力、部署、装备来源、内部关系、与八路军的具体联系!”
“哈依!”
“命令前线各部队,尤其是正在进攻太原的部队,提高对其侧翼,特别是西北方向的警惕。必要时,可以调整部署,集结有力部队,准备伺机拔除这个障碍!”
“哈依!”
“另外,”筱冢义男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告诉山本一木,他的特工队,该拿出点真正的成绩来了。我希望尽快看到关于楚云飞指挥部、后勤基地的详细情报,甚至……更有效的手段。”
“明白!司令官阁下!”
笠原幸雄领命而去。筱冢义男独自留在办公室内,凝视着地图上那个红色的圆圈,仿佛能透过地图看到那个叫楚云飞的对手。他意识到,在山西这片看似大局已定的棋盘上,突然冒出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且颇具实力的搅局者。这个发现,让他感到一丝恼怒,但更多的,是一种猎手发现值得一搏的猎物时的兴奋。
“楚云飞……”筱冢义男低声自语,“看来,山西的棋局,要比想象中更有趣了。不过,任何阻碍帝国圣战的人,都必将被碾碎!”
远在晋西北寒风中的楚云飞,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引起了日军最高指挥层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