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雨过天晴后的山区空气更加的干净清澈,陈总打着厚重的绑腿,优雅地站在山巅欣赏着风光,已经不着急求救了。

在他身后,林玄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奇怪。

“陈总!”

“嗯?”

“我知道我们现在是在哪里了……”

“这是哪儿?”

“这里是沉梁村!”

“这就是你参加特种兵选拔的那个村子?”

“对,这片山区的地形我实在是太熟悉了。”

陈总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对林玄的这段经历更加好奇了。

回去的路上,几乎都是林玄在讲,陈总在听。直到他讲到沉梁村名字的由来,陈总终于叫停了林玄。

陈总的唯物主义信念在这一刻已经崩塌的没剩下多少了。

“三渎交襟处,玉清绝马舟,北望千又四,水底木擎天……”

陈总已经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在这个小村庄找找看,到底有什么机会可以改变自己的商业版图,索性推掉一切日程,和林玄一起,好好度个假。

这么严重的滑坡自然灾害,当地政府迅速行动,联合周边省市各个部门,乃至军方都开始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中。

真正的解放军参加了这次滑坡灾害的营救,陈总的轿车被直升机吊运回高速公路上,通讯指挥车给附近重新提供了手机信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对受灾人民生命的营救是第一阶段最重要的课题,陈总和林玄是最早获救的两个人,在吊运那辆汽车之前,两人先被直升机接到了安全地带。

陈总呆呆地看着手机导航软件,上面显示,这里是内陆三省交界的地方,除了这条新修建的高速公路,周围几十公里交通都非常不便,距离公司正好是700公里整。

宋朝皇帝要建玉清昭应宫,沉在水潭的木梁……

这里的一切都跟黄坎的那四句话对应上了!

-----------------

那年那个小山村,那个虚假的特种兵选拔活动现场。

办公室里的王德法盯着监视器屏幕快要疯掉了,他用几颗隐藏摄像头的画面勉强拼凑出了这两天林玄的行踪。

这人一天行军接近10公里,两天就把这片山区密林给摸了个遍。有两次几乎就要碰上了乔装完毕的张满,张满硬着头皮准备按照剧本过去对接林玄的时候,王德法却通过对讲机把他给叫了回来。

“说说你看到的情况。”王德法脑子十分混乱,他需要先理一理局势。

“我又拍了些照片,你自己看吧。”张满又笑又气地发了几张照片给王德法。

第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个山顶高地,一座好像是树屋的东西隐蔽地倚立在一棵大树旁。

后面几张照片是第一张照片的局部放大,正是那个树屋的各个角度的特写照片,明显是无人机拍的:

树屋的泥巴墙内部用黄泥涂抹的溜光水滑,外面用树叶做了深度伪装,屋内有很多松软的稻草。一根藤条编织的绳索从大树上垂下来,似乎是方便拉着这根绳子爬到树屋上用的。

树屋周围5米见方围了一圈一米多高的结实篱笆墙,也用树枝伪装着,墙内还有一圈旱渠,渠底撒满了不知名的灰色和白色粉末。

篱笆里面种着好几棵小型灌木,是移栽过来的挂满了红色黄色果实的山枣子,还有几棵看不清是什么的草,整整齐齐的成畦成垄的种在那里,好像是某种草药。

最令人震惊的是树屋旁还有一根烟囱,烟囱照例用树枝做了伪装,但显然烟囱的热量让伪装的枝叶大部分都已经刻枯黄了,烟囱顶部转弯伸进了树屋顶部,出烟的地方明显用更多的树枝做了遮挡,一方面被烟熏的屋顶应该可以防虫,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伪装,使得外面很难看见烟雾。

烟囱下面连接着树屋下面的一个灶台,是的,一个标准的农家灶台,有三层,最底部贴着地面是掏炉灰的洞口,第二层有一个很宽的投料门,里面燃烧着木材,最上面一层分成两部分,一边是一个收窄的炉口,上面坐着一个陶罐,好像是在烧水,上面冒着水汽,另一边连着烟囱的位置鼓起一个大包,像个缩小版的砖窑,不过窑门用黄泥封死了。

灶台旁边是一个桌子,用一块石头较平的一面做桌面,上面放着一个粗糙的浅陶盘,一个丑陋的木碗。

石头桌子旁边有一个粗糙的小木凳,凳子距离灶台和石桌的距离相等,似乎是可以坐在这里一边给炉子添柴,一边用陶罐煮东西,一边在石桌上吃饭。

树屋下面堆着好多折得整整齐齐的干柴,柴堆悬空,下面应该有防水的木架,所有的木材粗的细的分门别类堆在那里,差不多快一米高了。

柴堆上方,树屋下面挂着两个篮子,不知道装了些什么,看起来沉甸甸的。

直播户外这些年的王德法都惊呆了,这些设施,他和张满这些资深户外生存主播也都能做的出来,但是,不作弊的情况下,以他们的熟练度,做成这样都要一个礼拜,林玄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陶器都烧出来了?

黄毛在旁边看着,满脸大写的服气。

王德法则是一脸想杀人的表情:“照他这么搞下去,别说生存30天有没有问题,30天他都能盖出一栋二层砖瓦小楼了。”

张满绝望地说:“那咱们怎么办?”

王德法看了一眼黄毛,无奈地说:“那咱们只好使用黄毛那个最贱的方案了。”

黄毛听了,眼睛一亮,张满则跟着无奈地摇头,不再说话。

-----------------

山体滑坡救援还在继续,陈总和林玄检查身体没啥问题,就被放走了。

可令林玄百思不得其解是,陈总连昨天还火急火燎的项目签约都不去了,反而悠闲地让自己带他在沉梁村附近游玩起来。

第一天,他们来到栋梁新村,找了个打印店,把陈总签名的合同、公章、授权书等整套资料都弄好给寄出去了。跟着忙前忙后的林玄都惊呆了,敢用快递寄公章,这老板体验过一把穿越后,心变得这么大了吗。

第二天,陈总在当地购买了运动鞋、休闲装和全套野营装备,让林玄把新能源轿车当SUV开,硬生生的把车开到了原沉梁村的旧址。好在这些年,通往老村的土路还是有人在维护翻新的,要不然他们肯定得弃车步行进山。

陈总说他要去看那个沉着木梁的水潭。

林玄无语了,这只是个传说而已啊,再说了,宋朝的木头怎么可能保存到现在。这整片山区,他当年甚至已经绘制过详细的军事地图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深潭。但是老板的命令不听也不行,林玄就想办法四处找人打听。

直到他们走到一个工厂模样的大院子前。

林玄感慨万千的跟陈总介绍,当年他们就是在这个废弃工厂内进行集合修整,从这里出发去野外生存的。

这个所谓废弃工厂并没有陈总想象的那么破旧,相反,厂房外立面比他见过的很多工厂还要干净整洁,当然这也不奇怪,因为工厂大门外挂着簇新的企业铭牌:得法文旅。

金属大门虚掩着,也没有门卫或保安,林玄过去敲了敲,不一会儿从门缝里闪出一个身材高大,满脸横肉,脸上还有一条可怕疤痕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