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盛世美颜靠苟赢 > 第58章 终极对峙,智斗周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章 终极对峙,智斗周嬷

柳家的口供,如同精准的楔子,打入了看似铁板一块的旧势力核心。沈清辞并未急于动作,只是将那些触目惊心的线索与账册、库房问题一一印证,心中那幅关于贪婪与腐败的脉络图愈发清晰。她在等,等那条潜伏最深的大鱼,自己按捺不住浮出水面。

山雨欲来的沉闷压抑在王府上空盘桓了两日。终于,在钱妈妈被禁足的第五日清晨,潇湘苑迎来了这位重量级的“客人”。

周嬷嬷来了。

她没有通传,径直入了院子,脚步沉稳,一如她在这王府中数十年的根基。她穿着一身深褐色万字不断头纹的杭绸褙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支沉甸甸的赤金寿字簪,面容严肃,眼神混浊却锐利,透着一股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威势。

“老奴给王妃娘娘请安。”她微微屈膝,行了个礼,姿态看似恭敬,那挺直的脊背和未曾低垂的眼眸却明白写着“倚老卖老”四个字。不等沈清辞开口,她便自顾自地说道:“老奴前些时日身子不爽利,未能及时来给娘娘请安,还望娘娘恕罪。”

沈清辞端坐主位,手中捧着一卷书,闻言缓缓放下,目光平静地迎上她:“周嬷嬷是府里的老人,更是王爷的乳母,劳苦功高,本妃岂会怪罪。嬷嬷身子可大好了?”

“劳娘娘挂心,一把老骨头,将就着罢了。”周嬷嬷语气平淡,目光却如探照灯般在沈清辞脸上扫过,“只是,老奴虽在病中,却也听闻近日府中颇不太平。秦氏被革职杖责,钱妈妈被停职禁足,库房封查,账册搬运……娘娘新妇入府,锐意整顿是好事,可这般动静,是否……过于急切了些?”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种近乎痛心疾首的表情:“王爷不在府中,府内当以稳定为上。如今人心惶惶,流言四起,都说咱们靖王府没了规矩,主母严苛。老奴是看着王爷长大的,实在不忍心见王爷在前方为国事操劳,回来后却要面对一个乌烟瘴气、名声受损的家啊!娘娘年轻,或许不知,这治家如同烹小鲜,火候过了,反而容易坏事。”

一番话,看似语重心长,处处为王府、为王爷着想,实则将“年轻气盛”、“不懂规矩”、“败坏王府声誉”的帽子,明里暗里扣了下来。若是寻常新妇,只怕早已被这顶顶大帽子压得心慌意乱。

直播间里,观众们已经气得炸锅:

【我呸!这老虔婆,好一张颠倒黑白的嘴!】

【自己屁股底下不干净,还敢来教训主播?】

【主播怼她!拿出证据甩她脸上!】

【人力资源大师:冷静。她在试探,也在施加心理压力。不要被她带节奏。先肯定,再转折,用事实说话,直击要害。】

沈清辞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微微颔首,露出一丝受教的神情:“嬷嬷言之有理,治家确需谨慎。王爷将内宅托付于本妃,本妃不敢有丝毫懈怠。正因如此,才更不能对府中积弊视而不见。”

她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内容却陡然尖锐起来:“嬷嬷可知,秦氏身为副管事,账目不清,当众挑衅主母威严?可知钱妈妈管理库房,上等锦缎受潮发霉,珍贵药材虫蛀殆尽,账实不符之处多达数十项?这些,难道便是嬷嬷所说的‘王府规矩’和‘稳定’吗?”

周嬷嬷脸色微变,没想到沈清辞如此直接,她强自镇定:“下人办事不力,自有府规处置。只是娘娘手段过于酷烈,恐寒了下人之心……”

“酷烈?”沈清辞轻笑一声,那笑意却未达眼底,“若按府规,贪墨、失职至此,发卖送官亦不为过。本妃只将首恶革职查办,已是念在她们多年伺候的份上,网开一面。倒是嬷嬷,”她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周嬷嬷,“您身为内宅总管事,王爷最信重之人,对秦氏、钱妈妈乃至账房赵妈妈等人的行径,是真的一无所知,还是……有意纵容包庇?”

“你!”周嬷嬷呼吸一窒,脸上终于绷不住,浮现怒色,“王妃娘娘这是何意?莫非怀疑老奴监守自盗不成?老奴在王府几十年,兢兢业业,对王爷忠心耿耿……”

“本妃自然相信嬷嬷对王爷的忠心。”沈清辞打断她,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也记得嬷嬷往日的功劳。否则,今日便不是在此与嬷嬷叙话,而是直接将人证物证摆到嬷嬷面前了。”

她随手拿起旁边小几上的一张纸,慢条斯理地念道:“去岁修缮听雨阁,账目支出五百两,实际用料不足三百两;今年采买江南云锦,市价十五两,账目记为二十两;每月皆有数笔去向不明的‘人情往来’,三年累计不下两千两……而这些款项,最终都经由赵妈妈之手,或冲抵,或流转。”她抬起眼,目光锐利如刀,“赵妈妈是嬷嬷一手提拔,这些账目,嬷嬷每月过目,是真看不出蹊跷,还是觉得,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周嬷嬷的脸色由红转白,嘴唇微微颤抖,沈清辞每念一条,她脸上的血色就褪去一分。这些核心的机密,王妃是如何得知得如此清楚?连具体数字和操作手法都一清二楚!赵氏那个蠢货!还有柳家那个吃里扒外的小贱人!

看着她骤然变幻的脸色,沈清辞知道,火候已到。她不再纠缠于账目细节,而是抛出了另一个重磅炸弹。这是直播间里几位擅长信息搜集的观众,通过分析柳家供词中提到的零星线索,结合京城近日的一些流言,拼凑出的信息。

“此外,”沈清辞语气变得格外沉静,却带着一种更深的寒意,“嬷嬷之子周旺,在外经营的那间绸缎庄,近日似乎惹上了些麻烦。强买强卖,逼良为娼,甚至纵容家奴打伤了城西柳皮匠一家,致其老母重伤卧床。听说,周旺对外常言,‘家母乃靖王爷乳母,便是王府半个主子’,不知此话,是嬷嬷授意,还是他自作主张,仗势欺人?”

“轰”的一声,周嬷嬷只觉得脑子里像有什么东西炸开了!她儿子在外胡作非为,她自然是知晓一二,也时常提点,却万没想到竟闹得如此之大,更被王妃抓住了把柄!“王府半个主子”?这话若是传到王爷耳中,或是被御史言官知晓,参王爷一个治家不严、纵仆行凶之罪,那便是天大的祸事!

她最大的依仗,便是王爷的信任和乳母的情分。可若这情分成了纵容家人、损害王府声誉的护身符,那便离崩塌不远了!

周嬷嬷踉跄一步,勉强扶住旁边的椅背才站稳,先前那副居高临下、谆谆教诲的姿态荡然无存,脸上只剩下惊骇与慌乱,气势彻底被碾碎。她看着端坐上方面容平静的沈清辞,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这个年轻女子的可怕。她不是冲动,不是鲁莽,她是谋定而后动,手握足以将她置于死地的证据,却引而不发,只等她自己送上门来。

沈清辞看着她瞬间苍老颓败下去的神色,知道胜负已分。她站起身,走到周嬷嬷面前,声音放缓,却带着最终的裁决:

“嬷嬷年事已高,为王府操劳半生,也该享享清福了。府中这些琐碎事务,日后便不必再劳烦嬷嬷费心。王府西苑有一处安静院落,一应供应皆按最高份例,嬷嬷可安心荣养。至于周旺之事,本妃会妥善处理,必不使其影响到王爷声誉。嬷嬷,以为如何?”

荣养。两个字,彻底剥夺了她掌管王府内宅数十年的权柄,却也给了她最后的体面,保全了她和她那不成器儿子的平安。

周嬷嬷嘴唇哆嗦着,浑浊的老眼里情绪复杂,有不甘,有怨恨,有恐惧,最终,都化为一片绝望的死灰。她还能说什么?证据捏在对方手里,儿子的小辫子也被抓得死死的,再争下去,只怕连这“荣养”的结局都求不得。

她深深地、艰难地弯下一直挺直的脊梁,声音沙哑干涩,如同破旧的风箱:

“老奴……谢王妃娘娘……体恤。一切……但凭娘娘安排。”

说完这句,她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由着跟进来的两个婆子搀扶着,蹒跚地、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潇湘苑的正厅。

窗外,酝酿了许久的雨,终于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冲刷着庭院中的尘埃。

沈清辞独立窗前,看着周嬷嬷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心中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这盘根错节的旧势力,最顽固的一个节点,终于被拔除了。

接下来,便是破旧立新,重塑这靖王府内宅规矩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