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要真正提升女子的地位,让她们不再被视为男子的附属,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最关键的核心在于改变深植于她们内心深处的思想枷锁。

女性掌权之路本就布满荆棘,但她做到了!

武则天相信在自己的带动下,必有更多女性能冲破重重阻碍,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份改变,不应仅限于朝堂之上,在商贾云集的市井之中,在书香门第的深闺之内,在田间地头的劳作之间......

不管各行各业,女子同样可以发光发热。

而第一步,便是鼓励她们走出那一方小小的后院。

女子教育便是开启她们智慧和独立的关键。

所谓男女平等,并非要求女子必须变得和男子一般,而是赋予她们选择人生的权利。

她们可以安心相夫教子,也可以走上街市经商,或捧书苦读。

披甲上阵,驰骋疆场,步入朝堂为国效力......

每一种选择都应当被尊重。

长孙皇后和卫子夫身为一国之后,本就是天下女子的表率。

她们不仅要以才德赢得尊重,更要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女子同样可以担当大任。

尤其是长孙皇后,在时光小筑的这段日子里,她才知道自己随手写来用来自省的文字,竟被后人说成是什么束缚女子三从四德的糟粕....

这实在令她哭笑不得,那本是她观阅前朝史籍,见证后宫风云后,心有戚戚焉,为警示自身而写的观后感。

是她自律的私语,从未想过要成为束缚他人的枷锁。

这当真是可笑!说什么追求自由,难道她连自省的权利都要被剥夺?

她还会继续写,手长在自己身上,笔握在自己手中,无人能夺。

她自问一生无愧于心,无愧于家国。

竭尽所能辅佐陛下,后宫不得干政,但她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君王分忧,为百姓祈福。

难道非要她把陛下推下皇位自己坐上才是女子的表率???

非要以一国之后的小记,去束缚天下女子的言行,未免太过荒谬。

此次后世之旅,见识了女子亦可顶天立地的世界,她必将这番见识详细记于自己的小记之中!

且看后人,还能如何断章取义,妄图以她私语,缚天下女子之手足!

与其他几朝还在考虑怎么逐步提升女子地位不同,始皇大大早就用了最直接的方式破除枷锁。

在他统一六国后,他大秦的律法中就已明文规定,在律法面前,男女是一视同仁的。

这条律法也在始皇大大来到时光小筑后,对大秦女子后来的地位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不需要再去做什么铺垫,直接以铁血手腕推行彻底的变革。

后来,始皇大大又让吕雉进入朝堂参与朝政。

在吕雉和李斯两人的共同推行下,涉及男女权责,婚嫁,财产继承,参政等方方面面的律法变得更为细致和完善。

这种男女之间的平等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是给予了足够制度上的保障,远比空谈什么平等更为实际。

总之,始皇大大的人才观就是,只要你有用,有才学,有能力,那么无论男女,都得为他大秦事业所用。

而且, 始皇大大现在已经开始普及基础教育了。

之前下令全大秦开设的学堂,也已经在不知疲惫的机器人的日夜开工下,搭建工程都进入了尾声。

等到学堂正式启用,所有适龄孩童,无论男女,皆需入学读书识字.....

不分男女,皆可习文练武,明礼知义。

始皇大大还设立了成人学堂,让那些错过了义务教育年龄的成年人也能有机会学习新的谋生技能。

他并没有区分什么男子学院或女子学院。

若要真正实现一视同仁,就必须让男女在同一个环境下一同学习,一同竞争....

人为的隔离,本就是一种偏见。

大秦学堂里要教授的知识,皆是由始皇大大亲自参与编纂和最终审定的。

他将后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书籍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本土化改良,完美结合了大秦的国情和民情。

最重要的就是实用!

学堂中不仅教授基础的读写算数,更开设了农业,医术,律法,工程等多门实用学科。

甚至厨艺、织造、冶炼、木工等技能也被纳入了学堂的正式课程之中。

至于什么人去教授,那必然不会是始皇大大....

而是让李斯从墨家、儒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中挑选有真才实学,能言善教之人担任师者。

如今这批学者正在夜以继日的研读,揣摩,消化那些远超时代的知识......

始皇大大下的死命令!

明年九月,大秦所有的学堂,必须正式开课。

这效率,这格局....

让现在才慢慢开始琢磨的猪猪陛下和二凤陛下他们望尘莫及。

论起硬核改革,还真没人能比得上这位祖宗。

尽管他们以往没少跟着史书骂暴秦苛政,但内心深处都门儿清,他们自己王朝开国的那套核心制度,说到底还是沿袭了大秦的体制框架。

真香定律,虽迟但到!

等回去后就让他们自家的皇后,还有后宫所有妃嫔们都支棱起来!

他们朝代在发展,作为皇帝的女人,见识也必须跟上时代!

得为天下女子作出表率!

他们倒不担心什么后院起火,或是权位动摇。

因为随着一系列的改革,相应的监督和制衡制度也会逐步完善。

万物相生相克,律法亦然。

如何在新旧观念与利益还有皇权至上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才是改革中最难的。

众人回到时光小筑后,还是有些意犹未尽的在讨论着后世的一切。

唯有李白,早已在醇香美酒的攻势下呼呼大睡.....

杜甫则一脸严肃,坐在角落里,拿着小本本和仿古笔,奋笔疾书地记录着各位帝王的谈话要点。

没办法,自家的君主不在此处,偶像又已醉倒。

这记录任务只能由他承担,为以后面见陛下提供跨时空学习资料做准备。

他打算先记下,待偶像酒醒后再一同商讨。

之前太宗陛下与他们二人私下聊起过他们的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