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希望号”在沉默中航行了数日。那则来自“观察者”的 cryptic 信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虽已散去,却在每个人心底留下了难以言喻的忐忑。岚持续监控着那个加密频段,但再未接收到任何后续信号,仿佛那则警告只是星海中的一个幻听。

修复工作取得了进展,部分外部传感器得以恢复,虽然探测范围和质量大不如前,但至少让这艘孤舟不再是完全的“瞎子”。引擎的嗡鸣也稳定了许多,只是工程师们私下报告,核心部件的疲劳损伤是永久性的,经不起再一次的极限压榨了。

陈远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舰桥,或是在狭小的休息舱内尝试与识海中的碎片建立更清晰的联系。距离母星越近,他与“盖亚”那微弱而坚定的连接似乎也增强了一丝,如同远行的游子感受到了故乡的呼唤。这联系带给他慰藉,却也让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脚下那片土地承载的沉重与秘密。

“进入近地轨道预计还需要四十小时。”李明汇报着最新的导航数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也有一丝紧张。他们离开时,基地正在冬日的宁静中积蓄力量,如今归去,却带回了可能打破平静的变数。

赵刚和孙晓雪轮班值守在战术岗位,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那艘白色舰船和“观察者”的警告让他们明白,敌人的形态可能远超他们的想象。接舷战或许不再是唯一的威胁,来自轨道乃至更深空域的打击,必须纳入考量。

“陆战队已经做好了随时应对地面异常状况的准备,”赵刚向陈远保证,拳头不自觉握紧,“管它什么牛鬼蛇神,想动我们的家,先问问老子手里的家伙同不同意!”

孙晓雪则更专注于技术层面的防御。“我重新校准了舰载近防武器系统,优化了针对高速小型目标的拦截算法。如果……再有类似‘清道夫’的单位靠近,反应速度能提升百分之十五。”

陈远对他们的准备表示肯定,但心中的隐忧并未减少。他担心的不仅仅是外部的威胁,更是他们此行可能带回去的“连锁反应”。“盖亚”碎片是希望,但也可能是引信。

“首领,”苏婉儿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来,带着一丝暖意,驱散了星空的冰冷,“后勤部门利用库存材料,制作了一些简易的欢迎标识。大家……都很想念地面,想念基地的烟火气。”

陈远心中一暖,仿佛能看到基地居民们翘首以盼的身影,能看到食堂里蒸腾的热气,能听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这些平凡的景象,此刻成了支撑他们穿越黑暗星海最强大的动力。

“告诉大家,我们很快就到家了。”陈远柔声回应。

随着距离拉近,母星的轮廓在视野中逐渐清晰。湛蓝的海洋,斑驳的云层,以及那片熟悉的、承载着无数幸存者希望与挣扎的废土大陆。通过恢复部分功能的观测设备,他们甚至能隐约辨认出磐石基地所在的大致区域。

然而,就在“希望号”准备进行最后一次轨道调整,切入大气层返回程序的前夕,岚的投影再次突兀地出现在舰桥。

“检测到异常。基地所在区域及周边广阔空域,散布着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残留。特征……与‘观察者’科技造物,以及我们之前遭遇的‘收割者’单位,均不完全匹配。残留信号非常稀薄,似乎经过刻意消散处理,但覆盖范围极广。”

舰桥内刚刚有所缓和的气氛瞬间再次凝固。

“能分析出是什么吗?是新的敌人?还是战斗痕迹?”陈远的心提了起来。

“无法确定。”岚的回答带着一丝挫败感,“能量层级很低,不具备直接攻击性,更像是一种……大范围的‘扫描’或者‘标记’后留下的痕迹。时间大概发生在我们离开后不久。”

被标记了?

一股寒意席卷所有人。在他们离开地球,前往月球背面寻找“盖亚”碎片的同时,似乎有未知的存在,对他们的家园进行了一次悄无声息的“拜访”。

归家的喜悦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基地是否安然无恙?那些能量残留意味着什么?是“观察者”的进一步窥探,还是……那艘神秘白色舰船留下的印记?抑或是,第三股势力?

陈远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

“保持航向,按原计划准备降落。通知地面指挥部,我们回来了,但……提高警戒级别至最高。”

家园近在咫尺,但等待他们的,是温暖的炉火,还是新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