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 第8章 曲阿小将 以一敌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起上!拿下他!”张英知道不能再犹豫,否则拖延下去,若是惊动了城内的太史慈或刘基,那就插翅难逃了!他一声令下,身后几名心腹偏将一齐催马冲出,各持兵刃,将那小将团团围住。

一时间,官道上刀光剑影,呼喝连连。五六员将领围攻一人,按理说应是顷刻间便能将对方斩于马下。然而,现实却让所有叛军目瞪口呆!

那曲阿小将身处重围,竟毫无惧色!一杆点钢枪舞得水泼不进,枪影如山,不仅将四面八方的攻击尽数挡下,枪尖更是如同拥有生命般,不时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刺出,每一次都逼得围攻者狼狈后退!

“噗嗤!”一声,一名偏将躲闪不及,被一枪刺中肩窝,惨叫着跌下马去。

紧接着,又有一将的战马被枪杆扫中马腿,悲鸣着跪倒在地,将那将摔出老远。

张英和樊能越打越是心惊胆战,他们发现自己这边人数虽多,却根本奈何不了对方!这小将的枪法,已臻化境,更兼力大无穷,久战之下,他们反而渐渐落了下风!

“这……这到底是何方神圣?!”樊能气喘吁吁,虎口已被震裂,鲜血淋漓。

张英也是面色惨白,他意识到,别说按时赶到孙策大营请功,能不能从这一个人手下全身而退都是问题!

“撤!快撤!绕道走!”张英终于怕了,虚晃一枪,拨马便想从侧面逃离战场。

“叛贼哪里走!”那小将清叱一声,似乎早料到他会逃,舍了其他人,长枪一抖,如影随形般直刺张英后心!这一枪快如闪电,蕴含着必杀的决心!

张英听得脑后恶风不善,吓得魂飞魄散,拼命俯身,却感觉背心一凉,紧接着剧痛传来!点钢枪已然刺破铠甲,入肉三分!虽不致命,却也让他瞬间失去了战斗力,惨叫一声,栽落马下!

主将一败,剩下的人更是士气崩溃,发一声喊,再也顾不得阵型,四散奔逃。那千余嫡系士兵见将领们如此不堪一击,更是军心涣散,大部分人都呆立原地,不知所措,少数机灵的也开始跟着溃散。

曲阿小将并未追杀,只是横枪立马,冷冷地看着溃逃的叛军和倒在地上的张英、樊能,朗声道:“尔等主将已败,还想顽抗吗?放下兵器,随我回城向公子请罪,或可饶尔等性命!”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叛军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残存的叛军面面相觑,见大势已去,又慑于这小将的神威,终于纷纷丢弃兵器,跪地请降。

一场精心策划的叛逃,竟被一人一骑,凭借绝世武勇,硬生生拦截、击溃、迫降!

当太史慈闻讯带着兵马赶到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月光下,年轻的曲阿小将单骑独立,枪尖染血,脚下是面如死灰、被捆得结结实实的张英和樊能,以及黑压压一片跪地投降的叛军。

太史慈虎目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飞身下马,大步走到那小将面前,重重一拍他的肩膀(差点把小将从马上拍下来),声音洪亮充满了激赏:“好!好小子!真有你的!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古之恶来、典韦不过如此!你叫什么名字?现居何职?”

那小将见到太史慈,收起枪,抱拳行礼,依旧不卑不亢:“回太史将军,在下无甚名号,只是曲阿城中一普通军士。”

“普通军士?”太史慈哈哈大笑,“从今日起,你就不再是普通军士了!走!随我去见公子!此等大功,公子必有重赏!我扬州军,又得一员绝世虎将矣!”

消息传回曲阿城中,刚刚经历丧父之痛和内部背叛危机的刘基,闻听此事,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一人独骑,击溃叛将,迫降千军?曲阿竟有如此人物?!”他立刻意识到,这不仅是化解了一场危机,更是天赐良将,是稳定乃至壮大他势力的关键拼图!

“快!请太史将军和那位壮士前来!不,我亲自去迎!”刘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起身便向外走去。

刘基几乎是快步冲出府衙,太史慈紧随其后,两人带着一队亲兵,径直朝着城门方向迎去。此刻刘基心中,除了击溃叛军的喜悦和收获良将的兴奋之外,更有一股后知后觉的懊恼和庆幸,如同潮水般翻涌。

“曲阿小将!我怎么会差点把他给忘了!” 刘基一边走,一边在内心狂呼,“《三国演义》里那个神秘兮兮,一个人拦住程普、韩当等十二骑的bug级人物!罗贯中笔下的千古谜团!他居然真的存在,而且就在我的曲阿!还好,还好张英樊能这两个二五仔自作孽,把他给逼出来了!这要是因为我的穿越导致蝴蝶效应,让这位大神跑别处去了,或者默默无闻老死城中,我不得亏到姥姥家去!”

他越想越是后怕,又越想越是激动。这位小将的武力值,在演义中可是被渲染得近乎玄幻,虽然结局成谜,但其实力绝对是与太史慈、孙策等顶级猛将同一梯队,甚至可能犹有过之的存在!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是掉下来的金大腿!

“必须收服他!不惜一切代价!” 刘基暗暗发誓,“有子义之勇,再加上这位神秘小将,我在这江东之地,才算真正有了和孙策掰手腕的顶尖武力资本!”

刚走到靠近城门的内街,便看到前方火把通明,太史慈麾下的士兵正押解着垂头丧气的张英、樊能以及那些投降的叛军。而火光最盛处,太史慈正拉着一个年轻小将的手,热情地说着什么,那年轻小将似乎有些不太适应太史慈的热情,略显腼腆,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

刘基定睛看去,只见那小将果然年轻,看起来恐怕比自己这具身体的年龄也大不了多少,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面容清秀,甚至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但眉宇间自有一股英气和沉稳。若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象就是这样一位少年,竟有万军之中摧垮敌酋的绝世武勇?

“公子!”太史慈眼尖,看到刘基,立刻大声招呼,拉着那小将迎上前来,脸上洋溢着发现瑰宝的兴奋,“公子,您看!就是这位少年英雄,单枪匹马,便擒拿了张英、樊能这两个叛贼,迫降了上千叛军!真乃天神下凡也!”

刘基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沉稳庄重,他走到那小将面前,目光真诚地注视着他,深深一揖:“壮士救曲阿于危难,挽狂澜于既倒,此恩此德,刘基没齿难忘!请受刘基一拜!”

那小将见刘基身为扬州牧、汉室宗亲,竟然对自己行此大礼,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连忙侧身避开,然后单膝跪地,抱拳道:“公子万万不可!在下……在下只是尽了一个军士的本分,实不敢当公子如此大礼!叛国投敌者,人皆可诛之!”

他的声音清朗,语气诚恳,没有丝毫居功自傲之色。

刘基心中更是喜欢,上前亲手将他扶起:“壮士不必过谦。若非壮士,让张、樊二贼引千余精锐投了孙策,我曲阿城内人心惶惶,只怕旦夕可破。壮士之功,堪比再造!快快请起,还未请教壮士高姓大名?仙乡何处?以壮士之能,绝非池中之物,何以屈就区区一军士?”

这是刘基最大的疑惑。如此人物,在原来的历史(或演义)中惊鸿一瞥便不知所踪,实在不合常理。

那小将被刘基扶起,听到问起姓名来历,清秀的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和复杂,他看了看刘基,又看了看一旁满脸好奇的太史慈,似乎下定了决心,深吸一口气,道:“不敢隐瞒公子。在下……姓童,名林。”

童林?刘基飞速搜索记忆,三国里有这号人物吗?好像没有。是了,演义里他本来就是无名氏。

却听童林继续说道:“家父……家父名渊,隐居常山,世间习枪者,或有人称其一声‘枪神’。”

“枪神童渊?!”

刘基脑子里“嗡”的一声,差点失声叫出来!童渊!那个传说中赵云、张绣、张任的师父!号称蓬莱枪神散人的童渊?!我的天!这曲阿小将,竟然是童渊的儿子?!这来历也太吓人了吧!怪不得这么猛!这是家学渊源,基因里刻着无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