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的道路比预想中更为艰难。从合浦郡转向西北,进入郁林郡(今广西贵港一带)的群山之中,几乎是与世隔绝。参天古木遮天蔽日,沼泽瘴气弥漫,毒虫蛇蚁横行,崎岖的山路仅容单人通行,粮草辎重的运输成了最大的难题。若非有熟悉地形的向导引路,以及刘基不惜代价搜集药材、严令注意卫生,这支万人队伍恐怕早已折损大半。
尽管如此,士气却并未低落。刘基描绘的“南中基业”蓝图,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方向。太史慈、童林身先士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将士们同心协力,硬是在蛮荒中蹚出一条路来。沿途也遇到一些零星的山越或俚人部落,有的怀有敌意,被童林率精锐迅速击溃;有的则慑于军威,或得到刘基公平交易的盐铁布匹后,选择了友好甚至归附。队伍像滚雪球般,缓慢而坚定地向牂牁郡方向推进。
这一日,先锋斥候带回一个令人振奋又略带紧张的消息:在前方一处名为“秃龙洞”的险要山谷附近,发现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部落聚居地。更关键的是,据附近归附的小部落透露,这个部落非同一般,其首领名为“兀突骨”,被尊为“乌戈国王”,据说有丈二之高(约2.77米),身披鳞甲,刀枪不入,更能驱使巨象作战,勇猛无敌,是周边数百里内所有部落公认的第一勇士!
消息传回中军,众将皆惊。太史慈眉头紧锁:“身长丈二?身披鳞甲?驱使巨象?若传言属实,此乃非人哉!恐是劲敌!”
童林年轻气盛,眼中却燃起战意:“管他多高,穿什么甲,我的枪,未必刺不穿!”
刘基听到“兀突骨”和“乌戈国”的名字,心中却是狂喜与凝重交织。来了!演义中那个bug级的怪物,三国武力值天花板的象征!若能得此人之助,无异于得到一件人形神兵!但如何收服?硬拼绝非上策,且不说兀突骨本人武力超群,那刀枪不入的藤甲和神秘的战象,就足以让我军损失惨重。必须智取!
他仔细询问斥候和向导关于秃龙洞和兀突骨部落的详细信息:地形、人口、习俗、兀突骨的性格等等。
向导是一位曾在南中行商多年的汉人老者,他恭敬地回禀:“公子,那兀突骨大王,确如传言,形如巨人,力大无穷,身上鳞甲据说是用一种特殊藤条浸油反复捶打而成,坚固异常。他性情耿直暴烈,最重勇力,崇尚英雄。若有能与他角力或是在他认可的方面胜过他者,便能得到他的尊重。他部落中人亦皆勇悍,擅使藤甲、毒箭,那巨象更是战场上的噩梦。”
刘基沉吟良久,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在脑中成型。他看向太史慈和童林,沉声道:“子义,童林,此等异人,杀之可惜,强攻损失必大。我欲收服他,为我所用!”
太史慈担忧道:“公子,此人凶悍,收服谈何容易?万一有失……”
刘基摆摆手,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无妨,我已有计较。他不是崇尚勇力吗?我便与他赌斗一番!不过,不是单纯的武艺比拼。”
他详细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我们先礼后兵。明日,我亲自只带童林和少量护卫,前往秃龙洞拜山,以示诚意。见面后,我先以言语激他,提出三场赌斗。第一场,比力气!他不是力大吗?我与他比举重物!第二场,比胆识与技巧!我可与他比在特定险峻地形下穿梭或射箭。第三场,才是武艺切磋,但点到为止。”
童林急道:“公子,比力气?您虽神力,但那兀突骨传闻……”
刘基微微一笑,拍了拍童林的肩膀:“放心,我自有分寸。关键在于,我要让他看到,我刘基不仅有力气,更有胆识和智慧,是配让他追随的明主!届时,童林,你的枪法要展露一二,但要留手,以示我麾下人才济济。子义,你率大军在十里外扎营,严阵以待,既做威慑,也防不测。”
太史慈和童林见刘基计划周详,且决心已定,便不再多言,齐声领命。
次日,刘基仅带童林、二十名精锐护卫以及那名老向导,打着“汉扬州牧刘”的旗号,前往秃龙洞。一路行去,但见山势愈发险峻,洞窟深邃。到达部落寨门前,早有身材异常高大的藤甲兵士通报进去。
不多时,寨门大开,在一群同样高大、身披藤甲的武士簇拥下,一个真正的巨人走了出来!此人身高确实远超常人,皮肤黝黑发亮,肌肉虬结,身上穿着一件闪烁着暗沉油光的奇特鳞甲,目光如电,顾盼间自有一股蛮荒霸者的气势,正是兀突骨!
他俯视着刘基一行人,声如洪钟,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汉人的官?来我这秃龙洞作甚?可是想要讨打?”他身后的武士们发出哄笑,充满敌意。
刘基不卑不亢,上前一步,仰头看着这尊巨人,朗声道:“阁下便是名震南中的兀突骨大王吧?在下刘基,乃大汉扬州牧,汉室宗亲。今日特来拜会,非为征战,乃闻大王勇武盖世,特来一会英雄!”
兀突骨铜铃大的眼睛打量着刘基,见他年纪轻轻,身材在自己面前如同孩童,却气度不凡,毫无惧色,倒是来了点兴趣:“哦?汉室宗亲?有点意思。你说来一会,如何会法?”
刘基微微一笑:“素闻大王神力无敌,勇冠南中。基不才,亦有些许力气,欲与大王赌斗三场。若基侥幸胜得一招半式,望大王能考虑率部归附,共图大业。若基不敌,愿奉上盐铁布匹千担,以为赔礼,即刻退兵,永不犯境。大王以为如何?”
“赌斗?归附?”兀突骨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哈哈大笑,声震山谷,“你这娃娃,好大的口气!就凭你,也想胜我?赌什么?怎么赌?”
“第一场,便比力气!”刘基指向寨门前一块巨大的、估计有千斤以上的青石,“你我二人,徒手将此石举起,比谁举得高,举得久!”
兀突骨看了一眼那巨石,不屑道:“此石虽重,于我不过玩物!你确定要比?”
“确定!”刘基目光坚定。
“好!我便与你赌这一场!”兀突骨被激起了好胜心,大步走到巨石前,弯腰沉腰,吐气开声,竟真的将那千斤巨石稳稳举起,过顶片刻,方才轰然放下,地面都为之一震。他面不改色,傲然看向刘基:“该你了!”
所有乌戈国人都等着看刘基的笑话。童林手心捏了把汗。
刘基深吸一口气,走到巨石前。他知道,单凭这具身体本身的力量,绝对举不起这千斤巨石。但他有底牌——那尚未完全掌控却磅礴无匹的李元霸神力!他暗中调动那股沉睡的力量,气流在经脉中奔腾,集中于双臂。只见他沉腰立马,双手扣住巨石底部,暴喝一声:“起!”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那块千斤巨石,竟被刘基生生举起,而且似乎比兀突骨举得更高,更稳!他坚持了数息,才缓缓放下,脸不红,气不喘,只是额头微微见汗。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乌戈国人全都目瞪口呆,如同见鬼一般。兀突骨脸上的傲然之色也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震惊和难以置信!这汉人少年,竟有如此恐怖的神力?!
刘基平复了一下翻涌的气血,微笑道:“大王,这第一场,承让了。”
兀突骨死死盯着刘基,半晌,才瓮声瓮气道:“好力气!是我小看你了!第二场,比什么?”
“第二场,”刘基指向远处悬崖边一棵孤零零的、枝丫上挂着一枚铜铃的大树,“你我各射三箭,谁能在百步外射中那铜铃,且射中后铜铃响声最清脆悠长者,为胜!” 这是比拼箭术和巧劲。
兀突骨擅长大开大合的猛击,对这等精细活并不擅长,但他不肯示弱,取过部下递来的强弓,连射三箭。一箭射空,一箭擦边,只有一箭勉强射中铜铃,发出沉闷的响声。
轮到刘基,他虽不以箭术见长,但精神力高度集中,引弓搭箭,将一丝内力(神力转化)灌注箭矢,嗖嗖嗖三箭连珠射出!但见三支箭几乎首尾相连,精准无比地命中那枚小铜铃!
“叮——叮呤呤——” 铜铃发出清脆悦耳、连绵不绝的响声,在山谷间回荡,高下立判!
兀突骨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连输两场,让他这南中第一勇士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