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长生系统:从凡界到长生 > 第73章 残骸破译寻踪迹,协同致远拓星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章 残骸破译寻踪迹,协同致远拓星海

跨文明技术分析中心的无菌实验舱内,三具空间掠夺者的残骸悬浮在能量力场中。晶体文明的意识载体正将本源谐振信号注入残骸核心,试图激活残留的信息模块 —— 这是 “掠夺者残骸研究计划” 启动的第 10 天,此前工程师已拆解 7 具残骸,却仅提取到碎片化的能量波动数据。“它们的核心芯片有自毁熔断设计,但能量记忆残留着坐标痕迹。” 林夏操作量子扫描仪,屏幕上突然浮现出一组闪烁的星图坐标,“这个区域距离共同体疆域 200 光年,标注着‘撕裂者前哨站’的模糊语义。”

消息立即上报星系议事会,安全联防委员会紧急召开视频会议。晶体文明的意识载体传来凝重的波动:“撕裂者文明以‘能量掠夺 + 空间殖民’为生存方式,前哨站通常是大规模入侵的先遣基地。我们的古籍记载,它们曾在百年内摧毁 7 个星域的文明。” 楚然调出星际航行数据库:“该区域属于‘暗黑星云带’,因磁场紊乱导致常规探测失效,此前被标记为‘危险禁区’。” 议事会最终决议:启动 “撕裂者溯源计划”,组建联合科考队深入星云探测,同时升级全域防御体系。

溯源计划的核心突破来自晶体文明的 “能量记忆回溯技术”。在量子计算机的支撑下,意识载体耗费 3 天时间,从掠夺者残骸的能量残留中重构出关键影像:撕裂者文明的母星位于暗黑星云带深处,其 “空间撕裂炮” 能通过高频震荡破坏星系结构,而空间掠夺者仅是其 “能量采集先锋”。更令人警惕的是,影像中出现了 12 座正在建造的巨型机械装置,标注着 “目标:能量富集星域”—— 与共同体掌控的能量区高度吻合。

“必须提前构建‘多层级预警网络’。” 卡恩在防御升级会议上提出方案,“在暗黑星云边缘部署 30 座‘谐振预警塔’,结合晶体监测矩阵与量子雷达,实现 24 小时全域扫描;同时研发‘空间稳定屏障’,将晶体谐振技术与晨星星系的护盾系统融合,形成跨星系防御链。” 工程建设随即启动,晨星星系的造船厂开足马力生产预警塔组件,萤火星系则调配 500 万吨磁场能量矿用于屏障核心,仅 15 天便完成首批 10 座预警塔的部署。

科技协同的深化同步催生 “星际科技共享联盟” 的成立。在楚然的推动下,共同体牵头整合四方技术资源,设立 “核心技术联合实验室”“基础科研扶持基金” 两大板块。联盟首次会议便达成 3 项重磅合作:晶体文明开放 “能量意识转化技术” 专利,助力共同体研发 “意识 - 机械交互接口”;晨星星系共享空间折叠的生态适配算法,优化星舰航行效率;萤火星系提供磁场能量矿的高效提纯工艺,降低能源生产成本。“联盟建立了严格的技术分级制度,78 项高危技术需四方联合审批才能应用。” 联盟秘书长介绍,首月便收到 23 项跨文明合作申请。

首个合作成果 “意识操控折叠星舰” 在阿尔法星球试飞成功。驾驶员通过头戴式 “晶体意识连接器”,直接用意念设定航行参数,星舰的空间折叠响应速度较传统操控提升 3 倍,且能量损耗降低 15%。“这解决了星际航行中的操作延迟难题。” 试飞员兴奋地说,该技术已纳入晨星星系的新一代星舰量产计划。更令人振奋的是,联合实验室研发的 “谐振能量存储晶核”,将能量密度提升至传统电池的 10 倍,萤火星系的制造基地已建成首条量产线,月产能可达 1000 枚。

科技协同的同时,精神层面的文明交融正悄然升温。苏林依 —— 这位曾推动凡界文化数字化的学者,受晶体文明 “意识共鸣” 特性启发,发起 “星际精神家园共建行动”。在阿尔法星球的星河文脉馆旁,“星际精神文化博物馆” 正式开馆,馆内采用全息投影与意识交互技术,展示四方文明的核心精神遗产:凡界的 “和而不同” 哲学典籍、晨星星系的 “星空开拓日志”、晶体文明的 “平衡法则” 能量图腾、萤火星系的 “磁场守护传说”。

开馆首日,晶体文明的意识载体与凡界哲学家展开首场 “星际精神对话”。“你们的‘平衡法则’强调能量和谐,与东方的‘天人合一’理念异曲同工。” 哲学家展示《道德经》的能量投影,“都是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与遵循。” 晶体文明的意识波动变得愈发柔和:“此前我们认为意识体与实体文明无法真正共鸣,现在才明白,对和平的追求是所有文明的共通语言。” 对话通过能量网同步直播,吸引 12 个星域的文明在线观看,弹幕中满是 “文明无界”“精神同源” 的感慨。

博物馆同步推出 “跨文明体验课程”,参与者可通过意识连接器,沉浸式感受不同文明的生存场景:在晶体星球的能量核心区体悟平衡之道,在萤火星系的磁场矿脉见证守护传统,在晨星星系的星舰驾驶舱感受开拓精神。“我第一次理解晶体文明对空间撕裂的恐惧,这让我们更坚定守护生态的决心。” 首批学员中的萤火星系矿工说,课程上线一周便有 8000 人报名。

就在精神交融与科技协同稳步推进时,暗黑星云的联合科考队传来突破性发现。由晨星星系探险家李然带队的科考舰,在预警塔的护佑下穿越星云乱流,于一片陨石带中发现了废弃的撕裂者前哨站 —— 站内残留的能量控制台虽已锈蚀,但晶体文明的意识载体成功激活了应急日志:“能量采集效率下降,启动‘休眠预案’,待新掠夺者量产重启殖民计划。” 日志末尾标注的时间,距今仅 10 年。

“这意味着撕裂者文明可能随时苏醒。” 李然传回实时影像,前哨站的仓库内还留存着 20 具未激活的掠夺者雏形,“它们的制造工艺比我们遭遇的更先进,外壳能抵御常规谐振武器攻击。” 科考队立即启动 “样本封存 + 信号屏蔽” 预案,将 3 具掠夺者雏形装入能量隔离舱,同时部署 10 个信号干扰器,防止前哨站的休眠信号被触发。

返程途中,科考舰意外捕捉到另一组异常信号 —— 来自前哨站外侧的 “沉默星域”,信号呈现出 “文明求救” 的星际通用编码。“该星域在星际地图中标记为‘已消亡文明带’,传说百年前因能量枯竭而沉寂。” 陈宇调阅历史档案,“但信号的能量波动稳定,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残留。” 议事会紧急决策:由楚然带队,搭载升级版谐振裂解炮与晶体谐振护盾,前往沉默星域一探究竟。

抵达沉默星域后,眼前的景象令众人震撼:数十颗星球的表面覆盖着枯萎的晶体植被,大气中漂浮着微弱的能量尘埃,但核心星球的地下深处,正持续释放着求救信号。晶体文明的意识载体感知到熟悉的波动:“这是‘星尘文明’的残留意识,它们曾是我们的同盟,百年前被撕裂者掠夺了核心能源。” 楚然下令启动 “深层探测”,探测仪显示星球地下存在一个巨大的能量庇护所,约有 500 名星尘文明幸存者以休眠状态存续。

“他们的生命体征依赖‘应急能量池’,现在储量仅剩 15%。” 医疗团队负责人焦急地说,“常规能量补给会引发他们的免疫系统排斥,必须用晶体谐振技术进行频率适配。” 晶体文明立即调动意识载体,与星尘文明的残留意识建立共鸣,同步传输 “能量调和参数”;共同体的工程师则现场改装谐振能量晶核,将其转化为 “适配性补给装置”。当调和后的能量注入庇护所时,休眠舱的指示灯陆续亮起 —— 星尘文明幸存者成功苏醒。

“撕裂者摧毁了我们的防御系统,掠夺了星球的磁场核心。” 星尘文明长老的意识波动带着疲惫,“我们用最后的能量建造庇护所,没想到能等到救援。” 楚然递出《大星河共同体宪章》的能量投影:“我们愿为你们提供技术支持,帮助重建家园,也希望你们加入共同体,共同抵御撕裂者威胁。” 长老望着能量网在星空中闪烁的光芒,郑重回应:“你们的平衡之力与守护之心,正是我们寻求的文明共生之道。”

星尘文明的加入为共同体注入新的力量。其掌握的 “星尘伪装技术” 能让星舰与陨石带融为一体,恰好弥补了预警网络的探测盲区;而共同体则协助其重建 “磁场能量再生装置”,仅用 20 天便让核心星球的大气恢复基础循环。安全联防委员会随即调整防御部署:星尘文明负责暗黑星云边缘的伪装警戒,晶体文明提供能量监测,晨星星系与萤火星系强化武器量产,形成 “预警 - 伪装 - 防御 - 反击” 的完整链条。

跨星系贸易联盟借势拓展 “文明复兴帮扶计划”。为星尘文明提供 1000 万单位能量的重建补贴,组织萤火星系的矿业专家指导磁场矿脉修复,推动晶体文明的谐振模块与星尘伪装技术结合,开发出 “隐形谐振护盾”—— 该产品在联盟展销会上一经推出,便获得蓝晶星系等 5 个外部星域的订单,订单总额突破 3000 万单位能量。“贸易不仅是资源交换,更是文明支持的纽带。” 联盟主席感慨道。

夜幕降临,楚然站在星尘文明的能量庇护所顶端,望着工程师们正在安装的谐振预警塔,远处的星河能量网将光芒延伸至暗黑星云边缘,星尘文明的孩子们通过意识连接器,与晶体文明的意识载体学习平衡法则。晶体文明传来温暖的波动:“当年我们独自面对毁灭,如今有无数文明与我们并肩,这便是平衡法则的最高境界 —— 共生之力。”

夜风带着星尘的轻柔气息、谐振能量的稳定脉动、文明共鸣的温暖回响,拂过楚然的脸颊。她知道,共同体的理想已在科技协同与精神交融中愈发清晰 —— 未来,溯源计划将揭开撕裂者文明的终极秘密,联合防御网将守护每一寸星域,而不同文明的智慧交融,终将让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宇宙图景,在鸿蒙间生长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成为对抗黑暗的永恒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