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 第356章 春宴盛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宁四年,岁在甲辰,春和景明。御花园内,东风拂柳,百花争妍——海棠凝露,牡丹含姿,玉兰吐芳,连翘缀金,铺就一派锦绣春景。是日,女帝盛宁以宗亲团聚为名,设宴于此,诚邀皇室核心成员共赏春光,同叙亲情。

辰时末刻,宫监传报,安王明鼎携王妃郭婧先行至。安王乃女帝生父,虽已逊居藩位,然身姿挺拔,气度沉凝,玄色亲王蟒袍上绣暗金龙纹,行走间威仪自显。王妃郭婧着杏色绣折枝海棠宫装,鬓边簪白玉簪,虽已中年,眉宇间仍存当年世家贵女的温婉端方,见御道旁女官相迎,便放缓脚步,轻声问:“陛下可已在此?”

未几,归王明崇与王妃黄曼亦至。归王是安王之弟,女帝叔父,素来以豁达称,今日着宝蓝色蟒袍,面含笑意,与身旁的归王妃黄曼谈笑而来。黄曼出身江南望族,性情明快,穿一件湖绿色绣鸳鸯戏水的常服,见了安王妃,便上前携住其手:“嫂嫂来得早,方才入园时见那片芍药开得正好,回头倒要与嫂嫂同赏。”

巳时初,诸王子陆续抵达。宁王明家策居长,着紫色亲王袍,面容肃穆,步履沉稳,先向安王夫妇行过礼,便立在一旁静候。秦王明家齐紧随其后,身侧伴着王妃花千兰——秦王性情爽朗,笑声先至人前,蟒袍上的织金云纹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秦王妃花千兰是将门之女,虽着粉色宫装,却难掩眉宇间的飒爽,向长辈问安时声音清亮,礼数周全。

晋王明家满与王妃叶珊秋随后而至。晋王素喜文墨,袍角绣着竹石图,气质清雅;晋王妃叶珊秋出身书香门第,着月白色绣兰草宫装,手持一柄团扇,扇面是亲笔所绘的《春溪图》,见了秦王妃,微微颔首致意,举止娴静。

而后,几位年少的王弟次第到来。燕王明家信与王妃叶诗涵并肩而行,燕王尚轻,眉宇间带着少年气,穿石青色蟒袍,不时侧首与燕王妃低语;叶诗涵是晋王妃的胞妹,性情柔婉,浅碧色宫装上绣着细碎的茉莉,垂眸间尽显羞怯。宿国公与唐王明家轩是女帝幼弟,宿国公尚未及冠,着绯色世子袍,眼神灵动,四处打量着园中的春色;唐王明家轩更少年些,却也依着宫规向长辈行礼拜见,引得安王妃笑着抚了抚他的头。

待宗亲齐聚,御道尽头传来环佩叮当声。女帝盛宁身着明黄色常服,其上仅以金线绣缠枝莲纹,未施过多华饰,却自有九五之尊的从容气度。她缓步而出,面上带着温和笑意,先向安王夫妇躬身:“父王,母妃。”再转向归王夫妇:“叔父,叔母。”

安王望着女儿,眼中既有父亲的慈爱,亦有对君主的敬重,欠身道:“陛下政务繁忙,还念着宗亲团聚,臣心下感念。”女帝浅笑:“骨肉至亲,本就该常相聚。今日不谈政务,只论亲情,父王叔父、兄长弟弟们且宽心入席。”

宴席设于澄瑞亭中,亭外引活水凿池,池中锦鲤游弋,池畔设白玉栏杆,栏外便是成片的桃林,落英缤纷,飘洒如霞。宴席按辈分排定,安王、归王居上位,王妃们列于东侧,诸王子及王妃列于西侧,女帝独坐主位,却不时起身向长辈布菜,又问起秦王封地农事、晋王编撰的典籍、燕王新练的骑射,语气温和,全无朝堂上的威严,倒添了几分家人间的关切。

安王妃见女帝鬓边略有倦色,便轻声道:“陛下近日批阅奏折至深夜,今日难得歇息,莫要太劳心。”女帝执起母妃的手,指尖温软:“有母妃疼着,儿臣心里暖。方才见母妃瞧那株绿萼梅,回头让宫人移一株到母妃院中去。”

席间亦有少年趣事。宿国公见池中游鱼,便要拿点心去喂,被宁王轻声喝止:“宴席之上,当守规矩。”宿国公虽垂了头,却偷偷向唐明家轩挤了挤眼,惹得一旁的燕王妃抿唇轻笑。归王见状,朗声笑道:“孩子们活泼些才好,想当年策儿你,不也在御花园里掏过鸟窝?”安王闻言,面上微显赧色,引得众人皆笑,亭中气氛愈发和乐。

宴至中途,乐工奏起《春江花月夜》,丝竹悠扬,与春风、花香相融。女帝起身,立于亭边,望着眼前的至亲:“盛宁能有今日,赖父王母妃教养,赖叔父兄弟扶持。如今四海初定,民生渐安,唯愿我大明皇室,能如这春日般和睦同心,共护江山社稷。”

安王起身回应:“陛下有此心,实乃皇室之幸,百姓之幸。臣等定当尽心辅佐,不负陛下,不负大明。”众人皆起身附和,声虽不一,却同含赤诚。

日近午时,春阳渐暖,宴终人散。宗亲们次第告辞,安王妃离席时,又回头望了眼亭外的海棠,轻声对女帝道:“花儿开得正好,陛下也多出来走走,莫总困在宫里。”女帝点头应下,目送众人远去,立于原地,东风拂起她的衣袂,身旁的牡丹开得正盛,一如这初兴的盛宁朝,既有威仪,亦含温情。

御花园的春宴,终在花香与笑语中落幕,而皇室宗亲间的这份暖意,却似春日的种子,悄然埋下,待来日长成护佑江山的根基。