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 第355章 龙师引起的群情激愤(番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5章 龙师引起的群情激愤(番外)

[“持明遗卵,浴月沐华,古海泱泱,浴月复生。”]

[随着似众多孩童声齐唱的歌谣响起,画面一转,鳞渊境中持明族诞生初时的壁画显现。而后一颗散发奇异光彩的“蛋”于莲花中诞生一名幼童。]

[头生淡蓝色龙角,皮肤如玉般的幼童,睁着淡蓝色双眸,好奇地看着眼前面带温和的一名女子。]

[“龙师大人,您看……”]

[“哎呦——”见幼童欢喜地对着自己展开两条细小的手臂,女子喜悦之情几乎溢出,但不等她的指尖碰到幼童的小手,就听龙师一声轻咳。]

[“唉——”]

[女子轻叹一声,随即与场中龙师长老们一同,对着面露疑惑的幼童躬身拜道:“拜见龙尊大人——”]

[男女混杂的拜声响彻大殿,而通往幼童所在高台的阶梯下,虽跪拜着众多身着红色兜帽的身影,可其身旁的墙壁之上,却被灯光映出一道极为恐怖,张牙舞爪,与殿内庄严肃穆的氛围格格不入的虫豸之影。]

天幕中,那庄严肃穆的跪拜声回荡,与高台上那粉雕玉琢、眼神纯净带着些许无措的龙尊幼童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然而,更让各朝中人,尤其是那些熟读圣贤书、秉持着“君君臣臣”纲常伦理的儒生文士们目眦欲裂的,是那隐藏在恭敬跪拜之下的、灯光映照在墙壁上的狰狞黑影!

那哪里是臣子对君父应有的影子?那分明是毒蛇蓄势,是虫豸欲噬!是包藏祸心、昭然若揭的僭越与恶意!

“混账!那群龙师简直是一群奸佞!!!”

“国贼!一群寡廉鲜耻、欺天罔地的国贼!!!”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生再也无法安坐,踉跄起身,指着天幕的手剧烈颤抖,仿佛要戳穿那虚伪的假象,声音嘶哑欲裂:

“主少国疑,正需尔等赤胆忠心,如伊尹之辅太甲,周公之佐成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那群龙师……这群沐猴而冠、人面兽心的豺狼!竟敢以如此魑魅魍魉之影,亵渎神圣,觊觎尊位?!”

“天地不容!神人共愤!!”

他气得浑身发抖,几乎要背过气去,身旁的学子连忙扶住,亦是怒不可遏,纷纷厉声斥骂:

“看看!都看看那墙上的影子!口称‘拜见’,影现张牙舞爪,狰狞如狱鬼现形的妖魔!此等心口不一,表里相悖,简直是斯文扫地,无耻之尤!”

“尔等也配称‘师’?也配立于庙堂之上?!我呸!简直污了这‘师’字!”

“而那女子,本是真心喜爱幼童,却被龙师一声轻咳打断!可见这持明族内,所谓的规矩礼法,早已成了这些‘龙师’钳制龙尊、满足私欲的工具!”

“……”

另一位中年文士双目赤红,捶胸顿足,痛心疾首到了极点: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族之将衰,必生内贼!这持明一族,空有不朽血脉,神圣起源,内部却已被这等虫豸般的奸邪之徒蛀空!”

“他们哪里是在辅佐龙尊?一瞧便分明是将龙尊视作傀儡,视作维系他们权柄的象征!”

老儒生缓过一口气,老泪纵横,声音悲怆欲绝:

“可恨!可悲!难怪…难怪白露那婢女敢行刺尊上,肆无忌惮!原来这持明族内,从上至下,早已是奸佞当道,蛇鼠一窝!”

“是一群意图架空龙尊、祸乱族群的窃国大盗啊!根基已朽,大厦将倾,纵有通天之力,又岂能不走向衰亡?!”

“……”

他们的怒骂声响彻书院,也道出了无数无数人的心声。

此刻,许多人心中尽是对那自出生起便被权谋与阴影笼罩的孩童的无尽怜悯,以及对那些道貌岸然、心怀叵测的“龙师”们的切齿痛恨。

各朝儒生之所以如此群情激愤,乃至失态怒骂,并非仅仅出于对弱幼的同情,更深层的,是眼前这一幕彻底践踏了他们心中最根本的伦理纲常与政治理想。

在儒家看来,“君君臣臣”乃是维系天地秩序、国家稳定的基石。

君要有君的样子,臣更要有臣的本分。忠君、护君、辅佐幼主,是臣子天经地义的责任与荣耀。

而天幕中的这些“龙师”,身负教导、辅佐年幼龙尊的重任,本应如伊尹、周公之于成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他们看到的却是何等的景象?

——是那一声轻咳便打断了自然流露的亲近与温情,是以繁文缛节将幼主隔绝于高台之上的冰冷,更是那灯光下昭然若揭的、张牙舞爪的狰狞暗影!

这可不是失职,这分明是“僭越”!是“欺君”!是将尊贵的龙尊视作可操控的傀儡,将神圣的传承变成了他们攫取权力、满足私欲的工具!

此等行径,在儒生眼中,与历史上那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奸、那些包围幼主、闭塞圣听的阉宦何异?!

尤其那墙上的虫豸之影,更是刺痛了所有秉持“观其行,察其影”理念的士人。

这已非简单的“心术不正”可以形容,简直是将其内心的丑恶与野心,赤裸裸地映射了出来!这让崇尚“君子慎独”、“正心诚意”的儒生们如何能忍?

他们愤怒,是愤怒于“道”的沦丧,是愤怒于“礼”的被践踏,是愤怒于这自血脉源头便开始的、对“君父”的背叛与算计。

他们仿佛已经预见到,在这般环境中长大的龙尊,将如何被无形的丝线捆绑,如何在忠诚的假面与权力的倾轧中扭曲、挣扎。

这愤怒,多数是对一切“臣不臣”之奸佞的天然憎恶。

…………

[天幕画面再度一转,原本的稚童一长大些许,捧着一颗球,靠墙听着院内另一名孩童对着一个小女孩说着他将来要开一家小吃摊,做出最好吃的美食给龙尊的愿景。]

[而小女孩被这宏愿逗得咯咯直笑,揶揄道:“哼,下辈子吧你。”]

[听着,正要上前与二人玩耍,然而,院内的两个孩童却先一步发现了他。]

[他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显而易见的紧张与惶恐,连忙收敛姿态,垂下头颅,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声音都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颤抖:“参、参见龙尊大人。”]

[此时,视角悄然拉远,仿佛是从一处隐蔽的树梢向下俯瞰。]

“看!那树枝上!那是什么鬼东西?!” 眼尖的人立刻发现了异常,指着天幕惊叫。

一位匠人仔细看去,顿时脸色大变,怒喝道:“是仙舟有监察之用的机巧鸟!它…它这是在监视!是在监视龙尊的一举一动!!”

此言一出,更是火上浇油!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周围的儒生再次暴怒,他指着那机巧鸟,因怒气颤抖着道:“监视?!他们竟敢用这等鬼蜮伎俩监视龙尊?!视君上如囚徒,如贼寇乎?!”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旁边的人也气得浑身发抖,“连孩童间一点单纯的交往都要被记录,被审视!这是要把龙尊圈养成一个毫无私隐、毫无自我的傀儡啊!”

“表面尊崇,背地里却行此鼠窃狗偷之事!这群龙师,简直是盘踞在持明殿堂里的毒蛇!不除奸佞,持明永无宁日!”

“……”

各朝儒生们继续基于纲常伦理做着的激烈批判,民间百姓的感受则更为直接和朴素。

看着天幕中那小小的、想交朋友却被无形屏障隔绝、甚至连这份失落都要被冰冷机关记录下来的龙尊幼童,无数为人父母者、心肠柔软者都感到一阵揪心的疼。

“唉,这孩子……太可怜了。” 一位妇人摇头叹息道,“生来尊贵,可连个能说句真心话的朋友都没有,走到哪里都被人盯着、拜着……”

“就是啊,你看他那小模样,多想过去一起玩啊,结果……唉,真是造孽。” 旁边的老汉连连叹气,“什么龙尊,听着威风,其实就是个被关在金笼子里的小雀儿,还没咱们家娃自在呢。”

“那些天杀的龙师,简直不是人!这么对待一个孩子,也不怕遭报应!”

市井街巷中,充满了对龙尊幼童的深切怜悯与对龙师们的切齿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